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華盛頓長城給我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一段矮挫着的黃土壠,很像是中國農村豬圈的垛牆。

在國內旅行的時候,類似這樣的長城,我可見得多了。它們一截一截無聲無息地卧伏在外,就如同折斷了脊椎的野獸,經過千百年歲月的侵蝕,無不喪失了當年的威武雄壯。

常常地,它們出沒在荒無人煙的草原和大漠上,抱殘守缺着。在那斷續的土堆部,無數的蝗蟲振翅而鳴。

但現在這是在美國,長城的存在因此就具備了讓人吃驚而動的內容。

陪同我的美國導遊叫做珍妮。她説:“我們眼前的這一段城牆,經考證建於兩千年前。你看,它的營造方式完全體現了中國的古老傳統。”華盛頓的長城是一種版築夯土牆,這也是中國最早採用的構築城牆的方法。它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夯築而成。

在一些坍塌的局部,仍可見少許耐腐蝕木筋存留。殘垣最高處不到一米,但仍依稀看得出當年的恢宏。珍妮説,它的高度曾達到八米以上,而其頂部厚度足夠容兩個全副鎧甲士兵相向通過。

除我之外,在長城之下連忘返的,還有許多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膚。我明白,作為市場經濟鼻祖的美國,很快便把長城開發成為旅遊點了。

但與中國那種一哄而上的情勢不同,美國人十分注意對文物的保護,哪怕是異族的文物。

在這裏你看不到八達嶺下胡亂拉客的小販和亂貼亂畫的廣告,倒是有阻止客人過分接近長城的鐵柵欄,以及止用閃光燈拍照的告示。有一條繁華的大街,原來是從長城穿過的,現在,美國人也讓它改道了。

這讓我傷。在國內,萬里長城現僅存四五千裏,即使這樣,長城沿線的人們每天還在“古為今用”:蓋房、修路、墊豬圈…蠶食。

在華盛頓長城的入口處,一座銅牌上用中英文分別銘刻着“長城”和“thegreatwall”的字樣,以及它落成年代的阿拉伯數字。銅牌的另一面則書寫着“國家文物”

“我們正在為長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珍妮自豪地説。導遊是她的業餘兼職,姑娘正在霍華德大學中文系念大三,她還是全美長城學會華盛頓分會的會員。

珍妮的話使我微笑着輕輕地搖起了頭。

參觀了一個多小時,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長城。這是花盛頓櫻花盛開的季節。

淡黃的長城隱藏在一片白熱的花海中,顯得極其普通。

【2】隨後,我們來到了幾里之外的華盛頓長城博物館。這是一組按照秦漢風格修建的宮殿式建築。

珍妮滿面風地帶領我在各個展廳參觀,一邊向我講解發現長城的經過。

長城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被發現的。那是兩年前在清理五角大樓廢墟的時候。

那座大樓不幸被恐怖分子炸燬了。

工人們搬走層層瓦礫,在一片狼藉的地基上,出了一段奇怪的東西走向的土壠。專家説,這樣的結構在當年設計五角大樓時並不見於圖紙。

緊跟着,在附近發現了獸形瓦和蟠龍、獅子雕像的殘片,以及銅杆鐵箭和子銃。

清理現場的專家中有一位華人建築師,他提出一個觀點,認為這應該是長城的一段城垣。

起初,沒有一個人相信。但這很快便被證明是事實。

如今,兩年前的震撼與轟動都已成為了過去。博物館裏安靜地張掛着考古學家對長城進行大規模發掘的照片,並陳列着五光十的出土文物。

在這裏,我看到了繩紋彩陶、鐵蒺藜、銅錢、漆器和木牘,還有一些殘破的碑刻,其中一座上面清楚地用小篆書寫着“雄關險口”四個大字。我的眼眶不濕潤起來。

珍妮驚訝地問:“你怎麼啦?”我抹抹眼角,説:“沒什麼。”據介紹,經過半年的發掘,人們發現,僅在華盛頓特區,長城就長達二十一公里。

這是美國發現的第一段長城。隨後,在其它州也發現了長城。

悉的城牆使我懷想着遠在萬里之外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來自那偉大的國土,長城的真正故鄉。我是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來的。長時間我都在太平洋上空默然飛行,下面波光閃閃,不見陸地的影子。

一七八四年八月二十八,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越過太平洋,抵達中國,揭開了中美往的第一頁。這段距離,輪船整整航行了六個月。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