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玉泉山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姜波請客要去的爆肚馮,那可是燕京城裏的老字號了。這家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的老字號,可以説是穩坐燕京城裏爆肚行業中的頭把椅。

這爆肚馮的總店在東安市場,上個月西四小吃衚衕開業的時候,爆肚馮也過來了一腳,在這座二層樓上開了一家分店。因為這西四小吃衚衕距離李想、姜波和雲子的家都很近,於是姜波才把請客的地點安排在這裏。

作為這一片兒的片兒警,姜波對於這附近的大街小巷可是悉的不能在悉了,再加上這傢伙天生就是一老饕,因此西單在這塊兒,只要有什麼特的小吃或者飯店開業,姜波這傢伙一準兒是第一批品嚐的食客。

這爆肚馮西四分店同樣是如此,雖然這裏歸豐盛派出所管,可姜波和豐盛派出所的那幫片兒警也都悉的不得了,因此對於這西四小吃衚衕也是相當悉。

作為燕京著名的老字號小吃,西四小吃衚衕的爆肚馮分店雖然開張了不過半個月,可一到飯時兒,那基本上就是一個座無虛席的節奏。也幸虧姜波提前預定了位置,否則的話,這點兒還就真找不到能坐下的位子。

姜波這傢伙從家裏把他老爺子珍藏的十五年茅台偷出來兩瓶,一見這酒,不管是李想還是雲子,眼睛都瞪大了。

十五年的茅台,在那些權貴眼裏或許不算什麼,可在這些平頭老百姓眼裏,那就是相當相當牛叉的好酒了,尤其是有着前世經歷的李想,更是清楚這兩瓶產自75年的茅台酒,要是再放上二十年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天價。

不過,姜波他家老爺子坐的這位子,平時人情往來的少不了,那啥,這個大家都懂得,不談也罷。因此姜波家裏的好酒還就真的是不少,就算姜波這傢伙偷拿出兩瓶出來,估計他家老爺子一準兒也發現不了少了兩瓶酒。

也是啊,他家老爺子雖然只是一個公安分局的常務副,可平時喝酒的時候,哪有自個兒帶酒的啊?都是人家早早的預備好嘍,恭請他姜局長蒞臨品嚐。因此姜波家裏的酒,那基本上都是屬於只進不出的狀態。

“雲子哥,那桶裝水的事兒搞得怎麼樣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李想開口問道。

雲子苦笑了一下,説道:“廠址什麼的都選好了,就在玉泉山東邊四槐居北頭的一處大院子,就在槐樹居路的西邊。至於價格,我也問好了,那處大院子一年三千塊的租金,到是不貴。”李想想了想,想起了前世記憶中雲子所説的那處院子。前世李想對玉泉山那片兒悉的,因為李想的一個同事就在四槐居小區住,而且兩個人聊得來的,因此只要有空,李想都會去同事那裏去喝個小酒,捎帶着也對玉泉山附近的情況基本上算是瞭若指掌。而在李想重生前,整個玉泉山東麓就那麼四五處像樣的大院子,因此雲子這一説,李想立刻就想起了那處大院子在後世是幹什麼的了。

雲子一説那個大院,李想就知道在後世那個大院的北半部分被改造成為了一個老年公寓,南半部分則變成了一家汽修廠。也就是説,後世這個地方不會面臨着拆遷的問題,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點。

李想可是很清楚,再過十多年,槐樹居路的東面就全部蓋起了住宅樓,李想的那個同事就在那裏買的樓,至於老四槐居村,則因為靠玉泉山太近,直接全部推平,變成了綠化帶。

李想可不想廠子剛剛興旺起來,就因為拆遷而不得不搬地方,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講,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現在既然雲子選擇了那個大院子,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了。

要知道,這玉泉山的山泉水,大部分都集中在玉泉山的東麓,這廠址選擇在玉泉山的東麓,懂行的人都清楚,這裏的水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這個地方不錯啊,價格也相當便宜,雲子哥,你怎麼這神的?”李想問道雲子夾了一口菜,一邊吃一邊説道:“地方是不錯,三相電什麼的也都有,可是最主要的東西沒有啊!我發愁的是這個啊!”

“最主要的東西?”姜波口問道。

雲子苦笑着説道:“咱們搞的是桶裝水,這最主要的東西可不就是山泉水嘛?可現在玉泉山哪兒還有山泉水啊?沒有水,咱們搞個啊!”雲子的話讓李想的眉頭蹙了起來。這確實是自個兒心大意了,竟然忘了這時候玉泉山的山泉水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

當初讓雲子選擇在玉泉山搞這桶裝水,目的就是為了藉助這玉泉山中的玉泉山水的大名。

要説起這玉泉山的泉羣,那可是奧陶系石灰岩岩溶和裂隙中的地下水以上升泉的形式湧出地表形成的。泉羣主要出在玉泉山東麓,由北向南依次有寶珠泉、五孔閘泉組、試墨泉組、裂泉組、天下第一泉組,西南山麓有一迸珠泉組。

以上泉組共有十四個泉眼,總出水量在夏季每秒鐘可達四噸。各泉湧出地表後形成五湖,並互相溝通,匯成一“u”形的水面,環抱在玉泉山的東、西、南三面。它是漕運的主要水源,也是用泉水澆灌的京西御稻的主要水源。

只可惜後來因全球氣候變化,在清朝乾隆爺那會兒,這泉羣的泉水就不再噴湧了,以致乾隆爺不得不造了被稱為《河牆煙柳》的輸水工程,從香山把櫻桃溝水源頭的泉水用石渠給引過來。

李想很清楚,在92年這會兒,櫻桃溝水源頭的水到是還能向外,可過不了幾年,就連水源頭的泉水也乾涸了,以至於到了後世,這裏的水就全變成循環水了。那水質也由湛清湛清的清水,變成了墨綠的了。

這可真是個麻煩事兒!

李想蹙着眉頭想了想,問道:“雲子哥,你和青龍橋的人認識嗎?”李想口中的這個青龍橋,可不是東。城區龍潭公園裏面的那個青龍橋,更不是延慶境內那個立着詹天佑雕像的青龍橋火車站,這個青龍橋,指的是澱海區的青龍橋鎮。四槐居村就歸這個鎮子管轄。

雲子點了點頭,説道:“以前不認識,後來這不是想在這裏租房子嗎,於是通過我一個哥兒們,找到了青龍橋鎮的鎮長,喝了兩次酒,這關係基本上就算搭上了,現在連村子裏的支書和村主任,我都和他們搞得關係特好。”

“那就成了!雲子哥,我給你説,你回頭找那個鎮長説説,爭取能讓鎮裏點頭,讓咱們能在那個地方打口深井,只要鎮裏點頭了,回頭再找村支書和村主任!他姐姐妹妹的,咱不怕送禮,不過這事兒一定得讓他們答應,而且必須要把地下水開採的手續辦利索嘍。嘿嘿,這山裏沒水了,咱們可以從地下找嘛!”雲子遲疑的問道:“這事兒成嗎?”

“成!就是不成,也得讓他成!”李想很堅決的説道。現在這會兒,燕京的地下水限採還不是那麼嚴格,要是換成99年之後,你要想申請個地下水開採許可,那是連門兒都沒有的事。不趁着現在把手續搞定,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再説了,玉泉山的泉羣不冒水了,並不代表玉泉山這附近的地下水不豐富。這裏離着西山這麼近,山上的水全都集中在玉泉山這邊了,因此玉泉山附近的地下水還是異常豐富的,而且也不用擔心開採地下水會引起什麼地質下陷之類的情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