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没坚持几天,就在周末,他们又相遇了。
这周末,油画系办了个小型画展,几幅导师的新作,又挑了几幅学生作品做陪衬,为期五天,引导员都是画作的作者,其中就有周瑞安。
周瑞安画了三幅,分别叫做《十字路口,雨夜》《十字路口,天》《十字路口,
》,都不大,55x38cm,由冷到暖排列,全是鲜亮的
块堆砌在一起,大撞
和小面积对比,看似无规律的形状,却像极了摘掉眼镜隔着水汽玻璃看到的世界,何老师依旧很喜
,摆在了自己画作的背后。
“那副《开国大典》谁画的?”陈指着展厅尽头,走廊的墙壁正中间,悬着的一副红彤彤、烧的眼底大血管突突直跳的画,画的内容让这些青年人面带冷笑。
“不知道,”周瑞安没多看一眼。
陈掩嘴笑;“这题材,这颜
……作者是料到今天有电视台来吗?真假!”
“能是谁,”站在一边的严克寒回答;“就这跪的劲头儿,彭天。”这样的主题被同学们冷嘲是有原因的,其一自然是艺术者的出世心态,尤其是学生,更追求本我和情绪的释放,大家都在唱摇滚,你突然来首唱支山歌给
听,歌没错,气氛错了;其次是因为张教授,这位教授是画展牵头人,经历过文革,还当过敢教
月换新颜的红小兵,同学们经常私底下猜测,他手上有几条人命。
“多大点的湖,真能作妖,”严克寒从兜里掏出烟,冲着二人一甩头;“透透气吗?”陈
立刻点头应和,周瑞安没什么烟瘾,更没心思,他刚知道那副不愿多看第二眼的画是彭天的,想趁人少的时候再去仔细瞧瞧。
彭天的技术没话说,也好,红多绿少,有种和谐
,虽然题材大有
合的嫌疑,但整幅画的隐隐动势显出一种气派。
在右下角的暗处,有用钴蓝写下的签名,是龙飞凤舞的彭天二字。
“彭天……”周瑞安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心想这名字起的可真大气。
“我在。”周瑞安吓得差点跳起来,转过身,冷不丁的与彭天打了个照面。
彭天不知何时站在了周瑞安的身后,依旧穿着那身万年不变的白衬衣牛仔,袖子
到胳膊肘,脖子上挂着引导牌,脸上带着微笑,从头到脚无可挑剔。
“你的画在哪?”彭天问。
“呃……在……在那边,”周瑞安冲着前方一指。
“紧挨着何老啊,”彭天有点意外的睁大眼睛;“看来何老很看重你。”
“哪有……”周瑞安脸上发烫,眼睛恨不得黏在彭天身上。
他可真高,比我都高,胳膊也很有劲儿的样子,打篮球打得吧。
“我大学时有个朋友,也喜立体主义,”彭天说完,很给面子的拿起手机,对着周瑞安的三幅画,咔咔咔的拍了下来,然后像是老师指导学生一样开始点评;“颜
用的很大胆,你看这里……还有这里,再加一抹别的颜
,比如柠檬黄,就更亮眼了。”周瑞安连连点头,其实一句话也没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在彭天的手上。
彭天的手很大,手指长骨节宽,指甲短还干净,手背到手腕有青筋微凸,不仅美观,那方面肯定还不错,不过也要结合鼻子看。
“……青年比赛,你参加么?”
“嗯!?”周瑞安如梦初醒,但眼睛已经落在了彭天鼻子上。
彭天发现他在走神,也不重复刚才的话,转身拿手机扫了周瑞安名牌上的二维码。
“记得通过我的申请,”彭天说罢,把手机进牛仔
的后兜,快步走向他的《开国大典》。
电视台记者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展厅,已经聚过去了,为首的就是张教授,他的胖脸被映得通红,眼睛里有兴奋地光点,彭天一走过去,立刻被张教授拉到身边,面对镜头讲解绘画理念。
他果然很喜这幅画。
“瞧瞧人家,”严克寒不知何时走到了周瑞安旁边,身上一股烟油子味,语气里的不屑毫不掩饰;“真他妈会来事儿。”几天后,周瑞安在新闻网搜到了电视台录制的节目,3分钟的介绍里面,彭天占了大概1分多,2分是张教授。
周瑞安也入镜了,在彭天指点他作品时,镜头对了过来,正看着了他俩一个耐心教导,一个谦虚专注,活像一对师生。
周瑞安心里说不出哪里有些不舒服。
这点不舒服就像是滴进溪里的墨水,很快就被冲淡,因为第二天周瑞安就开始与彭天有接触。
所谓接触,从邀请打篮球开始。
彭天有一群固定的球友,都是校外的,似乎是他的大学同学,周瑞安虽然个子紧180,但技术仅限于拍皮球,好在他天生有点运动细胞,跟着大汗淋漓的玩了几天后,竟也打的有模有样。
“你厉害啊,能劫我球,”换人休息时,彭天挨着周瑞安坐下,边说边
下上衣,将整瓶水兜头浇在自己身上。
周瑞安的人体结构画的很结实,什么样的肌和比例算好看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彭天的就不错,从斜方肌到腹肌应有尽有,毫不夸张,似乎它们是经过周密计算,多一点夸张,少一点弱势,必须现在这样,才是能释放出最多的荷尔蒙。
彭天明白自己的魅力,很大方的四处晒,一点不小气,反倒搞得周瑞安不好意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