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屈星,男,33岁,主攻琵琶。孙静,女,29岁,主攻古筝。
孙静和沙在乐团里弹奏的是同一种乐器。在任何单位,同样职位的人都不免被拿来比较,互相较劲的也大有人在。
孙静也不算特别有天赋的人,在乐团内部,公认有天赋的古筝演奏者是有不在场证明的傅峥。和沙相比,孙静圆滑得多,合群得多,每次冉合对沙
冷嘲热讽时,孙静都会附和几句。
而屈星,是乐团里的另类。
季月说,集团有时会引进“特殊人才”。屈星正是被引进的“特殊人才”,是民乐部最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从动机上来说,屈星和孙静都有作案可能。”萧遇安翻开一个笔记本,上面稀稀疏疏写着字,更多的是图形,“你们上次开会时分析过,民乐团里可能有人嫉妒沙的勤奋,想像沙
一样勤奋,却又做不到,害怕沙
靠勤奋越走越远,而自己成为被抛下的人。孙静符合这一分析。她和沙
都主攻古筝,沙
的进步就等于她的退步。她对沙
存在敌意,当她发现沙
真的凭借不懈的努力超过她时,这种敌意可能被无限放大。”明恕远远看着萧遇安的笔记本。
他知道那个笔记本。
萧遇安考虑一件事时,既能将网铺得极大,最后又能将网收回来,这是一种靠经验与天赋锻造的能力。那笔记本上就写着案件的“经络”,而他身上也总是带着笔记本,这一点正是跟萧遇安学的。
“再看屈星。”萧遇安又道:“屈星对沙绝不可能有嫉妒,却可能是一种更加扭曲的恨。他是琵琶演奏上的天才,这毋庸置疑。天才俯视普通人,通常有两种情绪,一是正面的怜悯,二是负面的鄙夷。屈星也许瞧不上沙
这样的人,再进一步,他认为沙
这样毫无天赋的人弹奏古筝,是对他所
音乐的亵渎。”
“砍断双手……”明恕说:“他俩倒是都有可能砍掉沙的双手,一个是‘不让你再练习’,一个是‘你这双手不配弹奏古筝’。”
“但是落在实际作上,屈星作案的可能高于孙静。这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凶手能够以音乐引
沙
深夜赴约。屈星有这个能力。”萧遇安说:“我看过民乐部所有人的问询笔录,不止一人提到,屈星恃才傲物,
情不定,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出口伤人。但因为他是‘特殊人才’,专业能力又确实够强,所以从来没有人对他表
不
。沙
如果接到他的邀约,我猜,沙
不仅会赴约,还会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明恕说:“沙
手机和网络上都没有查到可疑联系人,说明凶手是直接与沙
接触。屈星和沙
确实有私底下接触的机会。再有,沙
离开江南剧院后,耽误了接近一个小时才打车。我之前一直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耽误这么久,就算是躲监控也花不了这么多时间。但如果是屈星让他这么做的话,那倒是说得通了——周六的演出屈星也在,10点17分,屈星和另外三人一起离开江南剧院,是沙
之后第一批离开的人,同样的路程,沙
不能比屈星先到演艺集团。所以屈星会让她等待!”
“嗯。”萧遇安点头,“屈星符合其中一条犯罪逻辑。但他不是唯一的嫌疑人。刚才你说,凶手是个沙信任的、愿意深夜赴约的人,这个人是沙
在‘蒹葭白
’认识的吧。”明恕连忙回到自己的思路上,“‘蒹葭白
’对沙
来说,是个比演艺集团氛围更好的地方。沙
以首席古筝教师的身份兼职一个月,收入仅有八千元,这个数字在同行中居于中下。沙
愿意在那里继续干,一是因为房贷的
力,第二,我猜测是因为她在那里工作
到舒服。”萧遇安说:“房贷这一点也许可以推到次要原因上,只是为了房贷的话,她完全可以开更高的价。”
“我也是这样想。”明恕接着道:“在‘蒹葭白’与沙
有
集的人都得挨个排查,我现在很怀疑,凶手就在沙
的学生中。另外还有一个叫‘令栩之’的书法老师反应也不正常,当我提到沙
时,他手上的笔顿住不动了。”
“好,那么现在侦查范围就缩小了。”萧遇安冲明恕抬了抬下巴,“这只是你的第一个想法,第二呢?”明恕沉默了一会儿,摇头,“第二种我觉得有点荒唐,而且我找到了一些能够反驳这种想法的证据。”萧遇安说:“你认为,命案由沙本人主导,凶手只是她‘自杀’的辅助者?”明恕
了口气,“沙
躲避监控、拖延时间、由西侧进入演艺集团内部……她这一系列行为让我无法不这么认为。而且哥,有一个很主观的
觉我还没有给任何人说——周六演出时,我一直注意着沙
,我总觉得她的神情里有种悲伤。现在想来,她是不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所以不由自主
到害怕、伤心?”
“不无道理。”萧遇安站起来,找出沙的尸检报告,“你们昨天开会时,邢牧不就提过吗,沙
在窒息前期几乎没有挣扎,是到了后期才出现猛烈挣扎的迹象。一个策划好自己死亡的人,颈部刚被勒住时,确实不会怎么反抗,但当她濒临死亡时,挣扎就是本能反应。”明恕说:“自杀的原因我也想过——沙
在经年累月的努力之后,终于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平庸。对一个有心气并为之付出了太多的人来说,这种打击是致命的。沙
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