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節與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新帝就是這樣想的,他已經下令,要編寫刻印新的烈女故事集,像丈夫拋家後子賣笑奉養公婆,家道豐足後丈夫歸家子自縊這種故事都不夠節烈標準,夠標準的必須是那種寧願自己被盛到碗裏去也不能讓手叫別的男人摸一下的烈女。

不得不説新標準太嚴格了,嚴格到即使大楚國的英們短時間內絞盡腦汁都湊不夠一本集子。

“哎,世風下,人心不古啊,要是在那淳樸的古時,嚴格遵守婦道的女人想必要多少有多少吧,”新帝在心裏嘆:“想那秦皇漢武的時候,斷然不會有膽敢不守婦道的女子,就是有,也定然早早殺卻了,要是朕在那時候做皇上,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當然,秦始皇的娘給始皇帝陛下找了三個爹,漢武帝的老媽還沒辦離婚手續就又嫁了高富帥太子這種事情,還是不要説出來攪了新帝的希望吧——古時候的女人就個個遵守他的婦道的希望。

當新帝忙着編寫新烈女故事集的時候,其他人也沒閒着。

廢帝已經以他的優良表現,贏得了東麗看守的一致稱讚,要往東就往東,要往西就往西,要坐原地不動就畫地為牢,要寫詩讚美自己女兒妹妹的軍生涯就寫詩讚美,而且還寫得對仗工整用詞華美,不是含怨譏諷之作,比那些經常偷懶耍滑想辦法逃跑的民夫和上吊投井自殺的婦女們乖多了。

而且居然可以不管飯!

當然廢帝吃得再少再素也是要吃飯的,這都多虧了衞有先前做俘虜的經驗,知道金錢的寶貴,還帶了些細軟,可以跟看守們換糧食。

於是廢帝就以他的良好表現成為了東麗俘虜營裏的模範俘虜。

大楚英們多年的帝王教育,沒教育出一個有始有終的明君,倒是教育出了一個模範俘虜。

也許,這是因為他過去做皇帝的時候,跟現在做俘虜的時候,差得也不太多吧。

同時,陶立雪已經在計劃如何幫助這些被送到東麗兵營的可憐女子。

撫寧長公主因為有長公主這個身份,跟扮成騎兵老婆的民女陶立雪不同,她被視為高級女俘,所以東麗大將的酒會上,也常常叫她去陪酒。

城破之前,東麗人還有顧忌,在酒會上多是飲酒作樂,或是恐嚇大楚使者,不太提到軍國之事。

但是現在楚京已破,大楚看上去是那麼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他們的顧忌便少了許多,而且邵遠山在楚京裏掌控大楚朝廷,離得遠了,對他們的控制也就不可能那麼嚴。

於是,撫寧長公主便聽到一個消息,邵遠山準備把從楚京奪來的女子財,送往關外。

陶立雪聽到這個消息,覺得不能再拖延了,她打發一個騎兵回赤湖搬救兵。

陶立雪自己沒走。

一個單獨的,知道東麗兵營幾句口令的騎兵走在道上,東麗人就是看到,也會以為是出來放馬做雜事的,不會太過注意。

但要是馬背上馱着一個婦女離開東麗兵營…

想像羅爾雅那樣扮成男人也不行,陶立雪有耳還是一雙小腳,又不通騎術,怎麼也扮不成男人。

於是,她留下來聯絡那些婦女,商量逃跑的辦法。

逃跑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她們都是女人。

尤其她們還都是裹了小腳的女人。

就是羅爾雅真能擊退邵遠山,帶了這麼多女人走路也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她們不是那些低賤的大腳軍婦。

於是陶立雪決定放腳。

撫寧長公主也帶頭放了腳。

其實,她們都已經是成年女子,她們的腳已經殘廢,就是放了,也恢復不了。

但是,那些被擄來的少年女子…她們如果放腳的話,逃生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當眾解開裹腳布在大楚是難以想象的傷風敗俗之事,而且為的還不是男人能夠得到皮錢而是一羣已經淪為下賤的少女和女童多一點點逃離這黑暗地獄重新做人的可能,所以,撫寧長公主和陶立雪的放腳故事,註定永遠不可能大楚英們稱讚和編寫的婦道故事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