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方法進行火藥成分的改革。這就跟中國古代煉丹家搞出了火藥一個質。
其次是,他們並非在“在一個月研究出跨世紀的成果”。
我不知道你們對“跨世紀”是怎麼一個定義,在我看來歷史上從未——或者説很少——有什麼真正突然出現的跨世紀的事物。所有在後來者眼中的“跨世紀”其實都是經過漫長的發展醖釀而來的。
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有這麼一個刻板的印象,一提到火藥就下意識地覺得它是中世紀末出現結束那個時代的,在此之前它並未出現在中世紀的舞台上。一提到心説就認為是哥白尼那個時期產生的。
其實心説的概念由來已久,歷史上天體運行觀念也絕非僅僅只有單一的地心説,這裏推薦一本書《空間簡史》,它介紹了人類空間觀念發展的整個脈絡。歷史上,古希臘人阿里斯塔克的學者就已經提出了
心説。此後關於
心説的討論就一直存在,在近一些的時候15世紀拉丁裔學者重新思考了
心説。1401年出生於德國的學者庫斯在當時就重新提出了
心説。而在此之後,16世紀哥白尼開始潛心研究完成他的《天體運行論》。
而當時教會對心説的態度也並非慣常認為的那樣……哥白尼甚至將自己的作品呈現給了教皇保羅三世,伽利略的反對者紅衣主教對他的著作進行了鑑定後認為沒有任何異端思想。1543年,哥白尼去世後這部著作得到了出版。
看到了嗎?
偉大的事物背後不止一兩個人的功勞,只是我們只記住了那麼幾個人而已。
讓我們將視角拉回到瘋人院的科學家們身上。
我自己不喜歡那種毫無背景便一下子創作出來火槍,炮彈,而在此之前人們毫無發現的情節……那往往帶着一種後來者的先入為主和時代傲慢(我前面就已經寫過國王親自觀察當時的戰爭就是為了避免自己犯後來者的傲慢)。
我不喜歡那樣,自然更不會那麼寫。
以化學家兄弟為例,讓我稍作一些解釋。他們的研究成果並非跨世紀跨時代的,而是在那個背景下,已經到了那個臨門一腳的時刻。我在上一章中就介紹了一下當時的羅格朗火藥運用背景就是為了不讓你們產生成就是突飛猛進的覺。
來看看中世紀的火藥革命歷史。
歐洲的火藥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在公元678年拜占庭就已經使用了“希臘火”雖然希臘火未能傳,但已經可以説明歐洲採用火藥的歷史比我們慣常認識的更悠久。不過真正開始普遍使用是到十三十四世紀。1255年以後火藥傳入伊斯蘭國家,1290年伊斯蘭教教徒圍攻亞加就使用了火藥拋石機。
火藥革命在14世紀15世紀進行着,歐洲人絕非到了中世紀末期才注意到了火藥可能帶來的強大,從14世紀起歐洲出現了許多硝石生產所,這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硝石比例較高的火藥從而提高爆炸力——看到了嗎?技術的改進從很早就在進行。
為了提高火藥的威力,那時候人們就已經嘗試了種種辦法,瘋人院中化學家的嘗試就是15世紀時期人們的普遍嘗試之一。顆粒狀火藥是技術改革的一部分,而它在15世紀20年代後逐漸被人們使用。在每一樣變革之中,人們都會採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是正確的辦法並不能一出現就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充分利用。很多都會被其餘的錯誤方法淹沒然後等待時間過去才被人們發現。
顆粒狀火藥雖然是正確的方向,但也是經過時間才被人們選擇接受的。接受的時間不等同於出現的時間,瘋人科學院的化學家們他們就是在這樣一個正在進行各種嘗試的時間點並嘗試到了正確的方法,而作為後來者的國王能夠肯定這個方法。
他們嘗試對了且幸運地得到了肯定,僅此而已。
遠遠談不上什麼跨時代。
如果沒有對這些歷史的瞭解,對火藥僅侷限於它轟開了城堡大門結束了中世紀,這麼一個印象的確很容易產生他們“一個月研究出了跨世紀成果”這麼一個印象……
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甚至稱不上跨時代成果,只是提高了火藥威力,但是這種提高也是有限的——這就是為什麼會説國王要選擇與白金漢公爵一起親眼目睹火藥的威力如何。真正要完成一整個火藥革命還有無數問題必需解決,硝石的價格,製作的工序,如何具體利用等等。
否則國王為何還要組建他的常備軍呢?有了長槍大炮不就可以一路橫衝直殺過去了嗎?
——因為整個變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與時間。
當然,我也可以隨便寫寫國王三天擁有火藥一年可以完成炮火洗地的戰爭模式。
但那還是我想要的羅格朗世界嗎?不是的。
其他人的成就也都是如此,他們正在時代的之中,做出他們的選擇。
最後,什麼是所謂的跨世紀與突破時代呢?
以我作為歷史系學生的觀點來看,那就是一系列漫長的努力,在適合的時機背景得到關鍵的發展。它永遠不會憑空得來。後人記住的,是那最出名的幾個人物,但在他們背後是更多人的影子。
黑暗的中世紀並非全然黑暗,時間的長河裏總有無數的智慧火光在閃爍着,沒有什麼是突然崛起突然撕裂時代的,有的只是一步一步努力而來的最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