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鎮南王比他父王闊綽大方,在今年的貢品裏額外加了不少南郡特產,分到宮裏的荔枝也比往年多很多。”封晏舟那廝闊綽是真的,但大方嘛……

楚大少表示你這準二五仔一定是在逗我!

23玉蟬不等楚懷瑾開口反駁,就又繼續説道:“姑姑説,東宮那邊得了一大簍的荔枝,太子殿下便讓人分出來一些給殿下和其他幾位皇子……”這下,楚懷瑾的疑慮總算是消退了。

他就説封晏舟就算再怎麼忽然轉變大方,把整個南郡的紅頂雪都運進王都,那羣吃拿卡扣慣了的大太監和嬤嬤們也不可能給他這麼一大籃子。

原來是他那個身為太子的三皇兄在做好人好事。

這倒是合情合理、符合邏輯了。

24楚懷瑾前世對這位大他十歲的太子哥哥,印象一直都很好,畢竟這位太子楚懷宸是他所有兄弟姐妹裏,唯一一個對他還算有些許看顧的人。

何況,這位皇后所出的寧威帝嫡長子素來有賢名,可以説“仁義禮智信、恭良温儉讓”這十個傳統美德,他是樣樣都佔全了,與某攝政王簡直是截然相反的兩類人。

不過,以前楚懷瑾偶爾提起楚懷宸的時候,封晏舟都是一臉不能苟同地説這位前太子殿下就是個偽君子、假道學的。

戀愛腦又沒主見的楚少帝在別的事上往往都奉封晏舟的話為圭皋,唯有在楚懷宸身上,他曾經不止一次偷偷懷疑過,封晏舟這是在嫉妒他皇兄能在青史上萬古芳,而他這位攝政王就算做得再好,身後恐怕也只會是譭譽參半了。

楚懷宸這位前太子殿下,封大攝政王是真的比不了。

畢竟人家可是有三好:仁慈、愛民、死得早。

這可能是世間絕大多數御史言官眼中,最佳君王的標配了。

25對,在上一世,楚懷宸是死得真早,寧威帝前腳馬上風駕崩,他後腳就急症發作也走了,簡直跟趕着去給他們的父皇殉葬一樣。

楚懷宸這死的時間湊巧,不過卻沒有太多人懷疑過他的死因。畢竟這位三皇子自從因為觸怒先皇而被廢了太子之位以後,身體就一不如一,到最後完全是用虎狼之藥吊着一口氣,啥時候死了都不稀奇。

楚大少一邊吃着又水又甜的紅頂雪荔枝,一邊想着楚懷宸的事,等玉蟬剝得那盤子荔枝都吃完了,他也下定了決心。

別的不説,就當是承了這籃子荔枝的情,對這位太子哥哥,他要試着勸上一勸。

26勸啥?

勸他對他們父皇的騷作一概閉嘴驚豔、安靜如雞、別老瞎唄。

27楚懷瑾還是楚少帝的時候,對從宣武二十一年他爹在死前兩年廢了太子,到安盛元年他自己被推上皇位的這四年多里發生的事,其實是非常糊塗的。

等他做了楚大少,雖然發覺大寧朝和他穿越的現代好像是在兩個平行時空,他們楚家本沒有出現在歷史課本和野史雜談裏,但他好歹也是看過《康x大帝》《雍x王朝》的人了,對當年的事也能猜想出個一二。

總的來説,廢太子的悲劇,其實就是父老子壯引起的信任危機。

本來他爹上位的經歷就跟唐太宗差不多,是個能父、殺兄的主,結果他這個三皇兄不但因為仁愛的賢名在民間頗有聲望,還整天喜歡跟言官站在同一戰線,按着“聖賢書”的標準對着他父皇指手畫腳、瞎

你説,你要是寧威帝,有這麼個糟心兒子,你會樂意把江山給他?

28楚懷瑾代入了他父皇的角度想了想,覺他是不樂意的。

但他畢竟不是那位殺伐決斷的現任九五至尊,他現在只是一顆冷宮裏的小白菜,剛能吃飽穿暖的那種。

要是楚懷宸能不被廢除太子之位,那在之後驟然山陵崩時,這家國也不會風雨飄搖了整整兩年,直到封晏舟揮師北上才得以恢復太平。

而他自己,也不會隨着城頭變幻大王旗而擔驚受怕,唯恐下一個佔據了皇城的兄長會要了他的命。

當然楚懷瑾也曾經想過,萬一他三皇兄這太子當的太順當了,最後乾脆名正言順地繼承了大統,沒他自己什麼事了該怎麼辦?

然後,曾經的楚少帝覺得……

這豈不是更好.jpg29就寧國這種封建王朝的科技生產力和文明程度,就算他能威加四海了,不也吃不上個火鍋(沒有辣椒)、喝不上個可樂、玩不上個手機嘛!

你覺得做一個權勢滔天的攝政王手下的傀儡皇帝,和做一個仁義孝悌的親哥哥手下的閒散王爺,哪個看起來更好?

反正楚懷瑾覺得是個正常人都會選後者。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楚懷瑾不太清楚,就他繼位後安盛年間的那些內憂外患,他這位太子哥哥能不能搞得定。

那啥,雖然楚大少不太願意承認,但是封晏舟這廝作為攝政王,那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業務能力還是非常過關的。

而楚懷宸死得太早還沒來得及表現,所以他就不清楚了。

不過楚懷瑾也不是很擔心這些問題,畢竟目前距上一世太子被廢只剩下一年的時間,離他父皇駕崩也不過三年,他這顆小白菜就算奮力地扇動小翅膀,也未必能扇出多大的蝴蝶效應來。

所以為了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楚大少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