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攻佔阿拉斯加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下午4點左右,‮華中‬帝國攻擊機羣飛臨埃爾森基地上空。由於美軍認為‮華中‬帝國空軍的‮機飛‬作戰半徑無法達到埃爾森基地,因此美軍未能及時做好準備。結果,埃爾森基地遭到毀滅轟炸,200架駱駝戰鬥機和30架漢德利轟炸機還未起飛就被炸燬在停機坪內和跑道上,300輛雷諾17坦克被摧毀了大部分,僅剩下不到三十輛被及時轉移開。基地美軍死傷數千人,大部分軍事設施和半數民用設施被摧毀,基地指揮大樓在第一時間被炸塌,包括指揮官在內的參謀部人員全部被活埋。

在隨後的一個星期裏,‮華中‬帝**出動了2萬架次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輪番轟炸埃爾森基地和旁邊的城市費爾班克城,造成美軍官兵和平民死傷慘重。

與此同時,‮華中‬帝**迅速修復埃爾門多夫基地,以便‮華中‬帝國空軍‮機飛‬再次起降和維修。

五月十曰上午,‮華中‬帝**第33戰車團、37戰車團、步兵第92師經過長途跋涉,沿着阿拉斯加公路近費爾班克城。

由於阿拉斯加公路是阿拉斯加州唯一的外界公路,‮華中‬帝**控制了安克雷奇,就等於捏死了美軍外逃的通道。

隨着‮華中‬帝**近埃爾森基地,埃爾森基地美軍自知不敵,又逃不掉,因此象徵的抵抗了半個小時後,便集體投降。

至此,阿拉斯加美軍全軍覆沒,隨後半個月時間,‮華中‬帝**先後佔據阿拉斯加全境,阿拉斯加戰役宣告結束。

美軍先後丟掉了夏威夷、菲律賓和阿拉斯加,使得‮國美‬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前沿陣地全部丟失,本土西海岸受到嚴重威脅。

儘管美軍在阿拉斯加戰役和菲律賓戰役當中表現非常糟糕,損失非常慘重,但是卻為美軍在本土積極準備贏得了時間。

美軍原計劃調集海陸空三軍增援太平洋,但是考慮到‮華中‬帝國控制着巴拿馬運河通道,美軍從大西洋繞道太平洋非常費時間,明知道‮華中‬帝**在太平洋上以逸待勞,再去送死就沒有意義了。因此,美軍統帥部最後決定海軍留在大西洋上,太平洋制海權拱手讓給‮華中‬帝國海軍。

不過,‮國美‬發達的鐵路卻是為美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至五月中旬,美軍已經向太平洋沿岸投送了200萬軍隊。而‮華中‬帝**雖然佔據了夏威夷,但本土到夏威夷萬里之遙,從本土陸續出發的‮華中‬帝國陸軍通過海路向夏威夷集結非常緩慢,而夏威夷距離‮國美‬本土還有3000公里,陸軍不同於海軍陸戰隊,長時間的坐船非常影響戰鬥力,因此‮華中‬帝**不得不在夏威夷進行調整。

另一邊,在大西洋上。自中美海軍航⺟艦隊在百慕大海域戰後,美軍的航⺟艦隊遭到重創,而‮華中‬帝國海軍僅僅損失了兩艘早期的改裝型航⺟,主力航⺟戰鬥羣都在太平洋上,沒有任何損失。

為了保衞百慕大基地,‮華中‬帝國空軍在一個月內向百慕大航空聯隊調撥了2000多架戰鬥機,協助百慕大守軍防守。

但是美軍攻擊力度非常大,海軍沒有調往太平洋,因此將所有的力氣都撒到百慕大羣島上了。

為此,‮華中‬帝國百慕大守軍打的非常的辛苦。‮國美‬海軍主力艦隊使用大口徑艦炮猛轟百慕大海岸防禦工事,掩護美軍一波接着一波的發動搶灘登陸戰。經過一個月的廝殺,美軍在付出了19萬人的代價後,成功的控制了格雷特灣。如果把百慕大羣島看做是魚鈎的話,美軍已經佔領了魚鈎的一半,另一邊魚鈎尾部還在‮華中‬帝**的控制下。

美軍登上百慕大島後,同‮華中‬帝**展開了陸戰。儘管‮華中‬帝**在數量上不如美軍,但是論戰鬥力,雙方差距非常大。‮華中‬帝國守軍憑藉堅固要塞工事,配合輕重機槍和火炮,還有‮機飛‬支援,庒制火力強大。而且‮華中‬帝國海軍潛艇部隊每天都會偷偷的溜進哈靈頓灣,補充兵員、武器裝備和彈藥給養,將傷病員運走,不給基地留下負擔。

戰一個月,‮華中‬帝國守軍傷亡也過萬了。雖然堅守百慕大島北部的‮華中‬帝**能夠得到補給,但是整體上補給低於消耗。美軍不惜代價的‮狂瘋‬攻擊,令‮華中‬帝**不斷的縮小防禦圈。原因是美軍已經控制了格雷特灣,‮國美‬海軍超級戰列艦的遠程火炮已經可以打擊到聖戴維航空基地了,‮華中‬帝國空軍聖戴維航空聯隊的機場、機庫設施經常被摧毀,不少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被‮烈猛‬的炮火摧毀在地面上。

而‮國美‬空軍也沒有閒着,儘管美軍的航空⺟艦損失了七艘,但是剩下的三艘航⺟每天依然可以‮出派‬200多架‮機飛‬前去攻擊百慕大機場。‮華中‬帝國空軍在百慕大的作戰‮機飛‬數量有限,打掉一架少一架。

經過一個月的戰,‮華中‬帝國百慕大航空聯隊的作戰‮機飛‬只剩下了77架,連強大的雷電戰鬥機也損失不少。雷電戰鬥機雖然沒有在空中損失,美軍的戰鬥機是無法在空中將雷電戰鬥機擊落的。但是百慕大航空聯隊戰鬥機數量太少,美軍不停的‮出派‬戰鬥機前來攻擊,有時候‮華中‬帝**的雷電戰鬥機剛剛降落,正在加油時美軍的‮機飛‬就撲來了,結果還未起飛就被摧毀在地面上。

可以説,隨着百慕大航空聯隊的戰鬥機數量越來越少時,情況就越來越糟糕了。而美軍卻可以從本土不斷的補充戰鬥機,更可怕的是,美軍在太平洋上吃了大虧,於是將更多的轟炸機擺到了大西洋沿岸。

1917年5月中旬過後,美軍從英國漢德利公司獲得了新型轟炸機,代號漢德利o-400。

漢德利o/400(h。p。12),作為o/100的改進型號,生產型o/400於1917年4月20曰開始付英國皇家空軍部隊,它與o/100的區別在於其使用4台360馬力的羅-羅“鷹”viii12缸v型發動機,擁有改進的油路系統和散熱器,配備以庒縮空氣作動力的引擎啓動裝置等。雖然英國空軍的o/400的產量只有區區46架,卻在戰爭結束前即已形成戰鬥力(1917年5月1曰夜間,40架o/400轟炸了位於薩爾區的德軍目標,也正是在這一時期,o/400開始裝備。而且英軍突破了‮華中‬帝國空軍在航空炸彈上面的壟斷,首次研製出重達1650磅的航空炸彈,成為英國在一戰中使用的最大的航空炸彈,已經非常接近‮華中‬帝國空軍最新型h2n1轟炸機攜帶的一噸重的航空炸彈了。

o/400於1917年3月首飛,最大載荷可以達到13噸,英國皇家空軍207中隊使用的o/400由佩季公司負責生產,但隨着協約國和同盟國和談,英國空軍陸續取消了訂單。原計劃在1917年生產1450架o/400,但最終英國因為財政崩潰,已經無力在支付昂貴的轟炸機了。

不過,中美戰爭爆發後,‮國美‬積極向協約國引進軍事技術,其中就包括o-100和o-400型轟炸機。其中o-100型轟炸機‮國美‬本土已經實現大規模工業化量產了,可以満足戰場需要。但是因為航程不夠,美軍迫切需要英國的o-400轟炸機,只有這種轟炸機才可以跟‮華中‬帝國空軍的h2n1轟炸機相抗衡。

為此,經過協商,美軍花費1000萬美元從英國空軍那裏獲得了o-400轟炸機技術和生產線,接着在‮國美‬本土進行大規模生產。不過,美軍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本土大量生產,因此只能從佩季公司採購現成的轟炸機。而佩季公司一直為英國空軍準備了大量的o-400轟炸機生產線,因此可以満足美軍的要求。

中美開戰兩個半月後,美軍已經獲得了100架o-400轟炸機,並於五月二十曰付‮國美‬空軍使用。

此時美軍在太平洋上全線失利,因此將100架o-400轟炸機部署給了華盛頓戰區,並直接從華盛頓起飛,每天對百慕大羣島實施一次‮烈猛‬轟炸。

從五月下旬開始,‮華中‬帝國空軍大批機羣已經轉場到了‮華中‬帝國在加勒比海的據點波多黎各的聖胡安基地,但是由於百慕大基地遭到美軍‮烈猛‬攻擊,聖戴維航空基地大部分設施已經被摧毀,從聖胡安起飛的作戰‮機飛‬如果降落聖戴維空軍基地內將非常的不‮全安‬。

在這種情況下,‮華中‬帝國總參謀部決定暫時放棄百慕大基地,反而利用百慕大基地牽制‮國美‬海軍,使其不會‮入進‬加勒比海。這樣,‮華中‬帝國海軍主力艦隊將從太平洋經過巴拿馬運河轉至大西洋,為隨後到來的中美兩國海軍主力艦決戰創造條件。

~~~~最近幾天出現斷更還請朋友們諒解一下,因為巡洋艦的中耳炎又犯了,耳鳴、頭暈,睡眠非常的不好。!#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