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6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好天兒,姚園約了已是一品誥命夫人的凌嬤嬤和成為姚園貼身侍衞的劉四娘一同到映柳湖賞玩。

換了輕便的裝,在凌嬤嬤的再三嘮叨下多穿了一件木蘭青雙秀錦緞披風,三人有説有笑地朝映柳湖奔去了。

映柳湖位於北宮偏側,湖泊不大,湖邊柳樹成蔭,一片青翠,柳條風擺動,猶如仙子甩着水袖,飄渺優美。更奇特的是柳中湖,湖中柳的景象,若是暮時節,柳絮輕揚,瀰漫湖中,那柳湖晴雪的奇觀更是引得眾人駐足觀賞了。

“映柳湖果然是個好地方!”姚園讚歎,探進手,更讓人驚喜的是湖水温熱,既是隆冬也不結冰。聽宮人説,映柳湖有暖泉一眼,水温終年温熱。為此,古人還做了一首詩頌讚它:滿目晴光映野塘,何來白雪遍空揚。

紛紛玉屑隨空舞,片片銀光繞岸狂。

月下沾衣凝濕,風前撲面不覺涼。

柳湖饒有西湖趣,惹得騷人興自長。

詩中景情融,有靜有動,把柳湖晴雪描繪的漓盡致,可惜現在是初,不得一飽眼福。

“咦?那是誰?”湖心亭有一宮裝女子端坐於內,旁有兩個隨侍小丫頭,雖然距離遠,有些模糊,但人影還是看的真切。姚園皇后一職雖然擔得虛浮,但一應職責皆是盡力。宮中各殿也記於心,雖然未必記清楚所有的路,但一應用處也是格外上心。宮中如今沒有嬪妃,宮中西側的五座宮殿居住的都是先帝的妃嬪,對此,姚園已經一個個拜訪過了,就是級別最低的貴人也吩咐奴才好生伺候着,生活用品都讓內務府小心地供着,並不曾虧待一絲一毫,所以,宮中諸人,姚園瞭若指掌。先帝太妃,除了跟着兒子去宮外的,宮內的要麼是沒有子嗣,要麼是隻有公主,身份地位很是尷尬,從來不輕易走動,以免徒增麻煩,為家族惹是非。除了皇貴太妃趙氏身份頗高,她的父親和兄弟皆是皇帝的心腹,故極受皇上敬重,可以任意走動,別的,沒聽誰説,有那個太妃喜歡去湖心亭啊?

凌嬤嬤也好奇,趕緊派了一個小太監打聽去了。不過一盅茶的時間,小太監帶來了詳細的資料:“回娘娘,那是淳太嬪祿氏,她的父親祿光敖,居三品詹事府詹事,專管皇后、太子家族之事。淳太嬪是邵康三十一年入的宮,入宮時十六歲,而今也不過二十三歲。先帝駕鶴後,以尊聖意遷入永安宮,淳太嬪子靜,不善言辭,很少與其他太妃、太嬪走動。娘娘封后大禮的第三天曾遍請太妃、太嬪等先皇嬪妃,那正趕上淳太嬪身子不,故沒有參加,所以娘娘沒認出來也是正常的。”小太監思路清晰,口齒伶俐,舉止恭敬,眼神坦蕩,忍不住讓姚園多看了他幾眼:“你叫什麼名字?”小太監趕緊回道:“奴才寧潤青,是映柳湖的灑掃太監,大家都叫我小寧子。”姚園因悉明朝歷史,對太監一向不重用,小寧子做事利索,人也機靈,倒是頗合她的口味,讓她打破了對太監的偏見:“本宮看你還算伶俐,別在映柳湖灑掃了,到昭明宮做個掌事太監吧。以後恪守本分,謹守職責。切記,本宮最忌下人矇騙主子,欺負下人,為非作歹。”寧潤青沒想到皇后娘娘能看上毫不起眼的他,一時難以相信,連謝恩都忘了,直到身邊的一個小宮女提醒了他,才驚醒過來,匍匐在地高聲謝恩:“謝皇后娘娘,奴才定安守本分,忠於職守,為娘娘肝腦塗地。”姚園不喜歡別人阿諛奉承,輕輕點點頭:“你明白就好。命人撐只船來,本宮要去湖心亭。”

“是,奴才這就去辦!”水盪漾,小船劃開漿,不一會兒便漂上了岸。姚園命眾人在邊上等着,只帶了凌嬤嬤和劉四娘上了去。淳太嬪背對着姚園,撫摸着琴絃,嘆道:“琴再好,知音少,又彈給誰聽呢?”一旁的宮女要行禮,姚園忙止住,靜靜地坐在石欄上。淳太嬪輕輕撥,清音婉轉。

情意綿綿,心有相思弦。

玉指纖纖,衷曲訴牽念。

向來良宵短,空恨青絲長。

青絲長,復牽盼,坐看水中天。

詞中情意綿綿,哀悽婉切,道不盡的滿腔相思,訴不完的心切連連。姚園同身受。幾年前,她也曾倍償相思哭,沉浸在落花有意水無情的無奈中不可自拔。恍然,三載如一秋,獨自悲傷的子早已拋卻雲霄,可那種得不嘗的滋味卻難以揮去。

“太嬪琴聲繞林,緩緩淌,猶如山泉從幽谷蜿蜒而來,其意切悽惻,讓人聽而忘塵。”淳太嬪聞言,漸漸轉過身來,優雅從容:“皇后娘娘!”姚園忙站起身,微微側身,受了半禮:“淳太嬪乃是長輩,按説不用行禮,且坐吧。”淳太嬪笑道:“皇后娘娘也喜歡映柳湖嗎?”

“映柳湖青翠飛揚,初時節,綠新發,湖水欣榮,水波盪漾,是一處絕佳的妙景。恰好今天陽光明媚,風和麗,本宮雖然憊懶,也不願負了良辰美景。”姚園一臉笑意,眉眼彎彎,顯然是真喜歡才來的。

淳太嬪有些驚訝,歷代皇后皆以賢德為主,鮮少這樣明朗的女子,不由得欣賞起來:“皇后娘娘忙於宮中事務,難得有時間轉轉,倒是好事。嬪妾獨居永安宮,尚且掐着時間做事,何況您是後宮之主,更是難得。”姚園笑道:“太嬪説笑了。後宮清靜,只西五宮住着幾位太嬪,吃穿身為節儉,本宮很是省心。”淳太嬪笑了:“説到後宮,嬪妾倒想起一件事。”

“太嬪請講!”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