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豈不是更好.jpg楚懷瑾點了點頭,“好呀。只是我騎術不佳,只能慢慢遛馬。”

“無妨,我今也不過是想來出城散心,先前偶遇了十一殿下,就被他邀着一起過來了。”温庭遠説着,向楚懷瑾伸出了手,“我扶殿下上馬。”楚懷瑾剛要去搭温庭遠的手,就忽然被人從身後抱住了肢,一下子將他舉到了馬上。

231不知從何時起,被楚懷洲纏着問東問西的那位,已經把注意力轉到了他們這邊來。

封晏舟直接將楚懷瑾抱上了馬,一邊撫了撫雪娥的頭,一邊看向温庭遠,“温四公子願意陪着懷瑾解悶,倒是有心了。只是我這馬兒子不夠好,萬一失控,你怕是制不住它的。”楚懷瑾:等等,不是説雪娥情温順嗎,都要靠風堯幫它出頭的嗎???

這年頭,不僅人設,連馬設都能説崩就崩?!

232“封王爺。”温庭遠向封晏舟一作揖,恭敬地説道:“庭遠思慮不周,還請王爺見諒。”

“温四公子言重了。”封晏舟擺了擺手,帶着幾分讚許的語氣説道:“本王聽聞了你前在博雅文會上的雄論。温家不愧是鴻儒世家、家學淵源,四公子不過束髮之年,就對賦税有如此高深的見解。”温庭遠出了苦笑,“王爺莫要打趣庭遠了。我那只是些悖言亂辭的空談,在文會上可是被幾位大儒詰問得啞口無言,就連我父兄都斥我是謬論連篇。”

“不過是四公子尚且年少,不如那羣老頭兒會詭辯罷了。”封晏舟大笑了一聲,又正鼓勵他,“依本王看,你提出的賦税改革之法雖有欠缺,卻讓人耳目一新,若能加以修改完善,定是治國的良策。”封晏舟頓了頓,對着目不轉睛地看着他的温庭遠,又説道:“四公子如今年方十六,何必急於這一時。若給你十年時間來修繕你那改革之法,到時再有有識之士在朝中為你奔走、推動,這丁畝制度必會成為我大寧國的昌隆之策,而四公子也註定會是青史留名的治世棟樑。”温庭遠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有些不敢相信地向封晏舟確認道:“封王爺當真如此看待庭遠的賦税之法?”這位封王爺他不但真這麼想,他恐怕還要成為十年之後的那個“有識之士”呢!

楚懷瑾想起在前世安盛六年的時候,這兩個人聯手推行攤丁入畝制度時的腥風血雨,距今可不是將近十年嘛。

封大攝政王可不像是某些創業公司的老闆一樣,幹在招人的時候給應聘者狂畫餅,人騙到了就沒了聲息;人家上一次,是真把大餅給做出來了。

233楚少帝活着的時候曾無數次想過,温狐媚子一個好好的禮部尚書家嫡子不做,在亂世將至的時候離家出走,跟着封晏舟去了南郡……

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也一定是“愛過”。

但現在看來,這倆倒像是上演了一出千里馬與伯樂,更準確地説,應該是奇貨可居的戲碼。

要知道,少年人是最容易被理想所煽動的。

前世封晏舟比現在要晚入京一年,温庭遠尚且死心塌地追隨了他一輩子;這一世的“温異人”不過十六歲就遇到了“封不韋”,那恐怕是更要狼狽為……額,不對,是共襄大業。

有幸圍觀了這個堪稱歷史轉折點的重要會面,楚大少一邊吃着瓜,一邊在心中頻頻點頭。

温庭遠那個税改制度,他在現代社會的史料裏見過一些類似的記載,的確是條治國的良策。

若最後是楚懷宸一統天下,那就算是不管封晏舟的死活,温庭遠他也必須要救下來。

在古代,這種能搞税改、提高人民生產積極與生產力的人才,可太稀缺了!

234楚懷洲顯然是將封晏舟與温庭遠的對話也聽得一清二楚,他下了馬,對温庭遠説道:“可惜前我沒有去博雅文會,否則定會出聲支持温四哥的。不過……”楚懷洲嘆息了一聲,才繼續説:“我三皇兄,太子殿下乃是最為謹慎保守之人,若想要推動賦税變革,只怕,這位明之君會是最大的阻力。”這位皇貴妃所生的十一皇子雖然比楚白菜小上一歲,但卻比他還略微高出一點。

若不是楚懷洲臉上還帶着些許病態的蒼白,人也比初推楚懷瑾下冰湖時要消瘦了許多,只怕任誰看了都會錯認這兩兄弟誰更年長一些。

何況,若不是楚懷瑾是重生而來,單當初那個啥也不懂的小白菜,真論心理年齡,他還真沒這個金枝玉葉的十一弟成

楚懷瑾覺楚懷洲的話裏有話,再看看眼前這三個前世的“攝政王黨”要聚在一起開會的架勢,他個一隻腳踏在東宮門裏的牆頭草,還是不聽為妙。

溜了,溜了。

235“封皇叔、十一弟、温……温四哥”,楚懷瑾看着馬下的三個人,“你們聊着吧,我先讓封皇叔府上的侍衞陪我跑幾圈馬。”他説完,正要握住繮繩驅馬離開,卻封晏舟止住。

“此地風大,十一殿下又尚在病中,還是莫要在外多停留,以免加重了病情。”封晏舟説完,看了一眼陪同楚懷洲而來的兩名宮中侍衞,又對身後的高壯親衞吩咐道:“魏宏,你帶人護送十一殿下回宮。”封晏舟這結束會談、送客的意思很明顯,楚懷洲雖然不樂意,但還是撅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