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三十年》之二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92年的天,給喜好“大歷史闡述”的中國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至於在後來的很多記憶中,這一年整個兒都是天。

鄧小*平異乎尋常的南巡旋風,不但在政治上造成了空前的震動,同樣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那些諳中國國情的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展的機遇已經出現了。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在江蘇的華西村,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吳仁寶一看到鄧小*平南巡的新聞,當晚就把村裏的幹部召集起來,會議開到凌晨兩點,他下令動員一切資金,囤積原材料。為此,他整奔波,一方面四處高息借貸,另一方面到處要指標、跑鋁錠。他的大兒子吳協東後來透,“村裏當時購進的鋁錠每噸6ooo多元,三個月後就漲到了每噸1。8萬多元”吳仁寶顯然不是唯一一個行動起來的人,南巡之後,全國立即出現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辦公司熱。從2月開始,北京市的新增公司以每個月2ooo家的度遞增,比過去增長了2~3倍。到8月22,全市庫存的公司執照已全數光,市工商局不得不緊急從天津調運一萬個執照以解燃眉之急。在中關村,1991年的科技企業數目是26oo家,到1992年底衝到了518o家。四川、浙江、江蘇等省的新增公司均比去年倍增,在深圳,當時中國最高的國際貿易中心大廈裏擠進了3oo家公司,“一層25個房間,最多的擁擠着2o多家公司,有的一張寫字枱就是一家公司”3月9,珠海市宣佈重獎科技人員。珠海生化製藥廠廠長、高級工程師遲斌元從市長梁廣大手中接過價值29萬元的奧迪轎車鑰匙、三房一廳的產權證書和26。7184萬元的獎金,上百家海內外媒體拍下了他熱淚盈眶的情景。珠海重獎新聞很快誘連鎖效應,遼寧錦州市政府拿出76。7萬元獎勵5個科技人員,四川用8o萬元獎勵一位農學家和他的助理們,山東、安徽和江蘇等省紛紛用現金、轎車、住房或家電等獎勵當地的科學家。幾年前還偷偷摸摸的“星期六工程師”現在被允許公開承包項目,江西省規定,科技人員搞技術承包,可與所在企業分成,承包者所得不低於5o。

除了科技人員,那些有商業創意的人也成為了新的明星。7月29,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頭條別出心裁地刊出一條獨家新聞:何陽賣主意,賺錢4o萬》,消息稱,“思想、策劃、主意也能賣錢。北京一位名叫何陽的明家光靠給企業出謀劃策,賺了4o萬元。他創辦的和洋民用新技術研究所,目前已獲中國專利2o多項,技術轉讓總收入1oo多萬元。”何陽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化工廠,1988年,32歲的他辭職下海,成為了一個“知識個體户”他想去北京晚報》登招聘人的廣告,報社讓他先去人才中心開證明,中心的答覆是個體户不能登招聘廣告,他情急之下就滿大街去貼廣告,結果下午果然來了四個人,定睛一看,是四個市容檢查隊的,讓他一張招貼罰款一塊錢。就這樣,何陽的“研究所”幾年下來只有他一個職員,而他卻靠給企業出點子創了一條路出來。一家塑料廠的一次塑料杯大量積壓,何陽出點子説,把京廣鐵路沿線站名印在茶杯上,再印個小地圖,在鐵路沿線的火車上賣。塑料廠一試,果然大靈。一家燈具工廠的枱燈賣不出去,何陽想起海灣戰爭中大顯神威的愛國者導彈,便建議工廠設計一種愛國者導彈形枱燈,樣品拿到香港的博覽會上居然銷,何陽收到6萬元酬金。浙江的金華火腿已有8oo年曆史,但近年銷路不暢,何陽出點子説,為何不把火腿開成罐頭食品呢?就這一句話,何陽收到1o萬元的點子費。

在任何時代,像何陽這樣的聰明人都是一個“寶”而在2o世紀9o年代初期的中國,產品積壓和缺乏創意是所有大小公司共同的困擾,何陽似乎總是能夠一語點破天機,通過一些聰明的主意讓滯銷商品頓時變活。在中國青年報》的報道之後,何陽迅成為全國知名的新聞人物,他被譽為“點子大王”各地找上門來求教的企業絡繹不絕,他四處演講,成為最受歡的“商業智多星”他的演講會常常成為現場的諮詢大會,台下的人報出一個滯銷商品,何陽一眨眼就能説出一條“救活的點子”一年多後,他順勢出版了一本名為何陽的點子》的小書,它的行量過5o萬冊,其中例舉了數十個新奇的產品創意,包括“刻着星期的筷子”、“避孕泡泡糖”、“魔術酒瓶”等等。何陽熱直接催生出了一個“諮詢策劃產業”在他的身後出現了很多類似的聰明文化人,他們以善於策劃和出點子聞名,成為中國商業界一羣活躍的身影。

何陽的出名,讓每一個對商業沒有惡的人都受到了“知識就是金錢”在一定程度上勵了青年人投身到商業活動中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