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攤丁入畝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隨着《新土地法》的實施,朝廷在原先的張居正改革鞭法的基礎上推行攤丁入畝以及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將丁税納入地税以及取消了士紳不當差,不納糧這條上千年來的特權這可是一項巨大的改革,張居正當政之時尚不敢如此做法,因為這樣將會把那些豪強權貴階層都得罪光了,這些人還力量太大,不管在朝廷還是民間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能量,他這樣的鐵腕宰相也不敢這麼做。
朱影龍也很擔心地方上會羣起反對,畢竟這可是改變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規章制度,這裏面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張居正辛苦了二十幾年,他的“一條鞭法”還不是沒能徹底的施行,死後很快就被權貴豪強們一舉推翻,改革也因此中斷,還被鞭屍奪爵。
朱影龍也正因為有這個擔心,關於土地以及税法改革才一直拖到了現在,他跟張居正不同,張居正雖然有皇帝支持,但朝中還有反對他的大臣,皇帝的意志並不能一直代表着他的意志,因此他的改革從一開始就走的非常艱難,而張居正的改革皇帝只是一個旁觀者,不管張居正如何改革,只要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就已經可以了,皇帝並沒有參與到改革中來,而皇帝自己本身又是一個意志薄弱之人,張居正死後,很快他的改革就被一幫大地主貴族階級反對而成為歷史,朱影龍的改革則不同,他這是皇帝親自制定並參與的,是以皇帝的意志為核心的改革,只要皇帝改革之心沒有變,那改革就會持續下去。在直接的皇權鎮壓下,阻力會小了很多,還有,朱影龍掌握了全國地軍權,他的意志就是軍隊的意志,所以朱影龍並不怕這些人鬧,鬧起來正好殺一儆百。
法令頒佈之後,過了半個月,各地紛紛都有奏摺上呈朱影龍,其中一般屬於秘密部門的。總的來説各地百姓反應不一,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將信將疑,有的則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朝廷這是在開玩笑,糊百姓的,但是各地地地方權貴們卻一下字都蔫了氣,法令雖然更多的保護了他們的權益,但那要是合法的才行,背地裏誰沒有幹過一兩件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些人是惶惶不可終
,他們不少都是朝廷的在職官員以及地方上的士紳名
,他們開始串聯,集會。一股“清君側,廢亂法”的聲音慢慢的從地方上到京城形成。
地方士紳貴族們知道明裏與朝廷對抗那是純粹自找倒黴,自《新土地法》頒佈之後,各地的擁有大量土地地地主士紳們開始不斷的辭退給自己開墾重地的佃户。這些人一朝廷要向他們徵收地税和納糧為理由,説他們不需要這麼多佃户為他們種地了,這樣這些佃户們失去了給地主耕地種田養活家人的工作。失去生計佃户們就在地主士紳們地煽動下把仇恨歸結到朝廷頒佈的《新土地法》以及新實施的“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法律之上。認為是朝廷堵了他們地活路。甚至有人還煽動造反,衝擊當地衙門的事情屢屢發生。
一份份十萬火急的奏報飛速往紫城裏呈送。但似乎都泥牛入海,沒有了動靜。
身為內閣總理大臣地徐光啓則是字法令頒佈後一夜都沒有睡過安穩覺,各地紛紛爆發地民亂差點讓他以為這天下快要大亂了,可宮裏面地那位主子偏偏像個沒事的人似地,整天悠哉遊哉的,似乎一點都不擔心。
刑部尚書楊鶴雖然也是一臉的焦急,但心裏卻是極其不痛快,朝廷頒佈的這兩道法令可是大大的損害了他的利益,要知道真的是要按照法令上的規定執行的話,一年下來,他楊家起碼少收入三千銀龍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他這個一品大員的俸祿、津貼、獎金和賞賜和雜七雜八的加起來也不過如此,想起來就心疼,朝中凡是手中有莊子土地的官員都在暗中抵制這兩道法令,只不過在天子腳下,他們不敢做的太過分,而且還只能暗地來,不過這些人可是師生朋友滿天下,一個煽風點火,地方上就全亂套了。
“現在能有什麼辦法,各地民怨沸騰,各省官員紛紛上書朝廷廢除或者暫緩施行這兩道法令。”教育部的副尚書孔貞運唉聲嘆氣道,他是聖人之後,山東曲孔家經過千年的發展,已經成了當地的一個大家族,而且孔家在儒家的地位崇高,歷代帝王對孔家也是尊崇有加,這一次收《新土地法》的影響,孔家的一些賦税上的特殊照顧怕是要被朝廷收回了。
“可本官收到的卻是恰恰相反,新法頒佈後,我就收到犬子來信説,湘西乃至湖南的百姓無不欣喜萬分,他們認為朝廷頒佈的新法讓許多沒有土地的百姓有了獲得土地的機會,因為新土地法的緣故,犬子治下的沒有土地的百姓已經有超過半數的人重新獲得了土地,而幾位大人所説的民亂不過是因為一地的土地都集中在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手裏,百姓們沒有別的土地耕種,也沒有的荒地,這些地主士紳們為了對抗朝廷新的土地法,佃户和不明新土地法的民眾造反,朝廷應該馬上出兵鎮壓,將這些煽動民亂的士紳地主們繩之以法,然後將土地分給百姓,這樣民亂立刻就會平息。”吏部尚書黃尊素不僅是東林黨的領袖,又是現在的革派以及
皇派,在他看來,像楊鶴這樣的人心中捨不得自己那點利益,
本就沒有替國家替朝廷着想,拿着朝廷的俸祿,卻只顧着自己的利益,簡直就是其心可誅。
兩部法令的頒佈對財政部最為有利,因為這兩項改革如果推行下去的,朝廷將會增加一大筆收入,這對現在的朝廷財政來説是多多益善,而孫慎行也清楚一旦改革推行,勢必會損害許多人的利益。尤其他自己也是這裏面的一員,朝廷上大多官員哪一個有了錢不去置地的,這股子力量究竟有多大,沒有人知道,儘管他自己並沒有在乎那點利益。
但是有一條是他們沒有反對理由,那就是在頒佈這兩條法令之後,朱影龍下旨凡是在他名下或者是宮中妃嬪名下地皇莊、土地一切都一兩條法令為準,該納糧,該繳税的一樣繳給朝廷國庫。
皇帝都以身作則了,底下的這些大臣們如果還厚着臉皮反對未免也太不給皇帝面子了。這也就是京城還平靜一片,地方上卻鬧成一片的緣故。
大臣之中,最能瞭解朱影龍心中想法的也只有孫承宗了,在他看來皇帝這一次表面上是對下面的這些民亂漠不關心,實際上內心已經動了殺機,慢慢的他在朱影龍跟前久了,那就是皇帝若是發怒,甚至暴怒,那還好,就算事情解決了。也不會死多少人,可當你一旦發現皇帝對某一件是無動於衷,甚至看不出什麼端倪來,那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了。天子之怒,伏屍千里,可以想象這些人愚蠢的行為會給他們怎樣的彌天大禍。
就在內閣各部大臣們在為各地發生地民亂而愁眉不展之時,在養心殿一間漆黑的密室裏。一場風暴的源頭就在這裏誕生了。
“蜀王叔,這些子你可過的好嗎?”
“勞皇上的掛念,老臣一切安好。”蜀王朱至匍匐的跪在朱影龍修長的背影身後三尺處。不敢抬頭道。
“這就好。朕讓你留意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朱影龍緩緩的問道。手中地摺扇輕輕的摺疊起來。
“回稟皇上,經過這幾個月的老臣的觀察。福王地確跟外面的還有些聯繫,雖然老臣的遭遇與他相同,但他似乎並沒有完全相信老臣。”蜀王朱至緊張的道。
“那你都查到些什麼了?”
“老臣查到福王跟幾位王爺都有聯絡,但他們之間有什麼秘密老臣卻不得而知。”
“説,都是那幾位王爺?”
“瑞王、惠王、還有桂王這三位王爺聯絡地最多,最近還有潞王和唐王兩位王爺也有聯繫。”蜀王朱直忙回答道。
“果然是蛇鼠一窩,都湊到一塊了!”朱影龍冷笑道,要不是自己故意的讓人開了一道口子,憑福王圈的待遇又怎麼會能對外聯繫呢?
“蜀王叔認為這幾位王叔是不是都是聯絡情,敍敍兄弟情誼呢?”
“這個,這個老臣不知道…”雖然外面天氣很炎熱,但這間密室是特殊製造地,四周地牆壁之中灌滿了冰水,室內地温度非常的涼,而此時低着頭地蜀王朱至額頭上居然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蜀王叔真的不知道嗎?”朱影龍的聲音加重了三分,直把跪在地上的蜀王朱至駭的不過起來。
“老臣,老臣…”剛才的細密的汗珠如今一下子變得黃豆大了,並且前後襟都濕透了。
“蜀王叔想不想回四川呀?”
“想,不想!”蜀王朱至一驚之下,連忙反口道。
朱影龍嘿嘿一笑道:“朕知道你想,而且朕還可以答應你,讓你風風光光的回去做你的逍遙王爺,但是呢,你必須幫朕做一件事。”
“什麼事?”相比於那還在囚之中落魄福王的承諾,眼前這位可是貨真價實的皇帝,況且他知道那些人的是鬥不過眼前這位年輕狠辣的皇帝的。
“朕要幫朕將這些叛逆反賊一網打盡,你可做得到?”朱影龍笑着道。
朱影龍此時的笑容在蜀王朱至的眼裏可是比兩把鋒利的刀還要厲害,他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你聽好了,這次的行動代號是‘獵王’,朕在他們身邊都有卧底,而你的任務就是取得他們的信任,將他們具體起事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多少人馬給朕搞清楚,現在外面世道這麼亂,正是成就大業的好時機,蜀王叔?”朱影龍長笑一聲離開密室。
剩下密室中的蜀王朱至一下子癱倒在地,一絲力氣都耗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