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説,任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待遙直起身,他才有些懷念般地望着空中的某一點開口:“突然想起來,三年級時和憐、渚去參加地方大賽,你盯着街邊一家店的魚缸看了好久,拉都拉不走。”遙沒料到真琴記得這些小事,他自己早已丟乾淨了,因此他説不出話,也像條傻鯉魚、張嘴又閉上。真琴僅僅是想説這件事似的,沒有等他回答,便湊上來勾着他的食指,向前走去了。

神社內,信徒皆低聲慢語,三五成羣,卻顯得異常清淨。拜殿四方形,漆着正紅,兩側檐角平穩舒展,正面則筆直伸出,宛如神明庇護參拜者,下書牌匾“辨財天尊”四個鎦金漢字。遙覺得有些耳,又想起上次去神社還是盂蘭盆節,便問真琴:“稍微拜一下嗎。”真琴也覺得不差,點了點頭,二人一前一後、逆着人向手水舍走去;神社位於緊挨着汀岸的一座橢圓形小島上,由兩座木製、扶手同樣漆成紅的短橋連接,一座稍寬些,中心略微拱起,盡頭處立兩盞獻燈,壘在如金字塔般搭建的石階上,這才是主入口。

手水舍正對着池中的噴泉。與其説是噴泉,只是噴出傘狀水霧的活水裝置而已。遙抓着竹製長柄勺,眺望着因太陽角度變化而粼粼的池水,將手水舀起,澆灌在手心。天氣並不暖和,沾到水珠的指尖微微刺痛,但遙依舊到舒心極了,石槽裏悠然盪漾的手水倒映着他自己的模樣,周圍掩映樹叢的影子混雜其中,淺水變得幽深,他甚至有了褻瀆的衝動,想放手掌進去攪動。這時,他聽見貼在身旁的真琴輕輕“啊”了一聲。

真琴出恍然大悟的神,旋即轉變為混雜了焦急與不安的表情。在遙看來,簡直是重回小學三年級的第一:真琴為了取室內鞋跑回家、卻在匆忙間把便當盒又落下了,只好站在路邊抓着陪他折返不停的遙的衣角仰着臉大哭,那之前,真琴便一直出這副面孔忍耐。因此,在到驚訝不解前,遙倏然被憐愛與厭煩——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擊中了。

真琴卻不允許他好好消化,胡亂在褲子上抹了手,就推着遙的後背催着説要離開。

遙不明就裏。一直到跨過了木橋,才等來真琴的解釋:“我突然想起來,據説情侶是不可以參拜弁天的,不然會分手。”真琴神平靜地講述着古代信,剛剛那勾起遙幼時回憶的樣子彷彿只是瞬間的錯覺。説到弁天神,遙終於明白為何牌匾上的漢字眼了,原來是七福神之一而已。

見遙沒有回話,真琴又求助權威一般找補:“遙也看到了吧!那本雜誌上有提到,我還特意劃出來了。”

“只是傳説而已,神明不是庇護人類的嗎。”

“因為……因為神明也會嫉妒啊!”——不是,真的較量起來,我大概比弁天女神還擅長這事。

見真琴情緒動起來,卻又一本正經地解釋,生怕自己不相信的樣子,遙再不忍心逗,也沒把自嘲的話説出口,只從兜裏掏出紙巾來揩乾了兩人的手。離開神社數十步後,真琴仍是一副後怕的神,遙便問:“真琴,你喜歡我嗎?”被問到的人正走在遙左前方,聞言愣了愣,尚未開口,便一天內第二次紅了耳朵,接着臉也漲紅了,像個透的小南瓜,悄聲道:“喜歡啊……怎麼了。”真琴的話語幾乎要被秋風刮跑了,於是遙用正常的音量回答:“我也喜歡真琴,所以,我們倆不會分手。”真琴停了一停,接着出古怪的笑來看着遙,那笑容處於高興與禮節的分界線上,與橘真琴這個人極度不匹配,驚得遙的心仿若浮萍漂起來了:我説錯什麼了嗎?他對着陽光觀察陰影中真琴閃着幽暗綠光的雙眸,卻發現其中倒是滿溢温柔寵溺。

果然,真琴又用起那和小孩説話的腔調:“遙真是——什麼都不明白。不過,你像這樣保證,已經讓我很高興。”如果覺得我不懂戀愛的話,就負起責任來教我啊,遙在內心偷偷抱怨。

然而,他亦自知,若説他有什麼對不住真琴,不是無言、任又強硬地將真琴的人生大事小事拉到與他同一條軌道上來,而是逃避、隱瞞與獨自承受。現在這樣説並無錯誤:他一直以來都愛着真琴,同時暗暗期待真琴同樣愛他;但真琴打着滾把肚皮毫無保留地敞開給他摸時,他卻將後背豎起的硬留給幼馴染。只説他中學時的第一個冬天,真琴傻兮兮地跟着他了退部申請,他卻把緣由——和凜的比賽——仔仔細細隱瞞了三年。

假若兩人永遠維持戀人未滿的友誼,這樣的關係還能保持平衡——畢竟,這場長久的故事已經上演了近二十年,兩人悉對方更甚於自己;但進化到愛情時,終於是難以為繼。像真琴曾經擔心過的那樣,兩人都長大了,永遠是後一的煩心多過前一,生活圈子又是分隔,只留得每餉温存偷歡,他讀取遙內心的能力翩然降為凡人。遙從他身上知到的不安,便由此滋生。

遙力圖證明自己,用力捏了捏真琴的指節,涼得他後背一麻,也不知是因為手水刺骨,還是先前喂他栗子時被風吹的:“但是,我不會再逃開了,這樣還不夠嗎?”這樣還不夠嗎?到底何時才能明白戀愛?又怎樣才能讓一切圓滿?——就像拔下充電器的那一瞬間、屏幕上亮起的滿格電池一樣,看着就氣順。

真琴卻只點點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