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故技重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首發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眾壑殊。

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接連幾天不斷的傾盆大雨,連綿不斷,滾滾黃河水勢連天,一河飛掛,壺口如龍,渾濁的河水拍擊兩岸,如碎雪堆雲,狂風捲雜着濃郁的水氣撲面而至,冰寒刺骨,隆隆轟鳴,揚起大河上下如瀾波濤,一眼望去,九曲連環,風雨如晦,一路向東,説不盡的雄勁和蒼涼。

雍容悄然封閉了杏花林,自中條山最高處起身,一路鑽入雲層,隱匿行跡,穿越秦嶺山河崇山峻嶺,來到距離西安幾十公里外的終南山附近,也不過是三兩個呼的功夫。

他站在虛空之中,一雙眼睛卻只看着遠方漫天風雨招搖之下,有偌大一掛瀑布上寬下窄,花飛濺,直似一江之水都從天外飛來,聲勢烈,動人心魄,並不急於行事。

這樣惡劣的天氣下,黃河岸邊是不會有人輕易來的,大雨瓢潑風狂雨驟,四野茫茫,連成一片,俯瞰下來,雄山大川,水天一,是何等的磅礴大氣,豪邁奔放。

一直以來都遊走在烈緊張的一系列爭鬥之中,面對遠處奔不息的母親河,雍容突然莫名其妙的生出幾許很特別的覺來。直如暴風雨來臨前的那一刻寧靜,又似野外星空下仰望蒼穹的幾分落寂。

“飛直下三千尺,黃河之水天上來!”冷不丁的剛從嘴裏冒出這麼一句前言不搭後語的詩句,雍容忽然展顏一笑,自言自語:“能寫出這樣的字句來,李青蓮還真不虧是謫仙人呀,不錯,不錯!”千年之前。鼎盛地大唐世。醉酒狂歌擊劍為任俠地李太白寫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到海不復回”地千古名篇。物是人非。遙想當年。這一位據説還是終南山樓觀道中歷代之中最有名地青蓮劍仙。是否也是如同今地雍容一樣。在終南山上遙望黃河。心有所才留下這樣地詩句呢。

只可惜。這種覺來得快去地也快。今懷古地事情絕不適合於現在地雍容。那李太白其人素有詩仙之譽。謫仙之名。世人愚鈍又有幾人知道他竟然還是一位遊戲紅塵地世外劍仙。終南樓觀道千年一出。唯一一個可以在劍道之上。媲美蜀山劍仙地絕世高人。

大唐之時。佛道相爭。勢同水火。這李太白為積修外功進入人間。遊走於八荒之中。來往在權貴之間。品民生疾苦。權謀艱險。詩酒為心。長劍如筆。自雲曾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是何等地豪放不羈。可最終一場安史之亂結束了中興地唐朝世。這李太白目睹了一個強盛帝國自輝煌中地落幕。六十二歲之時徹悟大道。對外宣稱醉死宣城。其實人卻早已回到了終南山上。仗劍飛昇。

雍容在來此地之前。便已將一應資料查地清楚。自然知道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地詩仙真正地身份。如今雨中觀河。有所懷。對那李白卻也覺得佩服之至。

腳踏虛空。漫步而行。雍容看似閒庭信步漫不經心。風雨中卻是似緩實疾。快到極點。只一眨眼就已人蹤渺渺。不見蹤影。漫天風雨。觸之即讓。衣帶當風。如上古真人閒遊八荒四極。意態悠然。

不過呼功夫。便來到了終南山下。這終南山又名太一山。乃是傳説中地大地之肺。千峯疊翠。景幽美。素有“仙都”之名。自古以來就是道家號稱第一地福地天。也是人間道教地發祥地之一。秋戰國時。有道祖履歷人間。騎青牛過函谷。被關尹攔下後。便在這裏書寫了五千言地道德真經。傳後世。才有後來西行出關化胡為佛地故事發生。

“奇怪了,外面這麼大的動靜,這終南山裏居然沒有一點動靜!”雍容沿着山腳台階,雨中登山,以天涯咫尺縮地法,環山而上,不急不躁,其實是在查探這山中地脈和樓觀道地變化。

外面的驪山皇陵已然攪得天象劇變,千里之地暴雨傾盆,河水暴漲,且山終南一脈相牽,地脈變動之下,理應有所反應才對,但雍容一路行來,神念透地下幾千丈,覆蓋了整座終南山,竟然是沒有覺察出一絲一毫的異常波動。不由心中奇怪。

“這位道友,雨中登山真是好雅興!”雍容剛剛來到山中一處谷地,大雨之中清光一閃,隔斷水幕,便自那谷中奔來兩個雪襪青衣的道士,攔住了去路“不知這位道友冒雨前來,所為何故?師出哪門?我樓觀道今封山,若無要事,還請離去!”這兩個道士年歲都在中年左右,身法輕靈,來勢如風,體外清氣繚繞,眼中靈光清明,顯然也都是樓觀道中修煉有成的執事弟子,實力不俗。

兩人眼見雍容羽衣星冠,緩步行來,不見任何作勢,身外暴雨狂風便自行消於身前丈外,絲毫不能入內,且這等天氣之下,做如此打扮之人也可能是凡俗間來此旅遊地普通人,是以暗中觀察之下雖然未能看出雍容深淺底細,但卻也能一眼肯定雍容是修道之人。

樓觀道雖然素來並不手道門爭端,但清名在外,名氣不小,平時倒也時常有同道來終南山中尋道訪友,切磋技藝,是以千百年來於也並未和外界斷了聯繫。

若在平,雍容這類人物,樓觀道也是十分歡地,因為道門中人切磋技藝,往往就是換各自的修煉心得,情莫逆地還能以師門法訣相護探討,促進融合,不管對誰都是極為難得的一個增進修為地機會。

但是自從七之前,樓觀道主太微真人就忽然頒佈了令,要滿門上下,隨時待命,百之內止一切友好入山,違者當以叛門大罪論處。

樓觀道是人間道門的一支,與峨眉山上地蜀山劍派同是出自太上道祖門下,是名副其實的兄弟門派,但這兩派之間的來往卻是並不密切,甚至有些言語説之不清地隔閡存在。

當年長眉真人在夢中得遇太清,蜀山劍派應運而生,劍修之法繼往開來,降妖除魔,威震天下,鼎盛之時就連崑崙玉虛宮都要為之退避三舍,不願針鋒相對。但樓觀道始於關尹,乃是道祖門下唯一的一個弟子,其創立地年代時間還要超過蜀山不少,同源而出,卻命運不同,一個得享無上榮光,一個只能隱居深山,其間差距自然一目瞭然。便是一同胞的親兄弟,長大後也會意見不合,更何況只是這兩個名義上師出同門地門派了。

“這終南山乃是道家第一福地,素有天下天之冠的美譽,靈氣直達地肺,溝通天地,無有窮盡,你們樓觀道也是道祖親傳,歷代以來飛昇者為數眾多,清名不小。”雍容佇立雨中對於兩個中年道士地話不置可否,只是四外觀望一番後自顧自的説道:“説起來我和你樓觀道也無仇怨,冒然來此殺人害命,也是理虧,不過現如今佛門諸派集結在法門寺中,早已在周遭羣山設下法,意圖漁利,本尊卻是看不下去,只好硬着頭皮來到此地。一來是要壞了佛門算計,出口惡氣,而來也還需要兩位幫忙,借命一用!”那兩個道士負責守護山門,戒心本是極重,否則也不會一見面就將雍容攔了下來。方才剛一聽到雍容所説,前面的一句話還是稱讚終南山物寶天華人傑地靈,心中還不以為意,直到後面一句話説完,越聽越覺不對。

當下相識一眼,面一沉,頓時知道雍容來者不善,怕不是來樓觀道尋仙訪友切磋技藝的,連忙雙雙向後一退,刷的一聲,一人揮動拂塵警戒,另外一人卻已自間摸出一枚銀哨納入口中,就待吹響向內通報。

雍容嘿嘿一笑,也不見有什麼動作,鼻中一聲冷哼,兩個道人只覺得身外虛空一陣緊縮,狂風暴雨頓失其勢,身前左右整個空間在這一刻都完全凝滯的如同世間最堅固的鐵板也似。猝不及防之下,身形一滯,體內氣血登時倒,只在口中發出一聲悶哼,下一刻五官七竅中全部有暗黑的鮮血了下來。

這兩個道士雖然修煉有成,都有不下於煉氣化神境界的修為,但比之雍容當面卻是天壤雲泥,甚至雍容連動手都懶得動,只一個念頭飛出,錮虛空,由此而生出的巨大力道四面一湧便已將兩人活活擠死在中間。

鮮血瞬間乾涸消失,隨着雍容伸手一點,虛空中頓時一陣波瀾飛出了隱匿行藏的七殺魔刀,兩條血龍衝出刀身,剎那間在背後撲入兩人體內,一現即隱。隨後七殺化血魔刀嗡嗡一響,也自悄然隱入其中一名道士體內。

片刻後,這兩個道士渾身一顫,緩緩睜開眼睛,自目中現出一片血紅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