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誤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晉陽城下,殺聲震天。

自那個璀璨之夜後,攻城戰就一也沒有停止過,然而漢國雖只剩下一座孤立無援的城池,雖然城中兵馬十分有限,可是漢國畢竟是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固然窮,可是多年的戰火磨礪,使得漢國士兵早已經受過千錘百煉,在這種孤立無援的絕境中,他們迸發出的頑強鬥志卻也顯示出了的強大戰鬥力。

尤其是晉陽周圍沒有什麼天險可以憑恃,所以晉陽城就成了漢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正因如此,例代漢國皇帝,不管是賢明還是昏庸,對於晉陽城的營建都是不遺餘力的,在劉繼業等一批名將的心打造下,晉陽城經過不斷的翻修、加固,早已成了一座牢不可摧的戰鬥堡壘,宋國大軍不可謂不英勇,可是十餘苦戰,卻是寸土未進。

皇帝行營中,趙光義聽着前方戰報面沉似水,就在這時,一名侍衞匆匆跑進來稟報:“陛下,劉遇將軍求見。”

“哦?”趙光義雙眉一展,連忙道:“快請。”劉遇此人乃五代時就已戰功卓著的一員老將,這位將軍曾經腳底生瘡,瘡深入難以治,請了郎中來診治,那郎中也覺棘手的很,對他説痛疾已深,治好了瘡治不好,治不好這瘡則難免還要復發,那時劉遇將軍正當壯年,聽得好大不耐煩,取出利刃來將自己腳板連瘡帶挖去一大塊,把那郎中唬得面如土,他卻仍是談笑風生面不改,他的驍勇可想而知。

這位老將軍不但身經百戰,驍勇無敵,而且極有武將的自覺,從不參預政爭之事,所以甚得趙光義器重。一聽他來,趙光義忙起身相,劉遇老將軍大步騰騰進了皇帝的中軍寶帳,拱起雙手剛呼一聲官家,趙光義已搶步上前,笑容可掬地將他扶起:“老將軍免禮平身,如今戰事正急,老將軍來見朕,不知有何要事?”劉遇一聽,兩道白眉便蹙了起來,叫苦道:“官家,臣攻的是北城,這北城外最是開闊,易於調兵,故此城中守軍於北城也是防禦最嚴,十餘下來,臣所部人馬已折損近半。官家,老臣今來,是求官家開恩,讓臣與李漢瓊換一換主攻方向,臣的兵馬傷損過重,再這麼下去,不但寸功不得建,反要把老本拼光啦。”趙光義眉頭一皺,不悦道:“老將軍這是説的什麼話來,四城兵馬,俱有所用,若是人人難而退,那這晉陽城還如何打得下來?”他一瞧劉遇苦瓜似的臉,又轉顏安航道:“老將軍戎馬一生,什麼陣仗不曾見過?正因如此,朕才把北城給老將軍啊。臨陣怯敵,換一支人馬上去,我大宋軍馬顏面何在?老將軍一生令譽,豈不也毀於一旦?”劉遇還待再説,趙光義已截口道:“這樣吧,朕儘快調撥軍,一定將你的兵馬足額補齊。如果連老將軍也攻不下這晉陽城,換了旁的將領,又有誰能為朕分憂呢?”趙光義好話説盡,劉遇跺了跺腳,説道:“罷了,官家如此看重老臣,老臣豈能不為君效命?老臣這就回去,親自揮軍攻城,大不了我這一路人馬全待在這晉陽城下便是。”説罷拱手告辭,又風風火火地離去。

劉遇一走,趙光義的臉就沉了下來。劉遇乃是一位不服輸的猛將,可是就連這樣的一位猛將居然也生了怯戰之意,其他諸將會怎麼樣?這是他做了皇帝后御駕親征的第一戰,如果這一戰無功而返…

趙光義的臉越來越陰沉,沉半晌,突然高聲喝道:“來人,取我盔甲!”城上城下箭矢如雨,擂石紛飛,蟻附攻城的士兵如割韭菜般一茬茬倒下,晉陽城卻仍是巋然不動,高胤肩上着一枝鵰翎箭,踉踉蹌蹌奔到趙德昭面前,大叫道:“將軍,城頭滾木擂石不斷,防禦十分兇猛,我部損失慘重,實在…實在攻之不下啊。”

“好一座晉陽城。”趙德昭凝神看向廝殺震天、硝煙瀰漫的晉陽城頭,説道:“我大宋三徵漢國而無功,一直以為都是契丹從中作梗的緣故,卻沒想到漢軍竟也英勇一至於斯。

高副將,將我所部撤下來暫做休整,午後再攻。另外,還需多請調一些攻城器械…”他還沒有説完,不遠處一個陰沉的聲音響起:“城池攻守,拼的是士氣、是勇氣,總是逢難而退,又怎能攻下這座堅城?”趙德昭聽那聲音十分悉,不由翟然一驚,扭頭回顧間,就見一條大漢身披戰甲,手執一繽鐵,滿身雄渾之氣,已然大步衝向戰場,趙德昭不由失聲叫道:“二叔…官家!”趙光義親冒矢石衝上戰場,可把隨行的一眾官員和趙德昭、高胤兩人嚇壞了,戰場上矢不斷,防不勝防,城頭上拋的巨石更是本沒有任何一面盾牌能擋得住,如果皇帝因此有個好歹,誰能承擔得起如此責任?趙德昭和高胤立即追了上去。

“官家,官家,官家使不得呀,官家是萬金割區,豈可親自衝鋒陷陣。”趙德昭和眾將搶到趙光義前面:“葉嗵…跪倒在地,連連哀求他回去,趙光義似走動了真火,擰眉喝道:“朕就不信,劉繼方小兒能擋得住朕的數十萬雄獅,你們都閃開,朕要親率兒郎,殺進晉陽城去。”趙德昭唬得面無人,膝行兩步,一把抱住他的大腿,駭聲道:“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官家請為臣觀敵膘陣,臣親率所部,誓死攻城,絕不後退半步。”左右眾將紛紛跪求不止,趙光義的‮腿雙‬雙手都被眾將抱住,哪裏還能前進一步,他大吼一聲,掙開眾人,將手中繽鐵,那沉重的鐵噗地一聲入土一尺,趙光義沉聲喝道:“好,朕以此為線,凡我三軍將士當死命向前,退過此一步者,殺無赦!”趙德昭增地一下站了起來,拔出佩劍道:“眾將士,隨我攻城!”説罷便向晉陽城下衝去。皇帝做到了這一步,説出了這一番話,不管他是真心還是假意,趙德昭已然沒有退路,只能誓死向拼了。

趙光義盯了他背影一眼,沉聲又道:“慕容求醉,朕命你為趙德昭部監軍,代朕執行此諭。膩發巡視四城,親自督戰。來啊,把朕的御林軍調上來,為北城先鋒,與劉遇將軍並肩攻城!”黃羅傘蓋出現在晉陽城下,大宋皇帝親冒矢石陣前督戰,各部將帥見了這般陣仗,哪還有不誓死效力的,四城立即掀起一陣攻城**,箭矢、飛石,暴雨般傾瀉出去,各種還算完好的攻城器具被將帥士兵們齊心協力地椎向城下,不斷有人被箭矢中,不斷有人被拋下來的巨石砸成了泥,可是所有的戰士都已打出了真火,有人死掉,就立刻有人補充上去,四面八方,就象突然有狂風捲起,本已洶湧的巨更形澎湃,咆哮着一遍遍衝擊着晉陽城。

北城,前築甕城,直抵護城河,後面是主城,高約十丈,城樓東西兩側又各築四座箭樓,箭樓突出一塊,比主城牆探出約一丈有半,可以輕易向前方和兩側攻城的士兵出一片片箭雨口自城下望去,那城牆何止是筆直的,甚至是有些外傾的,很難想象這樣陡峭的一座艱城,要如何蟻附登城。

“殺!殺!殺!”壕橋已經鋪平了護城河,儘管有一些已經受到破壞,卻仍可以保證兵力源源不斷地通過,只是這通過的過程中,又有許多生命被城上拋下的巨石、下的箭雨終結了。再這一刻,已經沒有人去關注那些傷的死的殘的士兵,城下的兵紅着眼睛,只有一個念頭:“殺上城去。”而城上的守軍,也不斷地向城下着前,用長槍攢刺登上城頭的敵軍,抱起平時抱着十分困難的巨石狠狠砸下城去,那無數的血之軀被各種千奇百怪的武器輾壓、粉碎,不管是敵軍還是戰友,看在眼中時卻都已經麻木了,這樣的場面,他們已經見得太多了。

御林軍,軍中的軍,鋭中的鋭,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緩解了老將劉遇所部的極大壓力,在拋下無數的死屍之後,一輛攻城雲梯終於搭在了城牆上,內殿直都知徐子元率先撲上城頭,手中朴刀力劈華山,將一個搶上來的槍兵連盔帶頭劈成兩半,緊接着一枝矢便中了他的左眼,徐子元大吼一聲,猛地一拔,將那羽箭連着眼球都拔了下來,鮮血濺了一臉,如同鬼怪一般,唬得面前兩個敵人不由手軟。

徐子元只剩下一隻眼睛,眼睛裏濺入了鮮血,看到的一切都是血紅的,他忽然驚訝地發現,面前的兩個敵人雖然都穿着號衣軍服,但是左邊一個冉須花白,滿臉皺紋,右邊一個請秀的面孔,瘦小的身子,分明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兒童…,不對,不對,他使勁眨眨眼睛,忽然辨認出來,那面容清秀身材瘦小的士兵竟是一個女人,絕對沒有看錯,千真萬確是個女人。

徐子元不由大喜,城中竟然連老人和女人都派上了戰場,他們打得雖然兇猛,如今看來分明已是強弩之末,破城有望了。可他還未來得及把這個重大消息傳回本陣,在他左側,一柄刀隨着一聲尖叫,已捅入他的肋下。徐子元大吼一聲,揮刀便劈,一刀下去,將那利用他左眼盲點刺了他一刀的敵人劈得頭頸分離的剎那,才發現那是個穿着布衣、年只十四五歲的少年,隨後,他就吐出一口長氣,仰面倒了下去。

御林軍校常輝是緊隨着徐子元跳上城頭的士兵,可是城頭的守軍蜂擁而至,他一連劈倒七人,可是城頭那些老弱病殘的士兵以命搏命,以七命搏一命,當他砍倒第七個人時,肋下後背也被幾桿長槍棚中,心有不甘地倒了下去,尤其令他不甘心的是:死在他刀下的不是老人孩子,就是年輕舟婦人,殺死他的同樣是這些瘋子一般的老人、婦人和孩子。這些天來拼死抵捋住了數十萬宋軍雄獅的難道就是這些老弱婦孺?還是説漢國的軍隊已經在這十多天的攻城戰中已經死光了?

由於趙光義親自披甲攻城、督戰四方的一戰,勵起了攻城軍隊無窮的勇氣,今天他們頭一次登上了晉陽城頭,可是由於城池設計的險峙難攀,後續兵員難以迅速補充,衝上城去的士兵都以身殉國了,可是這一戰,畢竟取得了自圍困晉陽依賴最大的戰績,蘭軍十氣為之一振。當收乓的鳴金聲終於響起時,三軍如水般退下,士兵們臉上居然難得地出了幾分飛揚的神采。

城中,無數的屍體被搬下城頭,不管是敵人的還是戰友的,不管是老人的還是婦人的,都像一隻只破爛的玩偶般被拖下城頭,堆積到了皇宮前的廣場上。那裏已經挖了一個碩大的坑,底下是一層層的灰燼,鋪一層柴,澆上火油,把一具具屍體丟下去,大火熊熊而起,燒的**發出吱吱的怪叫聲,很快,當這火熄滅的時候,他們也會變成一層灰燼,當明天的大戰結束後,在他們上面,還會覆蓋上一層灰燼。

他們本來自於塵土,活得如同塵土,死後也終將歸於塵土,從虛無中來,回虛無中去。

火熄了,一陣風來,燕子貼子飛過,卻很快像難以受坑中死亡氣味似的展翅飛去。

風將坑中的灰燼捲起,像一隻只黑的白的蝴蝶,翩躚而起,剛剛飛至離地丈餘的地方,豆大的雨點便噼瀝啪啦地砸下來,把它們打回了原形:依舊是塵土。

劉繼元雙頰消瘦,臉蒼白,兩眼突出來,就像一隻鬼似的,悽悽惶惶地走在大坑旁,顫聲道:“還要等多久?還要等多久?朕還能支撐多久?”他突然轉過身,就像迴光返照似的,臉上騰起一抹動的紅暈,兩眼也出了幾分神采:“繼續,繼續挑選所有能戰的老人、孩子和婦人,把他們全都趕去為朕守城,他們所有人的家小全部集中到內城裏來,與朕共存亡。他們若不決死守城,城破之,內城焚火,所有的人全部同歸於盡!”身邊的內侍趕緊俯下芽,戰戰兢兢地道:“陛下,所有…所有百姓人家,但凡能戰者,都已趕上城頭了。”劉繼元神經質地揮舞着雙手,尖聲叫道:“還有…還有那些王公大臣、文武官吏,他們的家將、奴僕、子侄,也都要趕上城去,把他們所有不能戰鬥的老幼家人全部抓回來充作質人,所有的人都要陪着朕,與城共存亡!”那內侍吃了一驚,四下看了一眼,低聲道:“陛下,若是這樣做,恐怕文武官吏們也不肯為朕效命了。

劉繼元呆了呆,就在這時,一騎飛馬疾馳而至,馬上的騎士老遠就滾鞍下馬,跌跌撞撞地跑過來,一邊跑一邊大叫:“陛下,陛下,宣徽使竹羽明逃出城去,降了宋人啦。”劉繼元大怒,跳扛來大罵道:“朕待他不薄,他竟敢棄朕而去!這個怕死鬼,連自己的父母兒都不管不顧了麼?好、好、好!把他的家人全部拉上城頭,殺!殺!統統殺光!”旁邊那小內侍顫聲道:石,陛下,逃了一個竹羽明不要緊,怕就怕…他已看出幾分端倪,若説與宋人知道,陛下的大計…”劉繼元臉上的血呢地一下被光,他踉蹌退了兩步,險險一跤跌進那個萬人坑裏,失魂落魄地道:“若果如此,可…可如何是好?”洪西城,三藩駐地口趙光義冒着傾盆大雨巡視到了楊浩的大營。

楊浩大營旁邊就是潘美的營盤。有這位大將軍在西城主攻兼督戰,他例不敢明目張膽地進行敷衍,再者説,他這支大軍都是新招募來的各族勇士和西域人,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個人武藝都是好的,但是缺乏戰陣力練,做不到互相配合,更不用説令行止了。

如今有潘美督戰,既不能有意敷衍,他便利用這個機會以實戰之法訓練這些士兵,這些士兵的個人武力本來就是十分出眾的,再經過這樣殘酷的血與火的錘鍊,一功夫獲得的戰陣經驗勝過一個月的刻苦i練,儘管傷亡不可避免,但是這支軍隊卻已迅速成長起來了。

趙光義趕到楊浩軍營時,正是大雨傾盆的時候,他見楊浩披掛整齊,仍然按着劍筆直點將台上,督促三軍有序撤退,擔負掩護任務的軍隊則在雨中肅立,任憑雨如瓢潑,卻是一動不動,不覺大為意外。

雖説他心中實恨不得天上劈下一個雷來,就此結果了楊浩的命,可是眼見楊浩指揮作戰不遺餘力,絲毫沒有偷耍滑故意敷衍,對這個並不完全受他節制的西北強藩,面子上還是要安撫嘉獎一番的。趙光義從雨中扶起楊浩,把他拉進自己的黃羅傘蓋下面,挽着他的手臂一齊登上點將台,眺望嚴整的軍容,滿意地點了兵頭:“好,逢此大雨而三軍不亂,有這份軍紀,就支大軍就完全用得!楊卿是良將,這一支軍是一支強軍啊。”

“官家過獎了,臣營中軍將聞聽官家披甲執,親冒矢石殺上疆場的消息,莫不為之振奮,將校們尊先士卒,士卒們奮不顧身,為官家所召,皆將身死置之度外了勺”兩個人一個贊,一個捧,各自心懷鬼胎,卻十分配合地在大雨中表演着君賢臣忠的戲碼,監軍曹玉廣站在黃羅傘蓋外面,翹着**探進半個身子來,一旁科打渾,妙語如珠地吹捧合着,氣氛當真是無比和諧融洽,只苦了楊浩手下那些兵丁,沒了大帥的命令,尚未撤回營來的士兵只得着站在雨中,個個都澆成了落湯雞。

就在這時,忽聽遠處一陣喧譁,久閉不開的西城門突然打開,自裏邊殺出一標人馬。

曹玉廣臉大變,失聲道:“不好,城中見我營中黃羅傘蓋,曉得陛下在此,他們襲營來了。”他立即拔劍身,站在趙光義前面,大義凜然地喝道:“陛下休慌,有臣在此,敵人若來,除非踏着臣的屍體,否則休想傷害陛下一。”

“走開!”趙光義一把把他推出了黃羅傘蓋下面,沒好氣地説道:“敵人離得還遠呢,哪那麼容易便殺進中軍?”曹玉廣臉上一紅,訕訕地收起了佩劍。

楊浩此時也看到了城中突然闖出的那票人馬,如果這票人馬真有本事殺入中軍,一刀砍了趙光義的人頭,那例是正遂了他的心意,可…”自己營前橫着上萬的大軍呢,這麼多人站在那兒,就算讓城中衝出來的那票人馬掄着刀隨便殺,也得殺一陣子,何況旁邊就是大宋第一擅攻的猛將潘美的軍營,那軍虎賁之士都是吃素的不成?

曹玉廣已經打出了樣兒,楊浩也不好做出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何況城中殺出那票人馬就是衝着他的大營來的,楊浩立即拔出劍來,大喝道:“鼠輩敢爾,給我消滅他們!”陣前尚未來得及撤回營中的楊浩兵馬見到中軍發出的旗號,立即蜂擁而上,這一隊人馬的統兵將領叫胡佳平,是楊浩從蘆州起就一手**來的人,但是他手下兵卻是由西域人組成的,鮮卑人、吐谷渾人、突厥人、畏兀兒人、粘八嘎人、大食人、波斯人、天些人…,各個都是種傲不馴、目高於頂的漢子,可是面對着這麼高的一座城池,這仗打得本施展不開,這些子可把他們憋壞了,如今終於看到城中守軍像個爺們兒似的衝出城來一戰了,這些士兵喜不自勝,待見了中軍發出的出兵旗號,不待主將胡佳平下令,便一窩蜂地衝了上去。

漢國宣徽使竹羽明竹大人被宋軍猛烈的攻勢嚇破了膽,今見城下黃羅傘蓋到了軍前,曉得是宋國皇帝親自巡視軍營來了,不由起了投降的心思。他找個藉口,支開另兩員守將,帶着自己的親兵冒着大雨逃了出來,至於父母兒,那是顧不上了。

他衝出城來,一步一滑地拼命往前跑,生怕其他兩員守將發覺不對,令人殺他們,緊接着就見對面營中闖出一羣大漢,披髮左衽的、身穿皮袍的、高鼻子深眼窩的、金頭髮藍眼睛的,一個個奇形怪狀,卻都是一副歡天喜地模樣,吼着他本聽不懂的鳥語上前來。

“不對…不像是歡我投誠啊,怎麼手裏還舉着刀槍?”竹羽明剛剛發現不對,那隊奇形怪狀的宋軍已經把他們這一隊人馬包圍起來,劈瓜切菜一般砍殺起來。

“不要殺人,不要殺人,我冉是來投降的!”竹大人跳着腳兒的喊,可惜風聲雨聲廝殺聲,種種聲音混淆在一塊兒,本沒人聽得清他的喊話,就算聽到了,那些人能不能聽得懂也是問題。很快,這隊匆忙逃出城來的人馬就被一直不得展其所長的楊浩所部給殺光了,這些人當強盜當慣了,入伍當兵還沒多久,殺光了人很習慣地便去捏他們的身,把值錢的東西都掏出來揣進自己的荷包。

趙光義站在中軍看到這番情形,對他們搜刮屍體的行為只作未見,開口讚道:“愛卿所部雖是一些蠻夷野人,不曉軍令兵法,不過臨敵作戰勇猛向前,不畏生死,若假以時好生錘鍊一番,不難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楊浩忙遜謝道:“官家謬讚了,臣之所部實是一支烏合之眾,當不得官家如此誇獎口若説威武之師,還是軍將士才是當之無愧。”趙光義微微一笑,説道:“雨愈發的大了,收兵吧,朕去潘美營中看看。”方才城中殺出一標人馬來時,潘美也見到了,他立即披掛整齊,持槍殺出大營準備救駕,不料城中只衝出一隊人馬,頃井間便被楊浩的人殺得乾乾淨淨,後面的漢軍見機不對又匆忙把城門關上了,於是他便在營前等候,這時一見黃羅傘蓋向自己營前移來,便立即趨前冒雨靜候。

這時晉陽城頭一陣喧譁,忽然立起許多旗杆,每旗杆上都綁着一顆人頭,又有喧譁聲不斷傳來,潘美見了莫名其妙,忙使一名小校持盾靠近了去聽,不一時那小校回來稟報,潘美聽了之後便出一臉古怪的神氣。

這時楊浩和曹玉廣陪着趙光義已到了潘美營前,潘美連忙趨前拜見,趙光義手指城頭,訝然冉道:“仲詢,漢軍在玩什麼花樣?”潘美臉頰搐了兩下,面無表情地躬身答道:“回稟陛下,城頭懸掛的人頭…是方才出城的那隊人馬的的家和…”方才出城的那一路人馬…是棄城投降來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