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情海恨難填小俠失足羈雪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慧覺大師、萬里游龍呂九皋和凌雪紅三人,穿過那座幽谷中的梅花陣後,本來是千仞絕壁阻路,但此刻卻現出一處高約丈二,竟有八尺的通道。原來這通道自對面看正被梅林所遮掩,直至近處始能發現。想那玉面女魔鄧玉珍便是由此處遁走。

三人一看有此通道,先是十分高興,但仔細察看之下,不同時雙眉緊鎖,枯立原地不動。

原來這通道深不見底,任是運足目力,也只看到模糊一片,陣陣陰寒的狂風自中湧出,把擋着口的一片梅樹吹得枝搖花顫。

慧覺大師和呂九皋都是一代武林高手,在未看出端倪前,自是不會輕舉妄動,唯有凌姑娘看二老沉不前,想起羅郎生死不由心下大急,忙急步到慧覺身前,一禮説道:“大師伯,紅兒先進去看一下好嗎?”慧覺還未發言,萬里游龍呂九皋卻搶先説道:“大師和凌姑娘在外稍候片刻,還是讓貧道先行一步,一探虛實吧!”不待兩人回話,只見道袍飄風,身形如龍翔九霄,早已躍入中。

慧覺大師暗暗一嘆,忖道:此老真不愧享有這萬里游龍之名,身法確是了得,他若能練成太乙氣功,只怕成就還要比我高上一籌呢。

哪知呂九皋進入中頓飯之後,仍不見有任何動靜,慧覺大師雖是見多識廣,也不如墜五里霧中,他轉首看了凌姑娘一眼,説道:“呂道長隻身涉險,乃全是為我等之事,紅兒,你且緊隨我身後,不可造次。”他因知凌雪紅年輕氣盛,雖是武功高強,但江湖中險詐百出,並非全靠武功所能解決,是以叮囑了她幾句。

凌姑娘輕輕嗯了一聲,慧覺大師便當先向中撲去。

倆人一進入中,只覺陰風撲面,刺骨生寒,除此之外,倒是毫無異狀,又深入了十數丈,才見地上橫卧着幾個疾裝勁服之人,慧覺大師俯身一看,俱被點了道,猶如死了一般。

又前進了十餘丈,只見光線逐漸開朗,慧覺大師心情一鬆,左掌護,右手蓄力,一個縱躍已到口。

凌姑娘飄落大師身旁,順着他的目光望去,不覺一怔。

只見數十丈外的一處山之上,建着一座院落。那院落氣勢雄偉,極盡豪華,當中雖有兩扇紅漆大門,此時卻是院門深鎖,只餘下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人鳳堂”三個大字,在陽光之下耀目生光。

慧覺大師又掃目四顧,只見這口兩側又橫躺着兩名被點了道的暗樁,但卻仍不見呂九皋的身影。

他一軒長眉,不再説話,當先向那“人鳳堂”縱去。

哪知他們剛剛到“人鳳堂”前,突地看到一條人影,於院內躍出,慧覺大師登時將步收住。原來從那“人鳳堂”躍出之人正是萬里游龍呂九皋。

萬里游龍輕拂銀髯,微微一笑,説道:“貧道還以為雪山派如何了得,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得虛名,想這人鳳堂乃是大雪山外三堂之一,為其安危所繫之地,方才神秘詭異的地道中,只不過佈置了幾名暗樁,而這人鳳堂,卻是空無一人,難道他們就這樣不戰而退了不成?”慧覺大師兩道長眉一揚,緩緩説道:“道兄既是看過院中無人,定不會虛假,不過以貧僧之見,院中定然還有蹊蹺,我們何不再進院搜查一番,再定行止?”呂九皋似乎也覺這話有理,於是頷首答道:“大師此話極是有理,還是由貧道先行引路。”當先向院內縱去。

他們定睛一看,果然當中是一座整齊的四合院,房舍不但考究,而且院子極大,地下是一青磚鋪地,纖塵不染。

三人經過了一座大廳,又繞過了一道矮矮的照壁,眼前突地一亮,只見修竹數叢,風微搖,鮮花數盆,遍植兩廂,彷彿來到了富家千金的繡閣。

慧覺大師乃是得道高僧,怎好親自到這所在搜查,乃轉首望了凌姑娘一眼,説道:“紅兒,我和呂道長在外觀看動靜,你到各房中去看看,小心了。”凌雪紅一直跟在兩老身後,不敢擅自行動,早拘束不耐,此時一聽慧覺長老吩咐,立刻答道:“紅兒省得。”舉步直對正房走去。

她一腳踢開虛掩着的房門,走入內室,突覺一陣淡淡幽香,撲鼻而來,舉目再一環視,只見羅帳低垂,妝台宛然,一切毫無異狀。

凌姑娘一看那房中佈置,就知道必是玉面女魔鄧玉珍所居之處,房中既是無人,立刻又往別的房中找去。

她逐室搜查,足足花了頓飯工夫,卻始終沒發現半個人影,然後又回到慧覺大師身前,躬身稟道:“紅兒搜遍全院,並未見可疑之處,只怕玉面女魔鄧玉珍真的率眾逃走了?”慧覺大師點點頭,轉首向萬里游龍微微一笑,説道:“呂道兄,以貧僧之見,這其中定有詭謀,但俗語説‘不入虎,焉得虎子’。

我等此次本為救天南劍客散浮子道兄,但現下不見秋兒,又多了一層麻煩,我們勢必要個水落石出才好,道兄方才辛苦了一程,該輪到貧僧開路了。”説着僧袍一拂,身形如一隻巨鶴,已然飄出院外。

出了“人鳳堂”只見後面除了一塊廣場之外,四外卻都是怪石巨巖所環抱,不但並無異狀,就是再向前進都是不易,於是三人又不覺怔住。

這時也是事有湊巧,凌姑娘見大師伯正與呂九皋低聲商量,她因覺那些怪石殊為獰惡,一時興起,不覺走近岩石仔細觀看,哪知她這一看,竟發覺巖中有一處。那入口高可及人,裏面卻是一片漆黑,因為有了這個發現,凌姑娘不覺口叫道:“大師伯,呂道長,這裏有個山!”慧覺大師和呂九皋方自委決不下,聽了凌雪紅這一聲喊叫,登時雙雙走去。

慧覺大師此時早具不入虎焉得虎子之心,將那山入口打量片刻後,徑自當先向中走去,呂九皋和凌雪紅緊隨跟進。

裏面雖是陰寒無比,但卻無風,黴腐之氣,中人慾嘔,只見那山之內,鍾怪石成千倒掛,顯是人跡罕至之處。

那山曲折盤轉,既深且遠,三人腳下雖快,也走了約有一盞茶時候,才覺眼前一片明亮,來到一處所在。

原來那個地方乃是兩高峯夾着的一處幽谷,兩旁高峯竟是矗立千丈的巨巖,兩峯相接之處,並未完全合攏,因此,在正午時分,陽光還能直而入,可是如由外面看起來,卻是不易發現這兩峯夾峙當中,還會有這片峽谷。

慧覺大師剛一進入谷中,便知上了大當,想要退出,但哪裏還能夠。

只聽這峽谷上端和石之外隱隱傳來喝叫之聲,登時火光照耀,一團團浸油的易燃之物,由那一線天窗上落下,那火種又點燃了堆積在中的乾柴,不過片刻谷中已成一片火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