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夤夜惶竞,燔火朱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阜秋氏并非武林世家,而是东海有数的豪商。
到了秋拭水这代,以观斗记述成名,留下名垂青史的巨着《秋水名鉴》,乃至召集六合名剑丶弭平妖刀之祸,为江湖人所景仰,这才赢得了“万刃君临”的美名。
秋拭水身家巨万,却不好声之娱,热衷搜集宝刀名剑,极尽考据钻研,犹如治学;凡是登门赐教者,莫不热情款待,因此
游遍及天下,上至帝王公侯,下到贩夫走卒,都有这位秋庄主的知
好友。
而庄门上的额匾所题,乃取“汪涵海量,可以浮鼎”首末四字,也寓有百川入海丶不厌涓滴之意,秋拭水以此为园邸命名,可见心气。
但既涉江湖,无武功而坐拥家财神兵无数,不啻持黄金招摇过市的孩童,名声毕竟不能化作实刀实剑,来抵御现实里无处不在的恶意。
“莫非是招人觊觎,山庄才破落如斯?”少年瞧着明显乏人照料的破落宅门,心中暗忖。
“都说‘富不过三代’,楼起楼塌寻常事,岂独江湖不然?”像是听见了他的心语,也可能是少年脚下一霎间的迟疑漏了馅,老人淡道:“‘万刃君临’秋拭水虽是集结六合名剑丶力促正道抗击妖刀的英雄,可惜不会教儿子。
后人不肖,也就是这样了。
”少年在庄外约莫十丈远的树丛止步,小心放下老人,匿于荫深处张望着。
正是这种超乎寻常的谨慎,使二人能在劣势中不断甩追兵,活着逃到这里。
可能是目的地近在眼前,老人莫名有些浮躁,整好襟带,正走出树丛,才发现少年一动也不动,诧然道:“怎幺?”
“……有些静。
”少年双目不移,片刻似乎意识到这不是同长辈说话的口气,转头低道:“我总觉不大对劲,再瞧会儿罢。
”老人不失笑,遥指左侧灯笼畔的一物。
“只要悬着那物事,浮鼎山庄一墙之内,便是动刀兵的安全所在,无论正
黑白,决计不敢在此物之前造次。
若非如此,何必冒险前来?”那是一面旗招。
旗布在灯笼的红光下泛着怪异的深紫,形制与茶酒铺子所悬相类,挂在“汪涵浮鼎”的拙重题字旁,未免有些不伦不类。
旗上有个看似“丰”字的潦草图形,作淡红,不知是绘是绣;这幺简单的图样,却硬生生写出了龙飞凤舞之
,如羽飘卷,居然有几分磅礴气势,直
破布飞去,在风中恣意曲展。
少年再瞧一眼会过意来,旗招原来是青底白字,在大红灯笼下才得如此。
听老人续道:“苍城山储胥仙境的‘青羽旗’,正是‘霓电老仙’厉金阙的号记,见旗如见人。
莫说与此旗为敌,便是稍有不敬,曾受老仙恩惠的江湖人,那可是要与你拼命的,而你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人丶是不是身边就有,须如何提防……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切莫冒犯老仙圣颜。
”少年曾听恩师说过,海外苍城山的霓电老仙乃是武林奇人,关于他的传说能往前追溯几百年,怕有几十代人听过厉金阙的名号。
据说任何平凡无奇的武功到了老仙手里,或更动招式顺序,或搭配什幺想也想不到的内外功夫——多半亦是乏人问津的俗物凡品——便能胎换骨,成为一门绝学。
数百年来,老仙不知指点过多少人,令多少将颓或已灭的门派振衰起蔽,再造辉煌。
这些蒙受恩泽的人自不会到处宣扬,而老仙不收取代价,有缘之人方能航过绝海怒涛来到仙岛苍城,求得老仙改造武功后,平安回归东洲本土。
老仙只要求他们立下一誓。
“……不得对青羽旗出手。
”少年恍然点头。
“持青羽旗者,还能求这些发过誓的人一事,等同老仙之请。
若是拒绝,据说苍城山便会派人来收回你的武功,至少百多年来,没听说有违背青羽之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