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偏有離酒入愁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鴻略一遲疑,向席間諸人告一聲罪,便隨了柳兒,向來。
這小閣規模並不甚大,每當集會時有貴客,也常在此暫做休息,因此收拾得頗為整潔。
盧鴻進來後,見衡陽公主與上官玥已經重新施過淡妝,但上官玥眼睛微紅,自然是剛才看《牡丹亭》時過於投入,哭得眼睛有些腫了。見盧鴻一進來,上官玥又把頭低了下去。
盧鴻先向衡陽公主施了禮,方才問道:“不知公主喚盧鴻來,有何吩咐?”衡陽公主輕紗後的眼神有些複雜地看了一眼盧鴻道:“沒事就不能請你這大才子進來了麼?”説罷又忍不住問道:“這《牡丹亭》不知公子是如何想來的?可有所本?”盧鴻道:“不過是一時胡思亂想,拾綴成篇,才有此曲。真個達成今之功,倒是祖兄與立本大人、鶯娘等心血所聚。在下不過
些虛詞,因人成事罷了。”衡陽公主搖搖頭道:“以前只道這些小曲,不過是席間助興的鄉詞調,今
所見,方知才氣所聚,本無體例高低。盧鴻你這人雖然不怎麼樣,這份才華卻真是令人不得不欽佩。”也不知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盧鴻暗中腹誹,面上卻一本正經地又是謙虛又是
謝。
衡陽公主對今這齣戲曲,想是
觸極深,因此沒説正題,忍不住先説了半天這個。此時才步入正題道:“前幾
,上官儀大人已經出獄。與太子牽扯等事,洵是有人誣告,皆已查明。只是上官大人經此一事。頗為心灰意冷,已然另謀外派,不
便要啓程了。上官姐姐知道上官大人得
,卻是獲益於公子的計策,特地要向你道謝。”上官玥輕聲道:“玥也要與家父同行,此去怕難有再見之
。公子為了家父一事。多有勞累。大恩不言謝,玥銘
於心。”盧鴻一呆,隨即道:“盧鴻未有寸功,何以謝為。令尊入獄本是為人所攀。自會重見天
。倒是公主為了此事,勞費心力,上官姑娘卻是謝錯了人。”上官玥輕輕咬住嘴
,並未做答。盧鴻忍不住問道:“不知令尊
去往何處,為何急着這幾
便要動身?”上官玥有些無奈地道:“家父所謀之處,卻在洛陽。只因庭芝他要訂親陽鄭氏。因此此去,也是為着辦理納彩諸事。”盧鴻一聽大是意外。怎麼這幾天沒見,上官庭芝這小子就拐了個老婆出來了。
上官玥見盧鴻不太清楚,便慢慢地將上官庭芝之事講與盧鴻。
原來事件起因,還是在上官庭芝入太極書院就學。
上官庭芝被盧鴻送入太極書院之後,最初受些個刺。更兼這一段家中鉅變,令其突然之間心
成
了許多,眼界也與以前不同。因此用功頗苦,學業不復從前般鬆散。
上官庭芝天本來聰明,家學淵源,底子是極紮實的,又曾得盧鴻指點過為文做詩的要訣,因此一旦到了太極書院這太唐頂尖地學府之中,又這般用功,進境自然極快。何況他又是盧鴻親自送到書院中的人,院中諸位講學,也多少有些另眼相待。在諸般事宜及學業之上,都有幾分照拂,經常能開個小灶什麼的。
盧鴻離開范陽一段時間後,正值陽鄭氏玄壇經會復開,按照慣例,邀請范陽太極書院參加。太極書院中除了幾位於經義的講學外,還有多名優秀學子同往觀摹。雖然上官庭芝入學時間尚短,但他用功甚勤,為人又討人喜歡,更有盧鴻的面子,於是便也被選入其中,一同到了陽參加經會。
到了陽,經會還未開始,那桃園詩會先期舉行。每年詩會均在經會前,盧、鄭兩家的青年才子,暗中較勁,在詩會上自然各逞才華,以期壓倒對方。可惜鄭氏畢竟佔着地利人和,除了當年盧鴻一人力壓全場外,這幾年范陽方面地表現,一直處於下風。
本來上官庭芝來陽,書院中人對他也無太高期望。不想在桃園詩會上,上官庭芝有如神助,以一首長篇歌行驚豔全場,令人刮目相看。
上官庭芝詩詞受盧鴻影響極深,又得其親自指點,詩風與當下空繁麗的習氣截然不同。
更兼受家學及盧鴻影響,對於平仄、音調詩句格律頗有所得,因此自然是大受好評。尤其他相貌秀美絕倫,比起當年的盧鴻來還要強上幾分,自然大受諸芳青睞。最終雖然未如盧鴻般獨佔花籌,也是以絕對優勢奪得花籃而歸。
詩會上諸女,自然也頗上官庭芝傾心的。只是事後打探方知,這位秀美少秘書郎上官儀之子。上官儀本著詩名,以“上官體”聞世,只是此番受了牽連,現下正在獄中,還不知是何結果。
這一下子,諸女大多嚇得退避三舍。就是有那痴心地,也多讓家中三言兩語,説得心灰意冷,擱置不提了。
但凡事總有例外,其中便偏偏有一個不怕死的少女,不管上官庭芝家世如何,只認準了一門,立誓非上官庭芝不嫁。好在唐時風氣本來開放,這幾年來尤其如此。家中苦勸不得,一來二去,最後也就認命。何況上官庭芝才華出眾,即使其父無重起之,按着他自己的能奈,也不是久居塵埃之人。因此便託了盧家一位前輩,為女兒向上官庭芝提親。
鄭氏女那就是金字招牌,何況在上官家這等落難之時,居然不避嫌疑的願結親事,上官庭芝又是歡喜,又是動。只是父親尚在獄中,沒有他的首肯,這門親事卻也難成。思來想去,只得求太極書院中盧家長輩,派人送信至長安,問訊其母之意。
上官夫人聞訊大喜,連忙尋人設法送信入獄中,問自家老爺的意思。不想信還未入,外邊大事已定,上官儀洗冤出獄,倒是雙喜臨門。
上官儀此次入獄,頗官場無常,更嘆世態炎涼,一時有些心灰意冷。又借了這次兒子定親之事,尋了個洛陽地閒差,
遠離長安這是非場,但求清靜平穩度
。因此這番起程,便是先赴陽為上官庭芝
辦納彩一事,之後再回洛陽就任。
盧鴻聽罷,心中也是慨。在他前世記憶中,原本歷史中的上官儀便是因為過於孤傲,結果傷人頗眾,最後為人所饞,竟至父子同被處死。此番因為歷史改變,自求外派,何嘗不是因禍得福。這番話當然不可明言,只得勸
了上官玥幾句。
上官玥道:“人生本是無常,直令人難以釋懷。幸好家族保全,親人無恙。説來庭芝能得此際遇,也是公子之勞。”盧鴻聽了此言,心中慨萬千,看着面前地上官玥,不免有咫心天涯之嘆。二人初遇之時,乃是因褚遂良府中賞石之會。才一見面,便被上官玥批了一頓。其後相知相近,共編畫譜,更有悟道之時攜手相護之情。自己受刺時,上官玥真情
,悲傷無地;養傷之時,朝夕相對,更覺温馨。不想最後終自己迫於家庭壓力,二人只落得黯然分別。
上官玥輕聲道:“今再見公子新曲,想來明
長安風氣,又當一變。詞曲之道,自是登大雅之堂了。想當年初遇,玥信口妄言,引出公子畫論高見。如今想來,恍如昨
。只怕以後再難聆高論,心中難免
傷。”盧鴻看了看一邊冷眼不語的衡陽公主,心中覺得酸澀難言。長嘆了一聲道:“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有些事情,總不是人力可為的。來
遠離,盧鴻怕無暇相送,便於今
此時告別吧。若他
再得相逢時,卻不知又是如何情景了。”上官玥雙眼微紅,良久無語,忽然抬頭直視盧鴻道:“盧鴻,難道你便再無話語對我説了麼?”盧鴻咬咬牙,終於從袖中將當
那柄紙扇取出道:“此扇乃當
衡陽公主轉送,其中或有所誤,今
便還與姑娘。其上塗鴉數句,幸勿嫌點染污濁。”衡陽公主“哼”了一聲,卻終未再言。上官玥臉
慘白,輕輕拿過紙扇,展開看過,正面便是自己當時所繪墨竹。再看背面,卻是寫滿字跡,乃是盧鴻所題新詞一首。看書法點畫狼籍,全無平時風
婉轉之意。筆跡濃淡乾枯間,凝鬱沉痛,便如此時心事般悲慨蒼涼。
上官玥玉指輕撫扇面,輕輕讀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願!
讀到最後,聲音嗚咽,終於哽咽無言。兩滴清淚,倏然落於扇面,又緩緩滲入字跡之間,斑斑可見。
衡陽公主與上官玥未終席便半途而去。盧鴻過了一會,也重回席間。席間氣氛熱烈,盧鴻也談笑自若,與眾人把酒同歡。只覺一杯杯酒飲入喉中,卻全無滋味。麻木中不知飲了多少杯,直至醉倒席間,最後才由祖述派人送回自己的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