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遷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想這麼一解釋,老爸和老媽還稍微好點,畢竟這段子以來,李想又是買房,又是上電視什麼的,高的聲勢不小,因此老兩口心裏早就有了個準備了,可即便是他們,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個兒的兒子竟然會鋪拉開這麼大的一攤子,一兩個月的工夫竟然賺了幾千萬!

可李想的大爺和二大爺可就真的有點嚇壞了,稍微仔細一觀察,就能看到四隻佈滿了老繭的大手都在微微顫抖着。

李想看到這情況,知道自個兒的話説的有些急了,笑着拍了拍自個兒的臉頰,對着兩位老人説道:“大爺、二大爺,這事兒呢,您們就別往心裏去了,您們現在只要知道您們的侄子有錢就成了!好不好?還有啊,每天晚上新聞聯播之後放的那個廣告,嗯,就是那個‘今年過節不收禮啊,手裏只收漢唐機’的廣告,想必您二老都看到過吧,那就是您們的侄子的廣告。您們看啊,您們侄子的廣告都上中央台了,那賺錢還不是大把大把的?”李想這麼一説,兩位老人的臉漸漸的好了起來。這年頭媒體尤,其是央視的的公信力還是非常大的,能天天在央視上播放廣告的,那肯定都是了不得的產品。

看到兩個哥哥的臉好了些,李想的老爸也在一旁嘴道:“大哥,二哥,您們倆都來了這麼長時間了,咱飯都吃了一頓了,到底是什麼事兒啊?看看把您倆難為的。我是老小,您們的親弟弟,咱們是一家人,有什麼話難道還不能和我這個弟弟説一説嗎?”老爸成功的將兩位老人的注意力轉移走了,大爺長嘆了一口氣,説道:“興邦啊,本來這事兒呢,我和你二哥還有你大姐二姐都不想麻煩你的,可是咱們院裏的六爺爺發話了,説這事兒只要是咱李家院子裏的人,都得回去去辦,而且,每家都得湊份子。六爺爺發話了,我和你二哥沒辦法啊,再説了,我和你二哥還有點別的想法,這不就來找你了。”大爺稍微停頓了一下,從懷裏摸出了老煙鍋,將一軟中華煙拆碎了,把裏面的煙絲拿了出來,裝滿了老煙鍋,然後用火柴點燃深深地了一口之後接着説道:“事情是這樣的,咱們村外面的那個古城水庫,老五想必你也知道,這個水庫現在不得了了,現在已經被市裏劃為重點風景區了,而咱們村整好也被划進風景區之內,因此咱們村裏的祖墳,按照規定就得遷到別處去。”大爺這話一説,李想立刻就清楚兩位大爺到底是為什麼來的了。這遷祖墳的事兒可不是哥小事兒,那絕對是正兒八經的大事兒,大的不能再大的事兒了。

咱華夏老百姓講究的就是一個入土為安,城市裏的人還稍微好點兒,畢竟城市裏基本上都是陵園什麼的,城裏人死亡之後,骨灰盒一般都放在陵園裏或者是埋入陵園。

可是農村裏的老百姓,對於祖墳的事兒,那可真的是重視的不能再重視了。農村的長輩過世之後,都會據姓氏,集中埋在一起,因為都是家族裏的長輩,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所謂的‘祖墳’。

別的村李想不知道,可打小就回老家過年的李想,很是清楚小城村的李家大院對於祖宗的重視。每年年三十,大院裏的老輩人物,就會領着院裏姓李的男子,女的不讓去,到祖墳那邊去請神(ps:一種風俗習慣,就是年三十把家裏去世的長輩請回家一起過年,家裏擺上長輩的照片或者是畫像,然後供奉上各種供奉,在去祖墳那邊把‘神’請到家裏來。),請來的自家的長輩‘神’,會跟着家裏人一起過一個大年夜、初一,然後到初二的時候,再在家族長輩的帶領下,一起到祖墳那裏燒紙、放鞭炮什麼的,這叫“送神”意思就是把請到家裏的‘神’再送回去。

反正儀式隆重的不得了,一旦到了過年過清明的時候,家族院裏的長輩基本上都會出動,帶着一羣小輩進行這種儀式。

在農村裏,所謂的‘院’,一般就是指的同一個姓氏的家庭組成的一個更大的親戚團體,比如説李想的老家小城村,這個村子裏有一千多人,姓李的大概佔了三分之一左右,此外還有姓張的、姓周的等等等等。而這三百多口子姓李的,又會據血緣關係的遠近,自發的形成了四個大院,每個大院裏基本上都是五服之內的親戚,再大點的院子,血緣關係可能會放寬到七服甚至到八服。

總得來説,這種‘院’,沒有強制的規定,但不管一個村裏你姓李的分了多少院,但祖墳都只有一個,只要是祖籍是小城村的姓李的,祖墳就在這小城村村南的一片小山坡上。

華夏人對於祖宗的重視那自然是不言而喻,而歷來一旦牽扯到遷祖墳的事情,那可以説就是這一個族羣中最大的事情。

至於大爺嘴裏説的那個六爺爺,李想也知道,那六爺爺就是老爸爺爺的六弟,歲數都快九十了,不僅是李想這個院裏輩分最大的一位老人,也是整個小城村裏李姓家族中輩分最高的,可以説,六爺爺現在就是小城村李姓家族中的族長。

一般而言,這祖墳是輕易不能動的,可現在政府有了規劃,不動不成啊,因此這小城村裏的李姓家族心裏再不願意,也不得不開始安排遷祖墳的事情。

李想一家子雖然早就不在小城村住了,可李想一家的還在那裏呢,再説了,小城村的祖墳裏,李想的爺爺和還在那裏埋着呢,因此這遷墳的事情,李想的老爸説什麼也得過去去辦理。

李想的老爸一聽大哥這麼説,也是腦子有些發懵,老爸對於他父親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李想爺爺犧牲的時候,李想的老爸還在吃呢。可老爸卻是讓一把屎一把的拉扯大的,現在要遷墳了,光是這邊,李想的老爸就不能無動於衷。

“大哥,二哥,這事兒您倆給我打個電話就是了,這麼大老遠的,您倆還專門跑一趟幹什麼啊?再説了,遷墳這事兒,我是説什麼都得回去的,咱爸咱媽也在裏面躺着呢不是嗎?”二大爺看了看大爺,嘆了一口氣説道:“小五啊,其實這次來我和大哥還有你大姐二姐都商量了一下,既然是遷墳了,我想咱們姊妹五個一塊兒出錢把咱爸咱媽、咱爺爺的墳好好的拾掇一下,雖然錢不是很多,可這事兒必須得當面説清楚了,所以我才和大哥跑這一趟,畢竟這些事兒還是當面説比較好!”老爸抓起一香煙,點燃之後了一口,説道:“大哥、二哥,我倆姐姐今個兒沒來,您倆對於咱爸咱媽還有咱爺爺的墳是怎麼想的?您們打算怎麼修葺?想搞成一個什麼樣子的?”大爺又了一口老煙鍋,然後説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很好的想法,這兩年隨着水庫那邊來觀光的人越來越多,咱們村裏的子也漸漸好過起來,村裏老百姓口袋裏多少也有點餘富了,因此其他人都想趁着這個遷墳的機會,好好的拾掇一下祖宗們的墳。六爺爺的意思是想各家湊份子,修一個大園子,外面圍起來,園子門口立個門樓,這麼一算下來,得需要好幾萬塊錢,現在村裏老李家一共有七十多户,算起來每家得拿六百塊錢。不過這事兒還沒有最終定下來,畢竟有的人家不願意掏這個錢。”李想看了看老爸老媽,在看到老爸微微點頭之後,李想立刻説道:“大爺,二大爺,趕明兒個您二老回去之後,和我六老爺爺説,這修祖墳園子的事兒呢,我爸這邊出十萬塊,至於其他人咱就不管了!至於我老爺爺、老還有我爺爺的墳,我爸再拿出十萬塊來,怎麼好,咱們怎麼修,咱們就撿着最好的用,一水兒的全是漢白玉的怎麼樣?不夠的話我爸這邊全聽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