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2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前的聖誕晚會,她覺得自己已經很出風頭了,但放在整個學校來看,又算不得什麼。清大太大了,除了本學院的學生和那些天天掛在網上,第一時間看到視頻的人之外,大部分人並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
校級的活動就不一樣了,宣傳力度更大,受到的關注也成倍增加,走在校園裏隨便拉一個人,都知道“美院有個跳飛天姑娘”。
到這時候,明面上的追求者反倒少了。
因為她所處的層次,已經自動刷掉了一批夠不到這個高度的人,讓他們望而生畏,主動退卻。
但是對藍姍來説是好事,走在路上認識她的人變多了,但也只是多看幾眼,議論幾句“這就是那個藍姍”,並不會圍上來打擾她。
而隨着元旦晚會落幕,期末考試也正式來臨,對學生們一個學期的成果進行檢驗。
在這樣的壓力下,很難分出力去關注其他人和其他事,哪怕藍姍再紅,在考試面前,也只能讓步。
從表面上看,藍姍的生活漸漸恢復了之前的平靜。除了跟聶雨欣的關係因為意外而有所推進之外,其他的沒有任何變化。但事實上,現在宿舍裏的火藥味已經越來越重。
暗地裏的小動作被發現,鞠彩很清楚,她跟藍姍之間可能連表面的和平都難以維持,索也就不再掩飾了。
尤其是藍姍在舞台上大放光彩,更是讓她恨得牙癢。她選擇地認為,藍姍是頂替了自己,才得到這樣的機會,卻不去想就算她登了台也未必會有這樣的反響,只固執地認為是藍姍奪走了她的機會。
久而久之,連她自己都相信了這個無懈可擊的邏輯,再無法掩飾內心的嫉妒和憤恨。
不過她這種人,搞事也不敢擺在明面上,只能在背後使一些小手段,所以藍姍一開始什麼都沒發現,正在緊張地準備接下來的考試。等到考試結束,就可以回家了。
北京當然很好,對藍姍來説一切都是新鮮的,但她心裏,卻還是更惦記雨市那個生活幾年如一的小城。
而在她不知道的角落裏,言正在不斷髮酵和擴散,並漸漸衍生出了許多種版本。
等到消息經由各種渠道傳到班級輔導員的耳朵裏,對方找藍姍去談話時,言已經經歷了好幾幾次蜕變,又重新融合成了一個最勁爆最聳人聽聞的版本。
在這個傳聞之中,藍姍家裏其實很窮,本供不起她上學,所以她從上高中時開始就是由有錢人資助。而這個資助人,就是她的男朋友。但説是男朋友,但對方有
有子,所以藍姍實際上是介入別人婚姻的第三者,一個可恥的、被包養的二
。
而她上大學之後,刻意隱瞞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偽裝成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實際上卻是用手段勾着無數男生,讓他們拜倒在她的裙下。
言有鼻子有眼,甚至還有一些能夠對得上的細節,看起來可信度極高。
如果傳言屬實,無疑會給學校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這兩年,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學校不光要重視學生的成績,更要重視他們的品行。真有這樣的事,估計清大會成為反面典型。所以輔導員才約談藍姍,希望瞭解一下情況。
第一次聽説這個故事的藍姍:“……”這麼荒謬的傳言竟然也有人信?
“真不好意思,雖然據説這是我的故事,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還有這麼跌宕起伏的過往呢。”她對着輔導員禮貌微笑,“我希望學校能徹查到底,若是查出了傳播這種不實言的罪魁禍首,請告訴我一聲,我要告對方誹謗!”輔導員也很尷尬,“藍姍同學,你放心,校方當然是相信你的,也已經在着手調查這件事。只是相關情況還是要找你瞭解一下。”這麼短的時間內,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
言醖釀發酵到這個程度,要説後面沒有推手,反正藍姍是不會相信的。
輔導員也不信,但這畢竟是例行公事,出了問題,總要詢問一下。
這一詢問,藍姍才發現,要説對方沒有實證,其實也不確切。只不過那些證據模稜兩可,端看你往哪個方向想罷了。比如,傳言中連她的吃穿用度,平裏多少時間待在宿舍多少時間在外面不知所蹤都説得有板有眼,這些內容成為了她“被包養”的實證。
最重要的是,藍姍確定,如果不是非常悉自己的人,這些細節絕不會那麼清楚。
而在她悉的人之中,對她懷有惡意的,也就那麼一個。
跟輔導員解釋了一番,對方也答應會盡快查清實情,發佈公告,避免更加惡劣的影響。
但在藍姍告辭之前,輔導員又叫住了她,言又止道,“另外,咳咳……學生的天職還是學習,希望同學們能把心思放在這上面,不要太過高調。”這幾年,高校的風氣越來越浮躁,很多外界的東西涌入其中,將學術氛圍攪得一團亂,也引起了校方的重視。適當的放鬆和娛樂是允許的,但像藍姍這麼大的陣仗還是少。雖然這不能由她控制,卻是因她而起,輔導員也就多敲打了一句。
“我參加的是學校組織的晚會活動。”藍姍頓時站住了腳步,回過頭,十分認真地道,“如果學校覺得這些活動不合適,會移了學生的心思,應該將這些東西取締,而不是反過來要求學生不要太高調。我們清大也有法學院,作為最高學府,若還説出‘受害者有罪論’這種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