第三十三章阴齾之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石室里的那玩意儿是真的成了“那尸首很厉害?”海东青台阶上方看了看,疑惑的问:“看起来还没先前的圭孽厉害啊。”

“能把气凝结成实体并显现而出的冤孽,都不是咱们能斗得过的。”我苦笑着解释道,见海东青还是没懂,我摇摇头,坐在台阶边上就简短的给他解释了起来。

气分为很多种,如气,气,煞气,尸气,地气种种。

气跟气煞气大多用眼是看不见的,除非是开了观眼,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注释:观眼又称观气眼,这可比眼厉害太多,开了观眼后,可看见二气的走向,尸气煞气自然也能看见,更别说灵煞鬼的真身了,在古时,道家,堪舆家,湘西一脉,都有这种本事的传承,只不过到六十年代后,大多没落,连易家的五大门一样没有这方面的东西传下来。)虽我没有亲眼见过气的样子,但我是确确实实在老爷子的故事里听过。

气是碧绿的,尸气则是黑,煞气得看看是什么煞了,煞就是血红,尸煞就是跟尸气一样的黑,看起来尸气跟尸煞颜差不多,可你一闻就能闻出来些许差别,这得靠经验才能辨别。”老爷子当初是这么跟我说的。

当初我给罗大海破十关的时候,就曾亲眼见过尸气,当然,那玩意儿不是我第一次见到。

尸气其实不难见到,用它跟气一比,就像是拿非洲狮跟大熊猫比一样的不靠谱。

想见一次气那可难了去了,起码我从小就没见识过。

能让气实体化的冤孽不是没有,但只能说是很少,少到了比国宝熊猫还珍惜的地步。

圭孽够厉害了吧?

王雪的真身,张庆海身上的黄皮子,这两个也不差吧?

谁能让气实体化?

冤孽的厉害程度跟体内的气成正比,无论是尸气还是气,只要气越强,冤孽就越难对付。

能让气随意实体化的冤孽,大多都是体内的气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就如我们看见的这尸首一般,绝对的算是个气反应堆,要是一不小心引得它起尸了嗯,我们都得被这孙子掐死,没跑。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头?”我心惊胆战的对胖叔问道,眼睛不停往石门处瞟着,耳朵也支了起来,异常注意四周的情况,以便于有了情况能立马跑路。

齾(ya第四声)之孽。”胖叔叹了口气。

我表情一僵,不敢相信的问道:“这是宋朝出现的那东西?!”

“嗯,就四(是)害死茅山宗监院滴那玩意儿。”胖叔心悸的说道。

《云孽记》一书中,对于齾之孽的记载就如仙殂局的记载一般稀少,在书中的听闻卷,也不过只记载了寥寥几笔。

“康定元年,应天齾生孽,山中子制孽,不意身殂(cu第二声),茅山二十一子,皆身殂于应天。”这记载可以说是把齾之孽的战绩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在康定元年(1040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齾之地出现了冤孽,山中子想要制服这冤孽,却不料意外身死,所带来制服冤孽的二十一位弟子也无一生还,尽数死在了齾之孽的手里。

(山中子,上清派茅山宗的第二十四代监院,这在《云孽记》中是有注明的。)“那人可是茅山宗的监院啊,他都这么轻松的被死了,我们对付这玩意儿还有胜算?!”我有点着急,监院可不是普通人,在道家职位里,监院就是掌教的助手,也能算是二把手了。

按照常理来说,能当上茅山宗监院的人,绝对不可能没点本事,当然了,这是指古代的茅山宗,而不是现代的茅山宗。(现在的宗教胜地都快变成旅游胜地了,有真本事的人也渐稀少,能当上监院的人还真不一定有本事。)“胖叔,你是怎么看出那东西来头的?”我转头问道。

“饿师父社(说)过,齾之孽,犹如齾,气之盛,可制大,孽吐气,如人呼一至,气可见,听可闻。”胖叔苦笑着说道。

齾这词我知道,是一个风水术语,专指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

《云孽记》有云:“十若齾,齾地无生,不闻虫鸣。”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十个聚之地才能比得上一个齾之地,齾之地,绝对没有生灵存在,哪怕是虫鸣都听不见。”简单来说,这齾之地就是气最盛的地方,哪怕是聚之地也比不上。

胖叔给的解释让我很是心寒,甚至霎时间就有了种拔腿跳水里跑路的冲动。

齾之孽就跟齾之地一样,气的浓郁程度完全可以过聚之地,更别说和术士动手了,它死你简直不是事。

道术厉害?方术厉害?

要是道术真能对付齾之孽,恐怕当初的那监院跟二十一个茅山弟子就不会死了。

“孽吐气,如人呼一至,气可见,听可闻。”我自言自语似的念叨着这句话,听着台阶上走廊里传来的细微呼声,我脑门上的冷汗忽然更多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