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女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番外篇·女俠2022年9月3本篇開始之前待一下第二篇的結局,其實第二篇已經埋下伏筆,秦老和緒風一行人安置好瑗娘後又返回援救長歌,他們通過密道潛入㮶州城涉爾的行轅,這行轅原本就是刺史府,秦老他們十分悉府內環境,趁夜殺死看守長歌的衞兵,救出了女英雄李長歌。

之後他們一行人出城後策馬奔向南方。

阿詩勒涉爾聞之消息後,親自率領一隊騎兵出城追趕。

秦老為了引開涉爾的追兵,便與長歌分道揚鑣,一路由秦老緒風率領向東前進,另一路由李長歌率領繼續向南。

狡猾的涉爾察覺後,也兵分兩路,一路由他率領,另一路由統領雷蒙率領,兩路同時追擊。

追擊長歌這一路的正是雷蒙,在雷蒙的緊緊追趕下,已經迫近了長歌一行人,跟隨長歌的幾名護衞為掩護她先走,他們調轉馬頭朝着雷蒙的騎兵殺去,但終究寡不敵眾,沒多大工夫全部死於亂刃之下。

雷蒙帶人殺了那幾名護衞,繼續追來。

此刻連夜趕路的李長歌已是身心俱疲,再也支撐不住虛弱的身體,摔落馬下昏死過去。

就在危急時刻,突然出現一位中原穿着的劍客,他身手不凡,一出手便將十幾名騎兵擊倒,雷蒙也受傷墜馬,雷蒙忍痛負傷上馬逃走。

(此處不是我亂編,這裏都是原作的情節)等長歌醒來,是在一輛驢車上,車上有一位年邁道長正在幫她療傷,這道長正是孫思邈真人,隨行的劍客名叫司徒郎朗。

他們二人四處雲遊,現在正要往洛陽的雲觀而去。

在孫真人的提議下,李長歌與他們同行前往洛陽,之後的情節敬請關注第四篇。

唐朝時期因奴隸買賣的利潤十分巨大,所以當時的一些地方官吏,受巨大利益驅使,就會做出良為奴的不法行為,將當地窮苦百姓,用盡各種手段,活生生迫為奴隸,並將其帶到人口市場上進行販賣,從中謀取鉅額暴利,甚至逐漸演變為一種民俗,當地官員為了謀取暴利,甚至勾結村霸豪紳,私自擄掠良人兒女為奴,一度為民所怨。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見良為奴導致民怨沸騰,即出台相關政策,針對「良為奴」的犯罪行為予以嚴懲。

具體的做法是,下達敕令,即法令,命長吏,即高級別縣官,嚴抓轄地內的私掠奴隸惡行,一旦查出奴隸是遭到擄掠的良人,便立即按律予以還家,若還有人膽敢私掠良民為奴,則依法嚴懲,罪大惡極者一律斬首示眾,財產充公。

本篇正文如下:一輛馬車行駛在登州郊城外的小路上,那是一輛兩匹馬拉的大車,大車樣子也十分奇怪,方方正正的,就好像是具棺材,門窗關得緊緊的,也瞧不出裏面有什麼。

坐在馬車前方的兩個人,一個坐在馬車上的車伕,另一個卻是條黑凜凜的大漢。

這大漢手裏提着條一丈多長的鞭子,反穿着老羊皮背心,出一身比鐵還黑、還結實的肌膚。

這兩人看上去既不像強盜土匪,也不像買賣人,也不像保鏢的。

「老李,再快點,天黑前要趕到港灣!」那黑大漢催到。

「這已經是最快的了,天黑前肯定能到。」叫老李的答道。

「還是要快一點,被官府抓到不是鬧着玩的,只要車上的貨一旦上了船,我們就不用提心吊膽了。」這裏説明一下,這兩人都是奴隸販子,那黑大漢叫黑霸天,另一個是他的同夥李強。

馬車從外面看上去像個棺材,車廂裏的地方才大。

他們所趕的這輛馬車裏關了十幾名年輕女奴,此刻在這些女奴中有一名全身赤的女子,這女子美豔,身材也是魔鬼一般的。

又走了幾里,他們看到前面突然煙塵大作,到地面有些振顫。

「不好!」多年的經驗告訴黑霸天這是官府的騎兵隊來了,「難道這麼倒楣?我特意找了這條人跡罕至的小路,竟然還碰到巡邏的騎兵?」不過這一帶地處偏僻,如果領兵的可以通融一下,給些銀兩也許就能打發了,滿懷着忐忑的心情,黑霸天終於看到了那隊人馬的旗號,應該是當地的府兵,只能賭一賭了,二十幾個騎兵飛速而至,把這輛馬車圍了起來,隊長出馬問道:「你等何人,為何在此出現?」黑霸天陪着笑躬身走到隊長馬前,行了大禮,説道:「小的是行商做買賣,運些藥材到港灣的船上。」黑霸天一邊説着一邊遞過一錠銀子。

隊長推開銀子,笑道:「既然車上是藥材,打開車門讓我們檢查一下。」黑霸天見事不妙,跳車想逃走,可是他們已經被包圍,怎麼逃得了,幾個士兵上前將他和李強五花大綁起來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你們兩個小子就是奴隸販子,車上就是被你們綁來的良家婦女。」隊長喝道,「把車門打開!」有士兵上前用刀砍斷門鎖,開門看過後道:「隊長,這車裏果然有好多女人呢!」隊長對二人怒目而視道:「把她們都放出來,然後把這兩個奴隸販子裝進去押回大營。」黑霸天知道這次是在劫難逃了,只好一個勁地磕頭求饒,但是隊長卻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下令把女奴們都釋放了,就地把黑霸天隨身攜帶的錢分一部分給她們。

女奴們一個個的被拉出來,然後準備把奴隸販子押進去,可是士兵們發現籠子角落裏面還有一個赤身體的女奴蜷縮成一團。

「畢竟是婦道人家,光着出來不好,去給她找件衣服。」隊長説道,然後兩個士兵拿着衣服走進了裏面黑漆漆的車廂,為了保持那女奴的清白,他們兩個還特意閉着眼摸了進去,但是很久都沒看到人再出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