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種田路線的覆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難怪,難怪這裏的人只能終以四害為食,難怪這些個人雖然實力驚人,仍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只能在死亡線上掙扎求存…

除了物理與化學的基本法則沒有改變以外,這個世界其實已面目全非,曾經的認知徹底顛覆,常識本不足倚仗。

賴以生存的種植作物是如此,用來養殖的動物其實也是如此。

當今世界的動物,大抵分做了四類,不以實力高低,只以能不能吃,要怎樣吃來劃分——第一類叫做王獸,昨夜的黑熊便是如此,老虎〃子、豹子之類的兇獸也是如此,這些動物的倒是安全無毒的,只不過,屬於此類的動物兇厲異常,成體至少便是旅級,而且個個野難馴。

通常情況下,要一整村人合力配合無間,還得動用山都的高等級卡片,才能夠與之匹敵,如果要將之殺死,八成得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柘村已經是幸運的祖墳上冒青煙了,找到的第一隻黑熊是不足四齡尚未獨立的幼熊,實力荏弱,到第二隻黑熊時,恰好楊帆又修復了質子劍,與地獄熔岩卡配合無間,方才做到完勝。

如果換一個村落,面對黑熊那突如其來的襲擊,全村覆沒也是極平常的事。

第二類叫做離獸,這種類別的動物情況很特殊,基本由狼、狐狸、野豬、猴子、蛇蟲之類構成,其吃法也相當特別。

必須要人當面鑼對面鼓的與其單挑,將之殺死,其才是安全無毒的,羣毆不行,使用陷阱不行,總之,讓它們死的不明不白就不成,就會死不瞑目,屍體裏就會含毒。

人情緒變化的時候,身體會分泌某些化學物質,動物當然也會,而隨着基因突變,這種物質變成一種有針對的基因毒素,似乎也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這類東西實力從強營級到弱旅級不等,也正是村落中團級積分遠高於其他人的關鍵,除了團級,其他人很難能在與離獸的單挑中勝利,獲得積分。

第三類叫做厭獸,其成員主要有:馬。、羊、豬、狗、雞、鴨、鵝、兔子、鹿、鴿子、貂、某些食用魚、某些青蛙…

是不是看着眼?沒錯,基本都是人類養的到不能再的動物。

這些動物就跟那些個農作物一樣,被養殖的數量越多,其食用或者應用範圍越廣,來到這八百年後,身體裏面毒素的含量就會越大。

這類動物本無法食用,不管以什麼手段捕獲,不管採用什麼樣的處理方式,就好像天生討厭人類一樣,所以被叫做厭獸。

至於第四類,通常被稱為蟲獸,就包括了蟑螂、老鼠、跳蚤、蚊子、蒼蠅、蚯蚓、蜘蛛、蠍子、蜂之類,基本都是可以吃的,也是現今人類的主食。

只不過,這類東西要麼成羣結隊,要麼動作靈活,要麼善於隱蔽,很是難纏,柘村每天出門打獵的男人,時間都花在這上面了。

幸好,那些動物植物的基因毒素只對人類有效,所以村裏還能養幾條狗,人不能吃的東西,那些狗倒是生冷不忌。

這些事楊帆原本並不知道,如今聽小石頭以稚的語氣娓娓道來,才總算對這世界有了另一重瞭解。

可以説,眼下的一切,完全是來自大自然的報復,對於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主,幾千年來肆無忌憚的破壞、毀滅、污染自然的報復。

這大約,也就是連羅教授也無法預測的未來了…

人類竟然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苟延殘下來,並且還維持着一絲火種不滅,已不知道有多幸運!

就算已知就裏,楊帆也幾乎想象不出,當初那第一第二代變異者,驟然面臨這般嚴酷的自然,究竟是怎樣幸虧下來的?

而一旦知道這一切,原本輕鬆寫意的種田派發展路線,自然也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種田?養殖?科技樹?還是先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再説吧!

不解決吃飯問題,人類現如今的生存模式就不會改變,因為嚴苛的自然環境,看起來很廣闊的土地面積,卻只能養寥寥百人,多了獵物就難以捕捉,人們就會吃不飽,新生兒就難以養活…

上個世代的部落時代就是這樣來的。

只是隨着生產力的發展,隨着種植業與畜牧業的改善,人類獲得食物的方式與能力大幅增加,才逐漸匯聚起來,完成了部落間的融合。

而生產力達不到條件的北方遊牧民族,直到十二三世紀,還以部落為基本的社會結構單位生存着,也正是土地不允許太多人聚集到一起的緣故。

哪怕有來自二十五世紀的先進思想指導着,哪怕有在相當多擬真遊戲中的種田派體驗,如果不能解決吃飯問題,一切都是白扯!

默默的盤坐在樹枝上,楊帆的思緒百轉千回,種田派的打算顯然已經行不通了…

如果有二十五世紀的全套基因試驗設備在此,再加上羅教授留下的筆記,給他個幾年時間,也許可以憑籍專業知識破解那段神秘基因的奧秘,針對的將這段基因消除。

可現實是,這裏一窮二白,自己又身無長物,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呀!

別説拯救全世界的人了,就算是拯救自己,楊帆都不知道做不做得到,要在這個世界生存,最重要的還是實力呀!

強食,沒有實力,就連撿破爛都做不好,這可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赤果果的事實。

就比如,想下到下方草海里尋找失物,營級便是最低標準,並非草海里潛藏着多兇猛的野獸,這標準存在的原因只不過是,如果達不到營級,身體的強度便不夠,皮膚會被草海里的枝葉劃傷導致中毒…

這個世界,就是這般危險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