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為秋天無雨,冬天一定有雪,可冬天卻遲遲未來。終於來了之後,又是一個幹寒的酷冬。大旱一直無休止地持續到下年的麥天。這時節,終於有了雲雨,時彌時散,反覆半月之久,才算落下雨來。沉昏的天氣,如光樣罩了耙耬山脈四十五天。雨水鋪天蓋地,下得滿世界洪水濤濤。苦熬至雨過天晴以後,又到了種秋的季節。山樑上開始有人從世界外邊走回來,挑着鋪蓋、碗筷,手裏扯着長了一歲的孩娃。夜晚,踏着月光,那腳步聲半青半白,時斷時續。到了白天,山樑上便人
滾滾,拉車聲,挑擔聲,説話聲,望着山脈上偶有的青草、綠樹的紅驚白乍的哎喲聲,像河
一樣在梁道上滾動着。
緊隨而來的是種秋。這季節逃難回來的村人們,噼啪一個冷噤,猛地發現各家各户都沒有秋種子。整個耙耬山脈方圓幾百裏都沒有秋種子。
忽然間有人想起了先爺。想起一年前先爺為了一棵綠的玉蜀黍苗留在了山脈上。於是,村人都朝八里半外先爺家的田地走過去,就都老遠看見那一畝幾分地裏,有孤零零一架棚子。到那棚架下,就又都看見凡先爺鋤過的田裏,草盛得和種的一樣,厚極的一層綠
裏,散發着純藍的青稞味和淡黃淺白的腥鮮味c聽到了滿山禿荒中這草味叮咚
動的聲響,如靜夜中傳來的河水聲。在這綠草中,村人們最先看到的是一株去年都已
枯的玉蜀黍棵,它的頂已經摺了,如小樹一樣的稈子,半歪半斜在兩領葦蓆旁,那佈滿黴點的玉蜀黍葉子,有的落在草地上,有的仍在長着,如濕過又幹的紙樣貼在稈上。有一個和洗衣
槌一樣大小的玉蜀黍穗兒.倒掛在玉蜀黍稈上,沉穩地在隨風擺動。焦乾的黑
的穗纓,被手一碰,就花謝樣斷落在了草間。村人們把這穗玉蜀黍掰了,迅速剝下穗兒上的幹皮,發現這
碩大的玉蜀黍穗兒,
如小腿,長如胳膊,共長了三十七行玉蜀黍。而這三十七行中,只有七粒指甲殼般大小、玉粒一般透亮的玉蜀黍子,其餘都是半灰半黃、沒有長成就乾癟如瘦豆子樣的玉蜀黍子。
這七粒玉蜀黍子,星星點點地布在一片灰的乾癟裏,像黑
.的夜空中,僅有的七顆藍瑩瑩的星。村人們望着這
只有七粒玉蜀黍的穗,默默地站在棚架下,目光四處搜尋,便看見那大缸上的葦蓆被風吹到了溝邊的鍋灶旁。水缸裏沒有一滴水,有很厚一層土。水缸下
的一
細竹,已經裂下許多縫。在水缸的東邊上,扔有幾個碗和勺。碗勺的上邊,是掛在棚架柱上的一
鞭子和一杆秤。在水缸的西南五尺遠,緊貼玉蜀黍棵的草地上,有一堆草地,凸凸凹凹高出地面來,又有一片草陷下地面去,正顯出尺半寬、五尺長,三尺深的一條槽坑樣。在那槽坑最頭的深草中,卧了一隻狗,枯瘦嶙嶙的皮
上,有許多被蟲蛀的
;頭上的兩眼井窩,烏黑而又幽深。它的整個身子,都被太陽曬乾了,村人們只輕輕一腳,就把它踢到了槽坑外,像踢飛一捆乾草。狗被踢了出去,槽坑噹啷一下顯出了它棺材樣的墓坑形,村人心裏嘩啦一響,便都明白了這是先爺的墓,先爺就埋在這條槽坑裏。為了把先爺移到老墳去,村人們把這條墓坑挖開了,第一鍁下去就聽到青白
的咯咯嘣嘣聲,彷彿挖到了盤
錯節一樣兒。小心翼翼地拔了坑裏的草,把虛土翻出來,每個村人眼前嘭的一下,看見先爺的褲衩兒已經無影無跡,成了一層薄土。他整個身子,腐爛得零零碎碎,各個骨節已經
開。有一股刺鼻的白
氣息,煙霧樣騰空升起。先爺躺在墓裏,有一隻胳膊伸在那棵玉蜀黍的正下,其餘身子,都擠靠在玉蜀黍這邊,渾身的蛀
,星羅棋佈,密密麻麻,比那盲狗身上的蛀
多出幾成。那棵玉蜀黍棵的每一
鬚,都如藤條一樣,絲絲連連,呈出粉紅的顏
,全都從蛀
中長紮在先爺的
膛上、大腿上、手腕上和肚子上。有幾
如筷子的紅
,穿過先爺身上的腐
,紮在了先爺白花花的頭骨、肋骨、腿骨和手骨上。有幾
紅白的
,從先爺的眼中扎進去,從先爺的後腦殼中長出來,深深地抓着墓底的硬土層。先爺身上的每一節骨頭,每一塊腐
,都被網一樣的玉蜀黍
鬚網串在一起,通連到那棵玉蜀黍稈上去。這也才看見,那棵斷頂的玉蜀黍稈下,還有兩節稈兒,在過了一冬一夏之後,仍微微泛着水潤潤的青
,還活在來年的這個季節裏。
想了想,就又把先爺原地葬下了。把乾草似的狗並着先爺埋在了那條墓槽裏。新土的氣息,在這面坡地漫下了淺淺一層温暖的腐白。埋至最後,要走時有人在棚架牀的枕下,發現一本被雨淋過的萬年曆。有人在草地上撿到一枚銅錢,銅錢上生滿了古味的綠鏽。把那綠鏽糙糙抹去,發現銅錢的這邊;是有字的澀面,銅錢的那邊,也是有字的澀面。沒人見過兩邊都有字樣的銅錢,村人們傳看了一遍,就又把它扔了。
光明亮,銅錢在半空碰斷了一杆又一杆的光芒,發出了當噹啷啷一朵朵紅
花瓣的聲音,落在田地,又滾到溝裏去了。
人們把那本萬年曆拿了回去。
子就這麼一
走來,到了再不能拖延種秋的時季,耙耬山脈的村人,吃完了帶回的討食,終是尋不到秋天的玉蜀黍種子,三村五鄰的人們,又開始結隊
水般朝世界外面湧去逃荒。也僅僅不足半月光陰,數百里的耙耬山脈,便又茫茫地空蕩下來,安靜得能聽到
光相撞、月光落地的輕脆響音了。
最終留下的,是這個村落中七户人家的七個男子,他們年輕、強壯、有氣力,在七道山樑上搭下了七個棚架子,在七塊互不相鄰的褐土地上,頂着無休無止酷鋭的
光,種出了七棵
綠如油的玉蜀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