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重踏江湖喜结益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夜暮低垂,大地笼罩着一层黑幕,如勾弦月散出皎洁的银光,正驱散那大地的暗。

一带江水映着月光,而依江的“沅陵镇”内,却是灯火通明,显得小镇及百家营生鼎盛的象象。

“沅陵镇”地处“沅水”之畔,乃一处盛大渡口,往来“大湖”(庭湖)及“黔贵”之舟船十之八九皆在此停靠休歇,以及转运往来货物。

此时东大街的“含翠楼”酒楼内,一阵令人赏心悦耳的如珠琵琶声,传出酒楼,令人气回肠的歌声尚余音缭缭的逐渐沉寂。

突然一阵大笑声响起,接而赞赏不已的说道:“哈!哈!哈…好,好真是绕梁三尺当浮一大白!小娘子,快到大爷这来,再唱几曲给大爷兄弟听听,唱得好大爷有赏。”酒楼上层中食客盈,内里靠窗的一桌有四个身穿青长者儒生打扮,年岁相差不多的四旬文士,其中一名较为年长的文士,正朝梯口一张小桌旁的花信‮妇少‬叫唤着。

花信‮妇少‬姿不俗,闻言双眉频蹙,无奈的望望楼内食客,这才缓缓起身,抱着琵琶轻移莲步,行至文士桌前福身细声道:“是!谢谢大爷的赞赏!”‮妇少‬依言端坐空椅,润喉试音后,十个如葱五指在弦上轻按挑拨,顿时有如珠落玉盘叮响而鸣,接而似黄莺轻啼的圆润歌声也随之响起。

“虞家‮妇少‬郁金香,海燕双楼玳惠梁。

九月寒砧催木时,十年径戍忆了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黄。”‮妇少‬弹罢低垂臻首,清脆娇凄的歌声,更道出‮妇少‬思念长久出征未回的良人心意。

楼食容正为那伤歌词凄然之际,突听文士叫道:“唉!小娘子,唱这些凄词岂不扫大爷们的酒兴?换一首!”

“是!大爷!”琵琶铮然再响,‮妇少‬续声再唱。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进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立时听另一个文士起身喝道:“换!再换!”于是‮妇少‬面显惊慌的再次唱道:“劝君莫惜金楼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哈!哈!哈!好!好!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果然不错,小娘子,大爷也想折花,却不知那家花香?小娘子良人不归,独守空闺,虚度了如花芳华,不如你和我狂蜂花一双俩好如何?”

“无!”

“狂徒放肆!”顿听酒楼内响起一男一女的两声怒喝。

此时卖唱‮妇少‬双目含珠的轻泣道:“大爷,小女子乃是良家妇女,抛头面卖唱讨赏实乃为奉养公婆,此乃不得已之事,望请大爷切勿轻言相戏。”然而四个文士俱都立身而起,四双光闪闪的怒目环扫酒搂内的食客,其中一人并怒声喝道:“刚才是那两个混帐开口叫?站起来让大爷们瞧瞧?竟敢有眼无珠的在‘武陵四子’面前撒野?”

“啊?

武…武陵…”

“哎呀!快走,快走,是‘武…武陵派’…”

“糟了,是‘武陵四子’,快结帐…”霎时桌椅碰撞之声连连响赵,楼内众多食客不约而同的抢身下楼,深恐走得慢些而遭他四个留难。

“武陵四子”见状皆面有得,冷笑的望着尚未离去的三桌食客。

只见依靠楼梯栏杆的是位身穿一身翠绿的姑娘,正面含鄙视无动于衷的浅尝菜肴。

右侧内角靠壁的一桌,则是一位身穿灰长衫的但却已洗得发白,面蓄三络短须,双手尚抱着一坛酒,仰首豪饮,仿佛尚不知酒楼上发生了何事?

余下一桌,则是左侧靠街临窗的雅坐.一位身穿墨黑长衫的男子背对众人,而看不清面孔,同桌的另两个人则是身穿不知何种质料,全身火红光芒闪动的劲装姑娘,两人一白一略黑,一娇柔可人,一丰润娇,但皆面不悦嘟嘴生闷气的盯望同桌男子,仿佛对他有所不的样子。

“武陵四子”相互传神,心意相通的分左右行向灰衫文士,以及翠衣姑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