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起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城裏各種大事,眼下就集中到了兩個方面上,一是大比,國家掄才盛典,此事關係到國家前途,歷朝歷代都不能輕忽,在極端重視人才的這個時代,這個儀式更加的要重視。第二就是軍制革新的前期準備了,各地督撫提鎮等高級軍政民政官員儘管從前段時間的上諭廷寄等國家政治核心的管道上得知要進行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但是除了掌握之中的一些督撫,特別是湘軍淮軍出身的老將領們表示了支持之外,其他的省份一直未見有明確表態,最重要的是滿洲督撫們也許是因為第一步改革沒有明確説明八旗是否也在改革之列,沒有什麼聲響,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總之,這次改革是李鴻章在主持,原先湘軍淮軍的系統基本上都會給他面子,這也是我當初為什麼要將李鴻章直調中樞而不讓他在直隸繼續維持的原因之一,李在北京,天下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內亂,李在外面反而容易生出另外的事情來,當然,歷史證明李鴻章是沒有二心的,但那是書本上的歷史而不是我面對的歷史。
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不得不讓我把心思轉到恭親王父子給我留下的旗務改革的收尾工作上去。
吏部滿尚書,宗室福錕;大理寺卿,漢軍正白旗崇禮;宗室,原兵部滿尚書户部後改户部滿尚書敬信;這三個人在五天之內先後上奏表,表示身體不適年老體衰,請乞骸骨告休。一開始還沒有太在意,直到第五天上收到敬信的請辭折,心裏開始冒火,在我以霹靂手段修理了宗室裏的不安分的人之後,居然還有人膽敢對我來這種軟招術。當即傳來善耆。善耆如今也掌着宗人府負責監視王公親貴大臣言行舉止的部門,想來這三個人也應該沒有什麼大的異心,估計也就是給臉子給我看錶示表示不滿罷了,若是有什麼大的反常,善耆早就該向我報告才對。
而且由於隨着我親政時間地增長,又在對外的兩次用兵中立了威,宗室中膽敢有所異動的立時遭到我嚴厲的撲殺,現在滿洲親貴中膽敢對我的旗務指手畫腳的人還沒出世。旗務改革這幾年來,儘管動作不可謂不大,有些滿人的利益損失不可謂不多,但是由於我的政策保持了有能力有貢獻地旗人的利益。甚至拿得比以前更多,那些受損失混不下去的都是沒有能力的廢物,或者是那些有能力卻不想幹活地懶漢,有點基本保障給他們也就行了,用不着太擔心這些在太平盛世裏都不會過子的廢物能搞出什麼花樣來。
只是這次是三個高級官員以辭職來給我抗議,我還真不能等閒視之。這要是真的讓他們回家待著,指不定會不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在下面給我散播言。既然我要親自把旗務理起來,那就要拿出我的硬手段來。
果然,善耆來了之後回説最近都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幾位親貴家中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異動,就連我這幾年一直關注着地榮祿。似乎也認命了,自從女兒晉位皇貴妃,自己晉爵三等順恩公之後,就老老實實的受着對皇親特殊的監視照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與外臣聯絡,就連與他私最好的江蘇巡撫鹿傳霖,也早早的斷了來往,以往的那個八角蜘蛛榮祿。似乎已經息了那份不安分地心了。
所以,這三個人請辭,我下旨勸勉了一番,他們若是固辭,那也只有由他們去了。加強監視,調配人手來填補進這三個缺額進去。吏部位置重要,要換上一個忠正信得過的正人君子才行,放眼內閣裏面,誰放進去似乎都不太合適,一時間就有些犯難了,由善耆兼着倒是行,但是他肩上擔子已經不輕了,而且我是將他往情報專門負責人方向發展的,就像以前的貝利亞一般,這種人物出來做人事工作,太勉強了。
當然,有了內閣之後,吏部的腳只是一個官員績效考核,彙總整理彙報給內閣總理大臣,然後再
據內閣的人事調整作一些上傳下達的工作,吏部尚書的位置就給內閣總理大臣兼任着也沒什麼大問題。
倒是大理寺,劉光第雖然是好人選,只是他身兼屬於警察系統的刑部,以及反腐系統地清政衙門,再讓他兼任負責國家最高審判權的大理寺,權柄也過重了,想到這裏,突然想起一個人…譚嗣同,倒是可以把清政衙門給他,他的熱情足以在國內掀起一場廉政風暴來。等到今年由於戰爭由
闈改成秋闈的大比結束,新近的人才再培養培養,又是一批新鮮血
。而劉光第老成了些,進退之間顧慮也多,大理寺還是給他。
户部地滿尚書倒是可有可無的腳,財政系統
給盛宣懷應該沒有問題了。
所以,這三個旗人親貴請辭,倒給了我騰出了位子,不然要奪他們的位,又要費心思。這麼説來,倒是應該謝他們的才是。
隨着一五計劃的進行,雖然我急需要有方面能力的大臣來幫我進行各項工作,以讓我有多餘的力來投入到科技及人才培養的提前步局上去,但我始終有一個信條,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個絕對權威,絕對獨裁的至高皇權之上的,沒有這一點,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最近為了安撫滿洲親貴,特別也有針對的舉動,以內宮的名義請了聶士成的老母親進宮來,由皇后隆裕和皇貴妃幼蘭陪着吃飯説話,還有龍旗軍一應軍官的母親及正室,分別由後宮其他妃嬪陪着遊覽內宮風物,氣氛自然是和諧的很。去了驕矜的隆裕等人沒了往
那種拒人千里之外的優越
,倒也沒以往那麼可憎了。
太后那拉氏與聶老太太比起來看上去都還要小上一輩,但是聶老太太由於是每天親身練拳不輟,身子骨硬朗得很,可把那拉氏羨慕的很,而兩人的格又都是那種內斂而又剛毅的傳統中國婦女地
子,説話也投機的很。
聶士成近年來由一個區區二品提督,直入中樞封侯拜相,領全國兵馬,雖然他嚴格來説只是一個戰術層面上的勇將,而在戰略層面上略有欠缺,但是我取的是他那份忠義,在我的着力栽培下,他近年來的功績也堪與古往今來的一名將相媲美了。這次召他全家以及龍旗軍各軍官的家眷進宮來,一方面是要給這些婦人們晉誥命,二來也是在他們枕邊加上一道忠義地枕邊風,聶士成我是百分百放心的。他那份忠義的氣質在身,縱有
小人,也會被他嚇跑的,倒是他麾下那些中下級軍官,有很多是滿人,若是旗人裏面
傳些什麼風言風語。倒是很容易出些什麼問題。
所以,這一次在正式將旗務政策確定下來之前,京城裏地各項防務都要重新做個調配,惠崇雖然是醇親王系統的人,但是作了九門提督這麼多年,防備些也是應該的。賞他一個領侍衞內大臣,調任到健鋭營都統,並加賞黃馬褂,賜紫城騎馬,九門提督的位置由載洸兼任。惠崇領兵變少,但地位同樣重要,尊榮更勝以往,所以也沒什麼可抱怨的。載洸在宮中領侍衞這麼多年,晉位貝勒後
情漸漸朝穩重的方向發展。我是越來越信任這個嫡親弟弟了,宮裏地侍衞也是
挑細選的忠誠絕無問題的人選,所以,
衞,宿衞確保無憂。剩下來的就是京衞了。
聶士成掌京衞,這也是為什麼我讓他今天進宮來的原因。
“賜功亭公坐。”我當先步入養心殿小書房,示意太監給聶士成賜座,自行安坐到椅子內道:“給朕茶,賜功亭公茶。”服侍停當,聶士成便忙不迭的再謝恩典,我搖手笑着止住道:“功亭公,給老夫人一品誥封,乃是理所當為,功亭公北驅羅剎,東征倭夷,雖李靖蘇定方復生,兩人加起來還差你功亭公一大截呢,這難道不是老夫人地功勞?我中華向來講究忠孝,功亭公如此殊功,乃是與老夫人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因為説到母親,聶士成不敢安坐,虛抬着身體回話道:“陛下如此讚譽,臣愧不敢當,臣本布衣,幼年時家父早喪,家貧不敢言明之炊,全仗母親一人,撫育臣成*人。自小母親便教導臣做人,又勤練武藝,訓誡臣常思忠孝報國之道,至今年臣虛度五十九個
秋,未嘗有一
敢忘記母親的訓誡,臣有今
,一是皇上天恩浩蕩,二來也是母親的訓導有方。陛下將臣與李衞公,蘇莊公相比,臣愧不敢當,倒是臣私心狂妄,常將母親比之古人,未敢自認輸於孟母,岳母矣…”説到他令人尊敬的母親,聶士成心中
盪,眼圈已是微紅。
我唏噓嘆了口氣道:“是啊,朕這誥封,還是來得遲了啊。功亭公,朕今提起你的母親,也是要你常常存孝道,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你母子二人,乃天下楷模。朕讀史,功亭公今
之不世之功,忠孝勇義,雖關雲長亦不可比也,你是大清的驕傲,也是我中華的驕傲!”
“臣惶恐。”聶士成愧不能受,欠身拱手回奏道:“臣些許微功,不敢驕矜,兩次用兵,均仗優勢兵力火器之利,豈敢與武聖人相提並論?臣常常想,臣是蒙陛下錯愛,這數年間所得所賞,臣心愧難當,陛下若是換了任意一人去練龍旗軍,也是一樣大勝。臣豈敢邀天之功?”嗯,還算有些明白,我點了點頭道:“嗯,你説地固然不錯,但是你也不用太過謙虛,朕看換了其他人就未必吧。比如繼任你直隸提督位子的葉志超,他能嗎?”説着鄙夷的一笑道:“他也是你們安徽人,同樣是安徽人,一個揚國威,一個喪國體,真是令朕心痛啊。”聶士成待要分辯,我卻趁此將話題轉了開去道:“今天朕要跟你説的,是這京衞。”
“京衞?”聶士成見我説的鄭重,詫異道:“皇上,難道京衞有人敢有異心?”我哈哈一笑道:“不是,誰敢有異心?只是朕親政以來。新政層出不窮,雖是朕一心為萬民,然亦難免得罪諸多顢頇之輩,京衞十萬大軍良莠難辨,萬一出岔子就是震驚天下地大亂子,你可不能掉以輕心啊。”所説的事情已經極是沉重,房間內靜的針落可聞,聶士成也臉凝重起來。欠身回奏道:“臣其他不敢保證,龍旗軍一軍並京衞十萬兵馬,誓死效忠皇上!”我見他説的凝重,哈哈大笑起來:“也沒你説地那麼嚴重。朕只是給你提個醒兒,明年就是軍制大改之年,或許會有動盪,京衞萬萬動盪不得。你要給朕好好練兵,另外,教化部康有為他們。朕也會讓他們派員到京衞各軍中進行教育,一是認字,二是講忠孝。先由你這開始,新儒黨近幾年開展得很好,朕打算讓京衞各軍先行試行,效果好了將來推行到全軍去。”頓了頓。見他臉
稍稍舒展,輕咳一聲道:“你如今領天下兵馬,不可看輕了自己,大清自三番以來,漢臣你是第一尊榮,不可妄自菲薄,另外,也要加強修養,你肩上的擔子不輕。除了剛剛朕
辦的,另外軍制大改,你也要協同李鴻章把事情辦起來,各地督撫提鎮人員配備,你也要心裏有個數。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國外的戰事兵法兵器,我大清要永葆今
之輝煌,便不可一
荒廢武備!軍事方面,將來朕是要
給你去總理的,你加油吧。”
“臣恭聆聖訓。”聶士成跪倒在地:“臣唯萬死以謝皇恩!”
“嗯。”我點了點頭道:“朕還沒説完,你且起來説話。這還有一件大事,你也要用心。身為天下第一帥,要有着眼全局的眼光,一是看外洋的新軍事,二也要着眼全國的戰略佈局,如今我大清幅員之闊,前所未有,然闊則闊矣,要用心防禦地地方也多,北方西方南方都有強敵,東方的本,也要提防,這個戰略眼光,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你平
裏也要用心。醇親王從德國帶回來的第一批軍官,你現在可以放手去用,以及你龍旗軍麾下地諸位大將,照朕看都有方面之才,放手去用,去培養,給朕多培養出一批小功亭公來,此大清之福。還有一個,明年若是不出意外,德國人會派來一個陸軍教導團,怎麼教導,在哪裏教導,你要有條陳上來。請進來固然需要,也要派出去,帝國陸大明年開學在即,朕看第一批學員中,各地的總督,將軍等等,要輪
進修,這是要發上諭出去的。但是派出去的,年輕人為主,總之,朕的意思就是要形成一個能打仗的將軍地培養機制,為我大清源源不斷地練出
兵強將來,朕四年前能發現你聶士成,但是四年後朕已經沒有能力再去發現一個又一個新的聶士成來,所以,諸事你都要多費心點。”喝了口茶,不由嘆氣道:“軍事乃我大清頭等大事,然而朕要煩惱的又豈是軍事一件而已?逢此數千年未有之亂局,國家不改則亡國滅種之禍不遠,朕實在不敢輕心啊!功亭公,陸軍軍事,全仗你了。”
“皇上…”聶士成動的看着我,淚水涔涔而下。拱手錶決心道:“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用心就好了。”我收懾有些因動情而發散的心神,定了定道:“難道朕是要你聶士成死嗎?朕是要你用心為朕辦差罷了,取你前四個字就好了,放眼望十年二十年後,大清國強盛還是嬴弱,很大程度,是看你們這一批忠臣良將了!這番話,將來等海軍劉步蟾陛見,朕還是要跟他再説一遍的,梁啓超那邊也會眷刻成御製文,發給全國遊擊以上軍官覽閲,讓天下都知道朕地苦心…”又説了一陣子話,總之是讓聶士成明白,將來全**隊的管理,將領的選用,軍備的經營,防線的佈置,大清皇家陸軍將來的走向,大半要靠他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兵良將將來努力了。大清國將來是強盛的遠東帝國還是羸弱的東亞病夫,每個人都有責任。這些道理,也一樣讓教化部會同新儒黨地班子整理成講習稿“御製整軍經武語錄”慢慢的向每一個士兵去宣導主人翁意識…當兵不是混口飯吃的,國運,民族的未來,都在每一個士兵,每一個軍官自己的努力上的。
將要綿延數年之久,各省慢慢推廣開來地軍制改革,就由今天我與聶士成這樣一番談話開始了。從這一天起,首先是京衞各軍,開始了固定服役年限,退役優待,西式隊列練以及嚴格內衞管理推行以培養士兵絕對服從意識,同時,由於為載瀅的臂上槍傷貢獻有功,經載瀅推薦,孫文被任命為軍部新成立的軍醫司首任司官,並且在帝國陸大中開設軍醫專科,為軍隊培養軍醫人才。
利用甲午到一戰這期間寶貴的二十年和平,遠東這個龐大的國家,終於從軍事革新起步,邁出了它沉重的改革步伐。儘管僅僅是軍事這一方面的起步,但是比起那段未被改寫令人悲從中來哭無淚的歷史,煌煌中華畢竟是提前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