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國、初夏、望海。

望海這個名字好,取自「望相於海」雖然望海不大,但卻繁華。

每年到這個時候,來自周邊及外省的遊客把望海擠得滿滿的,有錢人可以住臨海的高級酒店,普通百姓卻也可以找到既便宜又舒適的漁家樂。

總之,對於大自然的饋贈任誰都可以享受,不分貧賤。

望海不僅僅是北方的旅遊勝地而且還是公認的人才輸出地,接連幾年被評為省內乃至全國的教育模範城市,從望海走出去的學生如今在各地大放光彩,聞名遐邇的高官、商業家、銀行家、it英、教授、科技人員中總能看到望海人的影子,這也是望海人最驕傲的地方。

夕陽。

我站在五樓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打開窗户,面撲來微微帶有鹹味兒的海風,耳邊甚至能隱約聽到海拍打堤岸的聲音,距離我最近的是望海新建成的「濱海四環立橋」再遠一點則是「望海公園」更遠的地方則是一片蔚藍的大海,夕陽西下,火紅的太陽懸在海面,海面上帆影點點,唯有「望海第一燈塔」那的塔身矗立在波濤之上。

我所在的地方便是佔地百畝的望海第一中學,校如其名,望海一中是這座城市裏排名第一的中學,每年的升學率在全省排名前列,我們的學校就坐落在望海着名的「石灘」風景區內,周邊有北鄰望海公園,東靠立橋不僅景優美而且人文環境濃郁通便利。

這裏是望海的教育中心地帶,除了一中以外。

望海第一小學、第二小學、新華小學、解放中學、望海三中、立人中學等名校彙集於此。

伴隨着優質教育資源的是高高在上的房價,聽説新落成開盤的望海花園單價就高達三萬一平,更昂貴的「望鄉別墅」起步價格就達千萬。

望海一中的前身是台灣中學,由台灣商人林氏創辦,後來由於經濟危機,台灣林氏家族企業倒閉,台灣中學就此成了爛尾,恰逢此時望海正計劃打造全省的教育示範城市,因此望海市政府全盤接管了台灣中學,並與老的望海二中合併成為新的望海一中。

望海一中也是望海唯一的股份制中學,內設校董事會,最大股東是望海教委,佔股百分之七十五,林氏企業佔股百分之二十,民間資本佔百分之五。

望海一中內設校長一名,掛名的是教委的周副局長,另設副校長兩名。

其中一位是林氏代表,還有一位李副校長是教育局指派的,望海一中的常工作、教學計劃、人事安排等等都由李副校長全權管理。

李校長叫李平,五十出頭,聽説他是行伍出身,高高的個子,健壯的身材,力充沛,最標誌的就是他那烏黑的短平頭以及幹練的工作作風。

李平原是望海教委課件管理處的處長,後被委任為一中的專職副校長,自從李平來到一中主抓工作開始就力爭把一中打造成為望海乃至全國的一中學,憑藉他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嚴抓教學的理念,如今望海一中已經是聲名遠播並且與國內外幾十所中學、大學有定期的

「咚咚……」一陣敲門聲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

「進。」我順口説了一聲。

回過身,只見辦公室的門一開,一個腦袋探了進來:「劉老師,是我丁健。」

「進來吧。」我見是他,説了一聲關好窗户回到辦公桌前坐下。

丁健閃身進來,回手把門關好。

丁健的個頭兒高,足有一米八,身體也很壯實,短短的頭髮,長長的臉,單眼皮小眼睛,癟鼻子大嘴,穿着一身藍的校服,腳上一雙耐克運動鞋。

他的學習成績在我們班屬於中等偏上,別看他又高又壯,但卻特別喜歡鋼琴,聽説還拿過級,他是單親家庭,父親是復員軍人現在在某個夜總會里負責安保工作,他母親前幾年和他父親離婚了,聽説是在外面找了個大款,這個事情對丁健刺大。

「説説吧,怎幺回事?昨天怎幺又被高數老師給轟出來了?」我拿眼盯着丁健問。

丁健一聽,低下頭不説話了。

「是不是最近學習成績剛有點起,我上次在班裏表揚了你兩句,你就自我覺良好了?」我繼續問。

丁健把頭低得更低,依舊不説話。

沉默了一會兒,我説:「你在我這兒來沉默的反抗是吧?那好,我不跟你説,你把你爸爸叫來,我跟他説。」丁健一聽我要請家長,這才説:「老師,我知道錯了,您別叫我爸來。我下次再不敢了。」

「你還想有下次?」我瞪着眼睛問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