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下馆子,家事,国事,华兰,砍人…… (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顾廷烨险些呛着口水,盯着明兰看了足有一刻钟,才喟然长叹道:“夫人呀,你能否,稍微再有出息,那么一点点?”
…
…
自那次下馆后,顾廷烨见明兰吃的开心,回府时便常带些名酒楼的招牌菜来,一忽儿是翠绿荷叶包的酱烤姜汁肋排,一忽儿是竹筒鱼羊鲜羹,甚至还有不知哪个犄角旮旯的边摊寻来的鸭血粉丝汤和野山菌菇馅儿的大馄饨,野味生香,鲜美之,明兰险些连汤匙都下去。顾廷烨果然不负盛名,至今未曾重复带回过一道菜。
明兰边吃边深深慨:这世上果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嫁个纨绔也是有好处的,至少长柏哥哥就寻不到这么好吃的焦香银鳝桶来。
每次明兰大快朵颐之时,顾廷烨便在一旁笑呵呵的看她吃,明兰正忙着吃,没注意到丈夫的目光中带着一种奇怪的探究,似乎隐含窥伺之意。闲来之余,夫俩天南地北胡侃一番,从江湖趣闻到朝堂风波,顾廷烨很喜
这种温馨俏皮的气氛,往往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闲话,一扯就远了,在外书房久待不至的公孙先生,忍不住要差人来叫顾廷烨。
几次下来,公孙先生忍不住长叹:“怪道放翁先生之母非要休了唐婉不可!”夫情好,男人往往就会忘了奋发进步。
谁知明兰眼睛一亮,忙问道:“听说那位唐夫人后头嫁的夫婿,比之陆游,无论家世才貌,都还强些,这是真的么?”姚依依依稀听说过这段八卦。
公孙先生正要开口,只见一旁的顾廷烨目光炯炯,只好轻咳一声,正道:“绝无此事,唐婉夫人二嫁后一直郁郁不快,终
思念陆务观。”顾廷烨微笑着替公孙先生续了杯茶。
公孙白石原是陕南中层小士绅之家出身,于八股科举失意之后,寄情山水,反正上有长兄尽孝,又家资富足,无生计之忧,一遍访名士,纵论时政。二十年来走遍名胜古迹,于是越走越偏,几年前在一处荒郊野岭遭遇一伙不讲职业道德的山贼,不但劫财还要灭口,幸亏顾廷烨见不平,救了他一命。
公孙先生知恩图报之余,就给顾廷烨做起师爷来,后听说长兄亡故后,小侄公孙猛也不科举读书,祖父母管教不了,是以干脆把他发配过来,由叔父亲自教养,顺带跟着顾廷烨历练些本事。本不过是闲暇戏作,权作旅游中场休息,谁知后来顾廷烨时来运转,连带着公孙白石也水涨船高,如今他是顾廷烨身边头号幕僚,在京中也小有名气。
身居高位后,自恃武艺高强的顾廷烨本不耐烦带保镖护卫,在公孙猛的坚持下,出城必有军中亲兵随行,于城内行走时必有护卫跟从,由屠龙屠虎兄弟随从一众好手,公孙猛便跟着屠氏兄弟些武艺,有空再读点书。
“若是一片平,老朽也不这般多事了,可如今皇上……”公孙先生忧心忡忡,亭里微风习习,他拈着一枚白,对着棋盘迟迟不下,“大理寺,刑部,诏狱,都是夜不停,每个月都要提人进去审问,有些……就没再出来,直截了当的进了牢。”明兰略一思,道:“荆王谋反,羯奴来犯,要紧关头,大营却有一半调动不利,隐隐绰绰牵连了大半个京城;好在皇上留了后招,幸尔有惊无险。皇上怕是不肯就这样罢休的。”公孙先生点点头:“如今统领诏狱
卫的是刘正杰,他原是八王府亲卫校尉,颇得皇上信重,行事最是凌厉;当初皇上借为先帝守孝,发落了一批亲贵,本便有震慑之意,可叹有人却看不清,反倒愈加发兴。昨
皇上不过陈了几个封疆大吏之过,朝堂之上顿时
辩滔滔,可见这底下水深。再说军营,都督初掌统军,便发现军中多余弊病,吃空饷,盗军粮,占用民田,拿军饷放利钱,私开边贸,器械库泰半皆空……林林总总,骇人听闻!”明兰微笑,似并不在意:“先帝仁厚,轻徭薄赋,节俭恭谦,与民休养生息,善待官亲贵,颇有景之风;如今国库富
,姓尚算
暖。”
“可是豪强愈加苛民财,只谋私利,中私囊……”
“所以抄起家来,也加倍收获丰厚呀!”明兰赶紧补充,“一捞就是一大票呀!一个安徽巡抚的家财,能抵半年的盐税,从逆的两位伯爵和一位侯爵抄了家,便是大半年的国库盈余!”公孙先生忍俊不,笑的胡须飞起几条:“这倒是!连打了两场杖,也不见国库虚空。”明兰笑着调侃:“盛世之下,总有些小
病嘛;先帝政纲以仁厚为主,当今皇上却是刚毅果敢,一张一弛,正是我朝兴盛之气象。‘荆谭之
’祸及省四地,可皇上一口气把几位藩王和从逆的田地都分了给姓,如今不也渐渐恢复起来了。”搞政治的人,总
一脸忧国忧民,她又道:“更何况,都督若不跟着皇上干,还能如何?”公孙先生想了想,只能苦笑着点头——没有八王爷,顾廷烨还是个江湖豪客罢了。
“只消行事谨慎,别奋勇直前,得罪人多总是不好的。”明兰低声道,chairmanmao说的好,战略上要轻视对方,战术上要重视。
公孙先生轻松笑道:“这倒无妨,都督此人中有细,况他也结
过教九
,不是那般没城府的
头小。”连下盘,明兰和公孙一胜一负一平,双方都很不
意,他们原都以为自已是棋林高手来着,忿忿不平之余,两人约定来
再决胜负!公孙老头自恃记
了得,嘴里念念有词,空手负背而去,明兰就谦虚多了,叫小桃捧着棋盘回屋,打算研究这番残局。
这时,外头有人来禀报:翠微带着夫婿孩来了。
几年未见,翠微生了个女儿,足足胖了两圈,圆润红朗的面孔瞧着气不错,她一见明兰就哭,还拉着小桃绿枝几个一道哭,一会儿说一会儿笑的,直说想大家想的不行,女孩们俱是一阵
喜,七嘴八舌的问着近况。
“我还当老要把姑娘多留一阵才嫁呢?怎么算着也该是明年,谁知道姑娘嫁的这么早,倒叫我赶不及回京了!”翠微抹着眼泪,微笑着。
“谁叫咱们夫人招人喜呢!老爷一早就上门提亲,紧赶着要成婚呢!”绿枝笑嘻嘻的。
翠微笑着瞪眼:“嘴皮还这么利落,当心以后嫁不出去!”绿枝一阵脸红,大怒着去捶人,丹橘一脸实诚,立刻表示安:“绿枝妹妹你别急,夫人定会给你寻个好女婿的!”绿枝更加窘迫,直撵着她们
地追打。
一阵笑闹后众丫头退下,明兰单独叫了翠微夫妇俩来说话。翠微的夫婿名叫何有昌,原是在金陵看老宅的老何管家的儿,一张圆圆的面孔,干净利落,忠厚周到的样;夫俩站在一块儿,倒颇有几分神似。
“你爹是老的人,我素来是信得过的,你到底年纪轻,先从门房做起,以后再管事,瞧着怎样眉眼高低,言语体面,好歹先把外院的事体摸清楚了再说。”寒暄之后,明兰端着一碗茶,缓缓微笑道,“你们的孩还小,翠微不好整整夜离开,便先在廖勇媳妇身边帮忙,帮我看着些,她是个明白人,知道怎么做的。”翠微和何有昌都是聪明人,对顾府情状多有知道,如今明兰在内院外院都并无可信之人,他们便要做她的耳朵眼睛,替她摸清楚各个管事的底细
,内外事件之间的相互牵连,将来自会有提拔赏赐。
夫俩出来后,一笑盈盈的看着顾府景致,一边低声说话。
“夫人倒是个念旧的人,我听说原本要送另一房人给夫人陪嫁的,夫人央了老夫人,硬把咱们从金陵要过来。”何有昌叹道,他正值青壮,自然知道在金陵看老宅和来京城权贵之家当差,差别何其之大,“也是托了你的福。”
“……咱们可得好好当差,替夫人分忧。”翠微温柔的看着丈夫,抬头又道,“那年我去她院里时,她曾对着我和丹橘她们几个道‘予你们权值管治这群小丫头,既是约束她们,也是考验你们’。如今看来,她怕是一早就瞧出燕草不妥了;咱们办事可要秉着公心,办错了办砸了都好说,倘若存了歪心叫夫人知道……夫人眼睛亮着呢,她眼里可不沙!”何有昌颇敬重
,笑道:“这是自然!咱们出门前,爹训了我足足两夜呢;他说,能遇上个明白的好主最好,但凡存了一颗忠心,便不会吃亏的。”其实,明兰希望翠微不要忙,女儿年幼要照料不说,最好趁年轻多生几个儿,将来也有指望;没办法,古代嘛。比如说海氏和华兰,如果只有一个男孩让明兰选择,她会选让华兰生儿,海氏生女儿,无它,华兰处境更糟糕,海氏过的算是舒坦了。
没过几,有人来报,华兰真生了个儿。
为了不迟到,洗那明兰一早就起身装扮,简单穿一件素净的月白刻丝暗纹宝妆花长袄,外罩外罩着绯紫
弹花暗纹比甲,头上绾一个斜堕马髻,后髻底部若隐若现四颗拇指大的滚圆明净的大珍珠,再
上一只十分
巧的大赤金五彩嵌紫宝蝴蝶簪,那蝴蝶的点翠触须不住颤动。小桃捧来刚剪下的新鲜花蕾,微颤颤的还带着清晨的
珠,明兰挑了一朵杯口大小的玉兰花,侧
在鬓边;揽镜而照,暗香萦然,鲜润清媚,更增丽
分。
明兰第n次的深深叹,顺带胡思
想:这幅皮相真是八错!这要是穿去
世,大约当个妖妃问题不大,只是不知道会跟昏君一起完蛋呢,还是继续为新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