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四章敲山震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晚,會像以往無數個不眠之夜一樣,至少她還將在文字圍城裏奮戰到‮夜午‬兩三點。【書她要把自己所有的第一覺全都記下來,如果真寫作品,她就把這些真實的東西全寫進去,她敢説,自己是這個城市裏最敬業最忙碌的人之一。

她的作息時間簡單而明晰:每天‮夜午‬兩點休息。早晨9時三刻趕到報社修改最後一稿,然後出去採訪。中午2時吃午飯,或跟採訪對象一起進餐,小憩一會。下午4時出發採訪,7時0晚餐。如果有重大采訪,晚餐和接下去的時間就不好説了,一切都會瞬間變得繁忙而緊張…

無論如何,今晚回來後肯定開工一直幹到‮夜午‬兩點。整整七年兩千多天,就算是逢上節假被人拉去喝酒也不敢喝醉,怕耽誤寫稿,被報社同仁私底下譽為風情萬種卻從不敢醉的“鐵娘子”機器輕微的嗡嗡聲停止了,柳雅緻像被《犯罪記》的內容施過魔法一般,定格在電腦桌前,腦袋裏波濤洶湧卻又一片混沌。全部一夜完是不可能了,好在現在她有了複印件,可以從容不迫地想就,慢慢研究了。

她打開劉海洋給她的材料袋。那些跟記本放在一起的a4打印紙的內容,沒有時間了,只是匆匆忙忙掃了一眼,什麼貪污受賄、**、強-jiān、猥褻、繼女、母親、搶-劫、爆炸。

她彷彿置身於什麼東西的邊緣或者內核之中,雖然這些內容大部分每天她都能到,可現在覺變了,似乎某種跟程貴陽思想情有關的神秘而不可窺測的事實逐漸開啓。她不明白,這些亂七八糟從報刊雜誌或上得到的東西,為什麼會被程貴陽放在一起保存。

她只是再次按下按鈕,全部照單複印下來,以備研究。

她是個明強幹的記者。她懂得事實真相的意義。一連十數小時,她都在思考落筆的最佳方式。事實上,一方面她已經忍無可忍,在眾多媒體爭奪、探密、扯皮、圍追堵截的困境中,希望找到途徑,儘早在報紙上公佈事實真相,希望獲得眾多的關注認可,重新找回以往“首席”的那種自信,也是她一貫主張。

但另一方面,她似乎覺得無從下手。劉海洋因為對她欣賞和信任“私自”將程貴陽記錄自己罪惡的記本給她,已經實屬不易。可是這樣一來,反而有了顧慮重重,覺得不知從何下筆了。

關於劉海洋的意圖和程貴陽記的情況究竟如何報道,她昨夜設計了n種方案,一直都沒有敲定。

將《犯罪記》在《濱江都市報》上合盤托出,什麼效果,她一清二楚。可她覺得暫時不宜這樣做,即使案件全部偵破,程貴陽的同夥全部捕獲的一天,全部公開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內容顯然也不合適。

作為一名持筆如槍的士兵,她既要隨時都想聽候主將的差遣和指令,但面對某種榮譽誘惑,她覺得不能這樣做。

至少,她要對得起支隊長的信任和職業道德。

現在她明白劉海洋為什麼讓她先睹為快了。

責任。

警察+記者上班前,柳雅緻從漂亮的小抻包裏找來記事本,大致記下昨夜的一些瞬間受和想法,準備晚上回來再詳細整理…

*********

程貴陽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審訊者有什麼辦法?這個人越來越失去了最初留給警方的文雅印象。

也許面對審訊,人都會一反常態?審訊一開始就陷入僵局。那時就預示着此後審訊程貴陽過程的每個階段都不可能順利,後來的情況果然如此。

刑警們和風細雨,聲俱厲,嘻笑怒罵,暴跳如雷,有時候參加審訊的幾個年輕刑警點着程貴陽腦門子讓他回答訊問,可他翻着白眼就是一個字兒沒有,急了也就是三個字“我死啊!”有點兒無賴味道了。

這一態度更加怒了刑警們。

明明知道“92”滅門大案是他乾的,可他就是不説。這種情況下打破僵局本身就意味着審訊的推進。其實死豬何止不怕開水燙,具體到程貴陽頭上千刀萬剮他好象也是不怕的。

遇到這樣“咬牙”的犯罪嫌疑人,一心想打開突破口的張鐵山到十分頭疼。這情景幾乎跟南關分局當初審訊趙小鬼兒時的場面一模一樣。或者説兩種情況下的另一個翻版。

審訊不同於其他事情,審訊必須取得成果,沒有結果就不能結束審訊,案情也很難清晰。審訊也不能任憑被審訊人想説就説,不想説就不説。這一點無論是實際工作目的,還是劉海洋支隊長定下的“必須對審訊加以控制,必須對程貴陽的思維、心理、神狀態進行干預,讓他儘快説出實話”的調子,都要求審訊人不可以沒有作為。

但事實上程貴陽此時完全忘記了自己被抓的原因,由應付變成了對抗。

審訊好似一場搏,警方掌握的有利條件可以成為審訊人的武器,但如果輕易亮出底牌又不能致敵死地,就等於放棄了武器。陷入困境的就不僅是程貴陽,可能還有審訊他的張鐵山和背後的支隊長了。

引蛇出

開一面?

敲山震虎?

內緊外鬆…

這些屬於加壓型的常用偵查審訊謀略,效果都不顯著。其實,讓程貴陽説話並不困難,難的是實質。一觸及犯罪實質,比如動機、目的,問他跟他在一起進入別墅的還有誰?為什麼要這麼幹?就卡住了。

不問肯定不行,因為它是警方必須要追查明白的事實,可即使是正有“談”興,程貴陽也會因此戛然而止。張鐵山還清晰地記得,面前這個程貴陽的蛛絲馬跡,是從紫花池山莊的調查中一點一滴發現的。但以此為基點,卻難以再推進一步了。

劉海洋認為命題提問方法不適用程貴陽。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願意開**代問題。而程貴陽正相反。這樣一來,審訊膠着在那裏,越來越暴出一種尷尬的被動局面。昨天晚上他打電話把張鐵山叫上樓,讓他結束審訊,讓大家好好休息,正是據此考慮。

如何扭轉這種態勢?

在另一間審訊室對刑釋人員劉大貴強-jiān未遂案的訊問中,訊問人員針對劉曾到過現場並“在現場喝茶,閒扯約十幾分鍾”的細節,心設計後,獲得了突破。可不可以有針對地巧妙嫁接到程貴陽的審訊上來?經過研究,覺得可以試試。不談實質,心裏急於知道真相,嘴上不漏,面部更要顯得成竹在,不急於刨問底的樣子。

所以,今天上午,程貴陽一提上來,雙方有下面這樣一段對話。很輕鬆,當然可能跟刑警們得到了充分睡眠,對手同樣放鬆了心情有關。大家像“朋友”一樣重新坐到昨天的各自位子上,臉都不錯,有光澤,程貴陽的原有氣質也原樣恢復。

問:“怎麼樣,休息得好麼?”答:“還可以”又補充:“這是最近睡得最舒服的一次。”問:“是的。放下雜念,就會劉斌。事做了,想好再説。我們也不你。”答:“…”又要卡死,張鐵山話説:“今天咱們隨便談談,好吧?”點頭:“行。”問:“那你想説什麼?説説你跟羅書記的關係?或者,怎麼認識的?”這也有點。但程貴陽沉片刻,沒有反對,表示願意談。

問:“那就談吧。”

“其實,”程貴陽開口道“我理解你們,換個位置,我可能跟你們一樣,因為這是工作。羅書記這人不錯,對我也一直很好,這你們知道。如果從私人角度講,我怎麼報答他都不為過,是人,誰沒有個良心,對不對?但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唉,説這些幹什麼…説了你們也不懂,更不會相信。還是換個話題吧。”他突然深有觸地重重嘆了口氣,情緒有些焦躁和痛苦,打住了。然後瞅瞅張鐵山和刑警們,不再往下説。

不動聲的張鐵山煙的手都停下了,他認真聽着,儘量捕捉程貴陽每一句話裏所透出來的另外信息和意思。見狀,笑笑,説:“也好,今天就是讓你隨便談,想談什麼就談什麼,不想談就換頻道。把你所犯的罪行代清楚吧。先不談同夥是誰。”答:“我沒有犯罪,我冤枉。”問:“公安機關對你依法拘留是有據的,你必須老實代。”答:“你們説我犯罪,請你們拿出證據來。”問:“我們遲早要拿出證據,但如果現在拿出,那你將失去坦白代、立功贖罪的機會。”答:“我確實什麼也沒幹。”問:“案發前你去過現場嗎?”答:“去過。”問:“那些錢是怎麼回事?犯罪記是怎麼回事?”答:“錢跟我無關。記是我瞎寫的。”問:(突然拿出一隻從現場提取的杯子,實際痕跡早已被破壞,不能確定是誰的,用手絹包裹着端詳片刻,十分輕描淡寫地)“這個杯子,你可以説沒有摸過,也可以説你的同夥也沒有摸過,但我要告訴你的是,上面留下的指紋十分清楚完整。它們可能跟錢有關,跟犯罪記有關。”答:“…”問:“難道還要zhèngfu給你講一講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嗎?啊?”答:“指紋?我…”問:“程貴陽,你的確很聰明,我承認。指紋和高科技也不用我跟你多講。不説你當秘書給領導寫那些材料怎麼受羅書記器重十多年,就説你現在的職業,搜來的書和文章我也了,很有文采。

可是我就不懂,羅書記對你那麼好,你到底有什麼理由反而去害人家,連小孩也不放過?你覺得你什麼都懂,包括描寫警察的事,可你畢竟只是虛構,揣摩,杜撰一些情節和故事,沒有上過警校,當過警察,真正的警察你懂多少呢?

比如現在,你知道我想什麼嗎?我卻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只是不願正視自己的所作所為,或者説逃避而已。但是,在國家法律面前不是大道理,是真的,你想想,自己做下的事,是否遲早都要説出來?我們有這個耐心,你説我們不懂,説出來,我們不就懂了麼?是不是?你不説,誰懂?”

這一切,上上下下許多領導都在關注,一直倍受各界人士關注、全社會議論紛紛的這個重大事件能不能在程貴陽的嘴裏得到解決,很大程度上當然也就取決於他是否能老老實實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什麼時候、何種情況下會承認?因此,這邊在工作,那邊,不管市局劉局長他們,還是如今已經陸續回到省城的肖子鑫廳長、史前進副廳長他們,都要求及時通報有關此人的最新進展情況!

這就更加給負責這一具體工作的劉海洋施加了莫名其妙的巨大壓力,層層落實,層層加碼,一層壓一層…

樓下正在繼續審訊,樓上支隊長接到一個最新消息。作案現場使用的手槍有了線索,外圍調查刑警電話報告説,六年前,撫南縣金礦保衞科民警江曉軍在上班途中,被兩名歹徒用斧子擊傷頭部致昏,後搶救無效死亡,被搶走“五四”式手槍一支,子彈0發。

據四名現場目擊者反映:兩名騎自行車的歹徒在居民衚衕內一人攔抱住江,另一人用斧子擊打江的頭部,對話中説出“打的就是你警察”等語言,兩名歹徒一高一矮,高個身高76米左右,中等體態,身着一套舊式警服;矮個身高70米左右,有明顯小黑胡,上着灰白茄克衫,內着綠襯衣。兩犯均cāo當地口音。

“這個案子始終沒破,槍也沒找到。現場目擊者的描述,槍支型號跟這次羅書記案子的一個樣,可能就是這把槍,巧的是,人形也差不多。”

“好!繼續查一查,往深裏挖一挖,還能發現什麼,隨時報告。”

“是。”撫南縣是濱江市下屬的一個偏遠縣城,金礦保衞科的案子經部下一提,劉海洋也想起來了,當時他還是副支隊長,去縣裏調查處理過。只是一直沒有找到線索,擱淺了,有些遺憾。…=================================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書,粉絲無上限!

無廣告,,書-,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