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8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其实官办,收费又低,加上有三位举人出身的老师,诸多官吏子弟、平民子弟、地主豪名的孩子不断的通过考核入读县学,几个在外求学的童生听闻,也回到了永清本地,加入了县学大军。

  不出两个月,文智书院走了三分之一的人,新入学的一个也没有,而清风县学人数不断增加,甲班四人,乙班九人,丙班有十五人,合计二十八人。

  柳秀才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找到衙门里的旧友,想讨一个翻身的法子。

  岂料只得一句“民不与官斗”。

  主簿啜了口茶:“顾训导是官家人,县令大人再看重季安兄你,再看重文智书馆,他也不会胳膊肘往外拐。”

  简而言之,是柳秀才太过于自大,把自己当葱。

  “哎,悔之晚矣——”柳秀才大声叹息。

  若当初没有得罪顾北安,或许他会将文智书馆扶持成为县学吧,但一切木已成舟,无法更改了。

  “季安兄不必沮丧,县学兴起,私学也不一定就遭殃,穷当益坚,好好鞭策教导学生,他们若取得功名,你文智书馆何愁前途。”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明白了。”

  —

  而此刻,县学里正在匿名选斋谕。

  一班斋谕类似后世的班长,主要维持纪律、考勤、收集作业。

  乙班的九位学子除原来的五小只,还多了两位从文智书馆转来的学子,两位从乡下私学考入的学子,年龄七岁至十二岁不等。

  沈长林提笔想了想,写下了沈玉寿的名字。

  贺青山、许嘉祥、孙舒等人苦思一番后也落了笔。

  最终沈玉寿七票当选,成了县学乙班的斋谕,他比较害羞,做斋谕历练一番,可以锻炼其心

  顾北安也极意这个人选,颔首点头:“玉寿,乙班九人中你年纪非最长,但你做了斋谕后,他们几个都会以你为长为榜样,你可做好了准备?”

  一双双眼睛都看了过来,沈玉寿紧张的揪着衣袖,稳了稳心神,最后大声的说:“学生准备好了。”

  沈长林带头鼓掌,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沈玉寿出了腼腆又动的微笑。

  转眼又到了秋收的时候,今年粮食收成不错,打下来卖了七两银子,更可喜的是种出来的西葫芦瓜,草莓极得众人喜,又稀奇滋味又好,价钱也卖得上去,鸿辉酒楼的掌柜最是会做买卖,直接找到钱氏高价全收了。

  钱氏留了一批做种子,准备趁着秋气候好,再种上一茬,到天冷前还可卖一回。

  —

  这县学放假,沈长林沈玉寿一起回了咸水村。

  一进门钱氏就擦着手笑盈盈的上前来:“带你们去看个好东西。”

  说着引他们往房后走,原先种几排小葱的空地上已经建起了一个牛棚,里面是一头强壮的小牛犊。

  罗氏也走了过来:“刚买回来的,以后咱家就有牛了。”

  赶个集运个货,走个亲戚,再也不用靠两条腿拼命折腾了。

  “这牛真漂亮。”沈长林忍不住摸了摸小牛犊的背,紧实的很,“一看就知道是个气力很大的家伙。”

  “不仅力气大,还很能吃呢,一要吃一大捆干草,还得吃豆饼,不过家里子宽裕了,买的起饲料。”钱氏说着掩饰不住脸上了喜:“走,进屋去,再叫你们看个东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