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要是不当丈夫我也不求他了,吹吹,看谁舒坦。"

"你简直不通气,情里就没有平等的事儿!"

"不愿把命运连在一起,算什么?"

"就非得那么沉重?不过是。"

"你等着,我就不信,非找着不可。"

"走着瞧吧。"

"我的时间到了吗?二十块够吗?"

"得了,咱们都是哥们儿,免了。其实我自己还想找个人咨询咨询呢。我就告诉你一句话吧:甭信什么心理咨询,想怎就怎,不能怎就不怎,怎了又怎?"小哈哈:真想你呀。······和你商量件事:有人给我和你大表姑介绍对象,对方一个是退休老红军,一个是过学的老学者。前者向我求婚,后者向你大表姑求婚。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人家都说是媒人搞反了。······我和你大表姑都向征求你的意见,因为你在这种事上开通、有想法,而你哥哥坚决反对,说是为了"黄"家······儿行千里母担忧。你要保重。

妈妈"孔子在这里只是让子贡去试试那女人是否贞洁,让子贡假装和她‮情调‬,然后看她的反应,没想到那个妇人正颜厉把子贡回绝了,于是孔子才表示羡佩那妇人。在我看来,孔子不公平。"大学里的古文老师说。我们快毕业那年,他讲课愈来愈"走板儿",讲着讲着孔子让子贡去试试"彼妇人其可与言矣乎?"就讲起西方解放来。他说如果以了解放的观点,子贡和那妇人谈应该是真‮情调‬而不是去试人家贞的,"按西方人的观点,"老师说:"女人如果对‮情调‬没觉,无疑只是木头一块了。"谁也不知道他那些"西方人的观点"是哪儿来的,学"西方哲学"的学生说他试"胡潲",学"中国哲学"的说他试"攒",反正他的课愈来愈多地把"遍一切处但不入一切处"和"既接气遂通"放在一块儿讲。有时还把他自己和外国电影明星往一块儿拉。

古文老师给我们开了个别批改课,每星期一个小时除了批改我们的作业他还天南地北地给我们讲些课外常识,本来这是节轻松课,可后来我们就不那么自在了。在我眼睛里,古文老师好像在和他墙上贴的"清静无为"四个大字儿叫碴儿,清静的时候他就冲着墙上的字点头,不清静或不想清静的时候他心里肯定要和它们争一番了。当然,老师看的书多,争起来肯定比那四个字善辨。那不过是四个字,生了气把它们摘下来撕了它们也没辙,但彻底撕了它们万一又需要它们定定神呢?那四个字是不要钱的清凉油,最便宜的心理医生,看一眼,身体就凉一半儿。

我上个别课的时候,正面对那四个字坐着,边听课可变体验大哲学的本,可古文老师因为是背冲那四个字面冲我,他的心就了。

"我们中国人总是把男女授受不亲当成中国的传统神,其实《金瓶梅》、《玉蒲团》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文化,说明文化在中国之发达,本是世界文化的鼻祖,我们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为何如今还是如此之抑如此之怯懦如此之偏见?"他说到这儿就嘴发抖,然后从屉里拿出一本《金瓶梅》的原版本给我看:"看过此书么?文化的经典,文化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我当然不敢说我十年前就看过,万一他告诉校领导我就被开除了。

"听说过,老师。听说是本好书。"我说。

他把书打开,翻到一页,那给我看,那上面写的是潘金莲和西门庆怎么怎么快活的技术问题。

"写得辟、辟!"老师说。他的手是早期衰老的象征,不停的抖。

"是,老师。"我其实真看不大懂,十年前看的时候光懂了我出生的原因,没细琢磨其中的"文化",而现在面对这个手发抖的男人,我也不敢去探过头琢磨书上的字句。

老师是四十几了我也闹不清,要不他五十了也没准儿,他长了一副老实像,像地道的中国画上的"书生"。他的脸从来没有过度的表情,哪怕他说的话干的事都够吓人的,连还是一副平和样儿,只是手不停地抖。他是校方重点培养的人才,大家说他"年轻有为"。

"中国的画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画儿。"他又起身去拿出一张画的照片来。我面对"清静无为"坐在椅子上动也不敢动。

"中国的文化伟大呀…"他看着画儿自言自语。

我冲着画儿使劲做出一副讨论文化的表情。

"最近看了些西方哲学、文学,他们讲人,尊重人的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当然,你这篇《混沌中的有与无》写得很妙,这就像对整个文化的理解一样,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所以对于来说…"他三句话不离""。

"老师,下次再请您多指教。"我赶快站起来。

"当然当然。"我收拾好书包往外走。

"你有男朋友吗?"他突然问。

"有。"

"你们的关系好吗?"

"好。"

"你们发生过关系吗?"

"没有!"我不打算跟他有认真的""讨论。

"唉呀太可惜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