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直捣黄龙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此洪承畴的课听的人最多,也十分的彩,许多年轻地学员都十分崇拜他,而宋献策的课却是比较懒散,不过听他的课的人也不少,而且许多军中不得志地人都很喜宋献策身上那种十分乐观的生活态度,尤其是跟贴近他们的语言,所以变地两极分化起来,喜洪承畴的学员多是带着幻想的刚刚接触军事领域的学员,他们大多数没有上过战场,直接考进来的,而喜宋献策的学员大多数是各军区选拔过来的学员,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士兵一步一脚的走上来的,识字部队,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而且基本上都是五大三,宋献策本就长的不漂亮,也只有跟这些人混在一起才有面子些。

代表洪承畴这一方的被称之为“学院派”而代表宋献策一方的则被划为“实战派”

“学院派”自然是喜勾勒出宏大的战略目标,喜与对手大规模的会战,一举击败敌人。成就辉煌名声,而“实战派”基本上都是以典型地小战斗为主,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指挥过大规模军队会战,他们认为战争充了偶然,不是一两次战斗可以解决的,而且敌人也不会按照你设定的安排去指挥,所以要积小胜而成大胜,一点一点的磨掉对方的有生力量,进而获取最后的胜利,因此两拨人在学院内部是势成水火。都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吵的不可开,成为学院的一大亮点。

对于这种争和洪、宋二人都持支持地态度,因为两种思想都没有不同的形势下选择不同的手段罢了,只是这些人还没有明白过了,等到他们上了战场,走上越来越高的位置,他们就会明白,这种争吵实在是一种费口水的无谓行为!()朱影龙一行四人。秘密的出了京城,与在前面等候的颜佩伟的两个小队汇合。然后北上辽东,第一站就是通州军事学院,他需要调一个人跟着自己帮助出谋划策以及拾遗补缺。

只是不知道洪承畴和宋献策两个人中带谁去比较好?也罢,这个问题给他们自己给烦恼去吧。

—要秘密手段将二人从军事学院给叫了出来。

“你们两个,一个随朕北上,一个留下,朕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自己选。”一炷香的时间十分短暂,两个人面对面地对视了一会儿就过去了,不过两人早已有默契。很快便有了决定。

“皇上,还是让宋参谋长跟您去吧。”洪承畴知道这一次去定会有功立,但是自己并不适合做一个谋士,相反宋献策心思捷。比自己更加合适。

“宋献策,你的意思?”朱影龙含笑地问道。

“微臣愿往!”宋献策的朝洪承畴一个颜,知道他这是在帮自己。虽然自己立功也颇多,但毕竟是中途出家,好多人并不服他这个位置,如果再力几个大功的话,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了。

瞄到洪承畴眼神中闪过的一丝失意,朱影龙微笑的拍了他一下肩膀,亲切的道:“洪卿,你的《平倭方略》朕不会忘记的。”洪承畴霎时动的脸上血气上涌,道:“微臣谢皇上!”

“朕知道你们一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不过这一次朕却是要你们分开,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三个月,最多半年而已。”朱影龙笑着保证道。

“皇上这么说,好像微臣跟洪总司令有一腿似的!”宋献策怪笑一声道。

“哈哈…“朱影龙大笑起来,一旁洪承畴地老脸臊的通红,狠狠的瞪了宋献策一眼,他可不敢在朱影龙面前这么放肆。

两辆马车,宋献策跟朱影龙上了第一辆马车,宋献策眼睛真的很毒,一眼便瞧出朱影龙身边一个悉地人都没有,就知道这一次出定然是非常机密,不然京中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宋卿,你不是有“铁口断宋”的美誉吗,你给断一断,朕这一次秘密北上有何目的?”朱影龙微笑地朝宋献策望去,问道。

“微臣不敢胡枉测圣意。”

“哎,你怎么也学的跟那些腐文人一样,酸起来了。”朱影龙笑骂一声道。

“那微臣可就大胆的揣测一番了!”宋献策神一震,杆子道。

“你说,你说。”朱影龙含笑望着宋献策,不知道从他的嘴里能否听到什么惊人的话语。

“皇上此次可是秘密离京,据微臣所知,皇上自登基以来很少出京,就算出京,也必是人所共知,前呼后拥,最少也得有两百人护驾,与今之简陋之大不同,皇上此行一定将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给瞒住了。”宋献策道。

“看出这个并不难,接着往下说,朕要你说的是朕的目的。”朱影龙提醒道。

“皇上说要北上,那一定是北出山海关,此行必定是辽东。”宋献策继续道。

“嗯。”朱影龙点了点头,他没有必要再这个问题上卖什么关子,反正宋献策一路通行,自是要知道的。

“皇上此行北上辽东,一定是有大事,这个大事一定是关系到大明跟大清,微臣斗胆猜测一下,是不是大清要对我大明开战了?”宋献策问道。

朱影龙摇了摇头道:“若是大清要与大明开战,朕若是前往辽东,岂不是给辽东的将士们添吗,而且朕还知道自己的重要,可不想再重演一次土木堡之变。”

“皇上莫非想主动开战?”宋献策一惊道。

“为什么不可以呢?”朱影龙笑了笑道。

“可是如果主动开战的话,那对大明的声誉,还有影响?”宋献策心中顾虑道。

“天无二,地无二主,皇太极若是不登基做皇帝,那朕还真没有借口讨伐他,但是他现在做了皇帝,那就等于说他先撕毁了与朕签署的锦州条约,那朕出兵讨伐又有何不对?”朱影龙冷笑道。

“这么些年来,大明一直是处于守势,鲜有主动进攻的时候,洲国的土地本来就属于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朕率王师收回故土又有何错?”

“皇上所言有理,但是眼下金主皇太极刚刚登基,一定防范甚严,这个时候进兵的话,对我军大不利呀!”宋献策道。

“如果朕有办法让皇太极认为大明是故意的布下圈套,怒其出兵大明,然后摆出一副坚守的态势,实际上却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兵,大军直扑盛京,宋卿认为朕有几层胜算呢?”朱影龙笑问道。

这是一个既天才又疯狂的计划,但是从锦州、大凌河出兵至盛京,这可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盛京可是坚城,防御完善,这中间只要走漏了一丝风声,让皇太极有了准备,这可不是奇袭,而是送死了!

“如果再加上里应外合呢?”朱影龙笑眯眯的望着宋献策。

宋献策眼睛中的惊意越甚,筹码在一点一滴的增加,似乎胜利的天平在缓缓的倾斜着。

当然这个疯狂的构想并不是这么一说就可以完成的,它牵扯太多的布置,朱影龙并不打算孤军作战,他还有盟军,察哈尔蒙古部,额哲的三万蒙古军,苏布地的两万蒙古军,还有济州岛上的一万五千朝鲜复**,这些杂牌军队凑起来也有十来万,起码能牵制住皇太极十万至二十万的兵力,盛京城内兵力并不多,最多也就七八万,加上守卫盛京周围的堡垒关卡,总兵力也就十余万,其实战略是瞬息万变的,并不一定就要攻陷盛京,围城打援这可是明军有效战法之后,只要占领了辽,那么就可迫皇太极迁都,到时候他威信丧尽,还有资格再做皇帝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