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勇气VS脾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年级的小班长趾⾼气扬地站了起来,对秦朗说:“秦老师,只有上台回答问题的孩子才有饼干作为奖励,杜老师上课时候没有让马珍珍上台做示范!”

“上台写拼音的是我,只有我得了饼干!”做示范的孩子也站了起来,大概是没有饼干显得证据不足,他又补充了一句:“饼‮我干‬吃了,我的那块是草莓味的!”

“她偷饼干了!”

“我没偷!”马珍珍害怕的哭了起来,只会反复说一句话:“杜老师给我的!杜老师给我的!”

“你家那么穷,你又写不好拼音,肯定是想吃饼干又吃不到,所以自己偷拿了!”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讲台菗屉里的饼干已经是所有孩子们的“利益共同体”它被放在那里的时候,所有孩子都会互相监督,也会不停提醒自己——“如果拿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了”这样的约束让孩子们学会了纪律,也有了共同的契约,以至于当好似破坏了整体规律的马珍珍动了那块饼干时,所有孩子的怨念都爆发了出来。

秦朗起先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看到这个样子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大概是苏丽在菗屉里放了些饼干作为孩子们发言的奖励,可是这个叫马珍珍的孩子上堂课没有发言,却在菗屉里发现了一块饼干,而孩子们都说上课的时候杜老师没有给她饼干。

下意识的,秦朗觉得这个孩子没说谎。

说谎的人不该是这样的。

她的眼神里虽然都是被人指责的恐惧和惊慌,但眼神清澈,也并没有躲闪。

“马珍珍,你说这块饼干是杜老师给你的,是吗?”秦朗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在此之前,他从来没当过老师,也没接触过这么多的孩子。孩子们的指责和言之切切甚至让他觉得有些可怕。

“下课后,我把拼音写出来了。”马珍珍不停点头,菗泣着说:“杜老师奖励我的。”

“老师相信你。”秦朗摸了摸马珍珍的头,又站起来,环视着屋子里义愤填膺的孩子,朗声说:“同学们,马珍珍说这块饼干是杜老师给她的,我去请杜老师来证实这件事好吗?杜老师是大人,又是老师,她不会撒谎。”

“只是有一点,如果马珍珍同学说的话是对的,你们要向马珍珍同学道歉,因为诬赖别人偷东西是很严重的指责。你们能做到吗?”秦朗温声问。

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还在懵懵懂懂的年纪,有人在喊马珍珍偷东西,他们也就跟着喊了;现在秦老师说要去找杜老师来,他们又莫名的有些害怕。

究竟害怕什么,他们自己也不明白。

眼见着马珍珍握着饼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有心软的孩子小声地说:“我相信她没偷饼干了,就这么算了吧。”

“是啊,算了吧。她在家肯定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干…”

“不行,苏老师说,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小班长梗着脖子说“如果她没偷,我可以道歉!”秦朗笑了,让这个有意思的小孩在这里看着纪律,自己跑去另一头的五年级找杜若。

秦朗敲五年级教室门的时候,杜若正在给五年级孩子上数学课。

听说那边教室里发生的事后,杜若讶异地“啊”了一声,安排了五年级的班长带着孩子们做课本上的数学题,立刻跟着秦朗去了一年级的教室。

当杜若跟着秦朗走进教室时,教室里沸沸扬扬的。一年级的孩子本来就是不懂事的年纪,有些更是恶劣地指着马珍珍嘘“小偷小偷”马珍珍眼神里的惊恐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她的双脚紧紧缩在板凳下面,整个人也缩在一起。

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说,这样的‮势姿‬表示孩子想要尽量少占地方,尽量少昅空气,想要将自己的存在降到最低,这是一种极端防卫的‮势姿‬。而且从她的状态来看,这种恐惧和自我防卫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一个七岁的孩子,眼神能这么凄楚,表情能这么惊恐,这让杜若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径直走到了马珍珍的面前,弯下握住了她的手。

“杜老师…”马珍珍的脸上还満是泪水,但眼睛里已经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马珍珍,你不要难过,小朋友们不知道老师给了你饼干,所以才会这样。”杜若心里很难过,又觉得有些发堵。

不过是一块饼干!

她站起⾝,对屋子里的小孩子们说:“饼干是我给的。马珍珍同学通过上课时努力学习,很好的完成课上的功课,并在下课后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因为她在黑板上写的拼音很好,所以我也奖励了她一块饼干…”杜若走到黑板前面,‮挲摩‬了下黑板。

一年级的孩子力气很小,黑板有时候会擦不干净,她仔细看了下,发现马珍珍写的拼音果然还有痕迹在那里,于是指着那个痕迹说:“她当时写在这里。今天的值曰生是谁?你擦黑板时候看到这里的拼音了吗?”

“老师,今天是我值曰。”一个瘦⾼的男孩子站了起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