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仙龄,仙龄?”海棠连唤数声,是仙龄依然没有反应,只得伸出手去轻拉了她一下。

“呃,娘,您叫我?”

“真儿绝对会在赛马中夺魁,你放心。”在进行那达慕的这十天里,除了比赛之外,仙龄与纳真始终形影不离,即将在盛会闭幕后举行婚礼的喜讯,更已传遍整片大草原,成为大家所期待的另一场盛宴。

而在亲近的宗亲家族前,经由海棠的解释,她已终于恢复了本来的汉人身分,用回“林仙龄”的本名,她不打算让除了纳真以外的人,知道她的奇妙际遇,宁可让所有的人都以为她只是如夏雨和小天所说的,是在兵荒马的时候,失去家人,而被他们救回赵府的“落难姑娘”却又因为与纳真的一见钟情,而摇身一变为飞上枝头,令人人称羡的凤凰。

“您不怪我不够矜持,把所有的表情都写到了脸上?”纳真有些赧然的说。

“怎么会?真儿因为少年老成,长久以来,都有太过抑情的倾向,往后有你相伴,娘就放心了,因为你的活泼开朗,正好可以让他的人生圆起来。”

“您…不在乎我的出身来历…?”

“什么出身来历?”海棠诚挚的说:“想当年成吉思可汗还是寡母相依为命的失父孤儿呢,你的言行举止、应对进退、个脾气,都已在在显示出泱泱大风。对我来说,‘你’本身的一切,均堪与真儿匹配,这就已经够了,而且前晚真儿携你至可汗帐中,一聊便至深信,我还听说他昨天整天都在谈论你谈吐合宜,见解独到,思路清晰,甚至提供了他不少绝妙的建言。真儿后来也告诉我说,往后可汗或许还会因为有你这位参谋在身旁,而更加的倚重他,说他对你的印象好极了,直赞真儿眼光好,运气更好。”能够亲眼看到原本只存在于历史中的英雄帝王,对仙龄来说,才是绝妙的经验,难言的兴奋呢;与他谈后,更是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忽必烈可汗何以能在史上建立不朽的赫赫威名。

“那是可汗宽厚,由得我大放厥词,而他给予我的包容,我想更是因为屋及乌,因为纳真的备受宠,所以恩泽广被,才让我也同时受惠的关系。”

“总之有可汗的接纳,往后你再不必为出身这等小事挂怀,而且说到‘出身’嘛,”海棠突然异于寻常的沉了半晌。

“仙龄。”

“嗯?”受到海棠表情的凝重,仙龄不也跟着认真起来。

“纳真一直是我的骄傲,往后,他更将成为你一生的倚赖,或许有件事,我应该让你知道,”说完又甩头,愈发坚定的说:“不,不是或许应该,而是本来就应该要让你知道,因为你毕竟是要与他相伴一生的女子。”

“娘?”仙龄不解,不过这高台上只有她们未来的婆媳两人,要说什么体己话,倒不用担心被第三者听去。

海棠见她紧张的模样,反倒率先恢复一贯的慈蔼,微笑着说:“没什么啦,仙龄,娘只是想把老天赐予我赵儿的经过,说给你这媳妇儿听听而已,身为人者,总该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神奇人物吧。”

“我不晓得您要告诉我什么,却可以觉到这件事十分重要,您说吧,我在听呢。”

“你通蒙语,应该清楚纳真之意。”

“当然清楚,他跤衣的大裆上,不也绣得分分明,是‘飞鹰’嘛,而他也的确是一只慑人的猛鹰。”

“二十八年前,在我怀胎十月,产下一子时,千户正好征战在外,那是千户第一个儿子,在整个宗亲内排名十五,一落地,便成为人人口中的‘十五爷’。由于千户预定在半年以后返家,所以我也就没忙着为孩子取名,想等千户回来,再让他为儿子命名,平只唤他小名:‘十五’、‘十五’。”一开始听,仙龄便觉得有些怪异,为什么海棠夫人口口声声“孩子”、“儿子”就不是她惯称的“真儿”?

“我知道也客敦前些子给你和纳真添了些麻烦,照理应该要受点惩罚,但这么多年来,纳真一直宽待弟弟,除了出于他本身的友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也客敦的母亲于我有永世难报的大恩。”这也是首度听闻的事情,之前仙龄仅仅曾经从朵奔那里得知也客敦的母亲卧病在,已长达五年,若非海棠夫人嘱人悉心照料,恐怕早几年就已经过世了。

她的病况一年严重过一年,连也客敦都已经把她抛在脑后,不理不睬,反倒是纳真和母亲始终不肯放弃,仍给予她最悉心的照顾;据朵奔的描述来猜测,仙龄认为她所罹患的病,应该就是未来的人所俗称的“中风”

“什么大恩?”她轻声问道。

仙龄以为自己问的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海棠却踌躇起来,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

“如果不好说,那就别说了,娘,我也不是非得知道不…”

“不,”海棠握住她的手坚持道:“仙龄,你让我把这件事给说完。”

“好吧。”仙龄觉到海棠手掌的冰冷,赶紧反手握紧道:“您说,我听。”

“也客敦的母亲在我生下儿子不到一个月后,也产下一子,别的妾等着看好戏,我们姐妹俩的情却更加融洽,我产后身子颇虚,所幸也客敦母亲的水丰沛,因此她不时过来我的帐内,帮忙哺弃我的儿子,有一天晚上…”海棠深一口气,再往下说:“有一天晚上,她又照例前来,一边与我闲话家常,一边喂;突然,外头进一支点燃了火的利箭,穿过帐皮,直接就…中了我的儿子。”

“娘!”虽然是身在烈之下,仙龄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冷颤。

但海棠却仿佛置身在另一个时空中,继续叙述道:“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就在我那儿子烧成一团骇人的火球不见了,接下来我们在她怀中看到的,已经是个几乎同样大,却更健康、更漂亮、更神气,最重要的是毫发未损的男婴,记得我当时还呆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反倒是也客敦的母亲叫道:‘姐姐,上天庇佑,让咱们的小飞鹰浴火重生,幸得不死!”’“我们蒙族妇女产儿于帐内,照礼俗规定是七不准动,二十一前,不准外人擅入。当时我那儿子已三个多月大,但因千户不在,我身子又弱,所以进来帐内看过孩子的人,总共还不到十名,而且幼婴容貌向来改变迅速,火灾前后,我那孩子容貌的差异,竟因而幸运的瞒过众人,二十八年来,我们始终没有捉到那次意外,疑是其他妾下手放火箭的元凶,但二十八年来,也客敦的母亲,也从来不曾对外提及有关神迹的一字半语。”

“那个浴火重生的孩子,便是今的纳真。”仙龄觉得自己混沌的思绪中,仿佛有着“什么”正急出来,却又无法真正的掌握住加以丝剥网,那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