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桌碧涛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平乐》苏州,仲秋时节。

街道两旁,没有水的地方是片片金黄,有河蜿蜒行走的地方则是波光点点。船上摇的人们载着货物,悠然地摇着桨,那船如波上的叶子,轻巧地便滑去几里。

“客倌,就是这里了。”船家把船靠岸,笑咪咪地说道。

一对年轻的夫妇付钱上岸,子扶着尚有病容的丈夫站定,打量着四周。

“过了这座桥向右便是了。”船家好心地指点着这对初来乍到的夫妇。

子回首嫣然一笑,谢过船家,对丈夫低声说道:“我们走吧。”两人迈着小步,穿过窄窄的小桥,逐渐在苏州的小巷里消失。

船家赞叹着年轻妇人的美貌,哼着歌,摇着桨,离开了这片水域。看来,今天又是个好天气。

一阵竖箜篌的清脆乐音中,一名盘着堕马髻的妇人正执笔作画。她舒了口气,放下画笔,笑道:“妹妹的技艺越来越好了。”

“多谢姐姐夸奖。”弹琴的女子也站起身,轻笑着,掩不住心底的惑。

“来,瞧瞧。”妇人招呼那女子上前,欣赏自己画的像。

画上的女子秀眉轻拢,樱诉还休,清丽的容貌衬着竖箜篌,令人无限怀念盛唐风光。

“这人是我吗?”那女子的手指轻轻掠过画卷,心不在焉地喃道。

“你也来画一幅吧,画个英俊小生,把他们配成双。”妇人戏着她建议道。

弹琴的女子仅是笑笑,问道:“姐姐画这画做什么?总不见得是欣赏我的容貌吧。若真要画个绝代佳人,国天香,把姐姐自个儿画下来,不就成了。”

中收集绣品,我想把这画绣出来,呈上去,兴许我们这个小小的作坊能因此名声大作呢。”

“姐姐的心思瞒不过我的。”弹琴的女子又是一笑,“改我也为姐姐画一幅,绣出来,也呈上去,姐姐意下如何?”那妇人开怀大笑:“好个玉丫头!行,这画我还是会绣,至于呈不呈上去,就依你吧。’”

“多谢姐姐。”这位如今名为沉玉的女子笑着拜了拜沈清寒。她知道沈清寒是想把绣品呈上去,若有一赵丛烈见着了,便会来寻她。但她现在还不想见他。

“当家的,有人找玉姑娘。”一名女子闯进庭院,通禀道。

“苏香,你带他们去偏厅候着,我们一会就来。”沈清寒吩咐道。

“他们终于来了。”沉玉轻轻一笑。数月的等待终于有了着落。他们已然来此,是否表示着丛烈已回到了京城?

偏厅之中,那位年轻貌美的子正小心地服侍着尚在病中的丈夫吃点心、喝茶水。

“夏姑娘。”玉儿先行开口。

夏瑶荪见到是她,便要跪下来拜谢大恩。

“别这样。这可不像你。”玉儿拦着她,让她坐下。

“李公子身体如何?”她问道。

“比刚出来的时候好多了。”夏瑶荪答道。

玉儿打量着夏瑶荪,她瘦了,敛去了昔的锋芒。这番折磨虽折损了她的面容,添了几白发,却未折损她的美丽。从前的那股气度如今犹在,更添了一段香

李叔益大病未愈,眉宇之间却宽心了很多。如今的他可以正大光明地看着子,真心地笑着,无须担心什么。他们相互扶持着走过来,总算是苦尽笆来。

“多谢玉姑娘不记前嫌,搭救之恩。”李叔益地说道,夹着轻微的咳嗽。他将子的柔荑紧紧握在手里,似是无法忍受片刻的分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