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需要動一番腦筋的,倒是本方面,對本的戰爭準備早就全面開始,後勤部的物資已經在朝鮮和東海二省進行有計劃的囤積,預定參戰部隊的適應訓練也在袁世凱的主持下在地形比較相近的四國島西部進行,這一切,都不可能停止下來。

但是我已經決定要召開世界的和平會議,怎能搬起自己的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極其合適的藉口。我相信我只要把這個為難的意思稍稍向袁世凱透一下,他一定能為我辦好這件事的。所以,電報也在當天發給了他的總督衙門。

當天作為一項新增的行程,我與威廉都換了一身新裝,雙方都換了一身本國最尊貴的軍服。我地軍服是完全有別與大元帥的深灰制服樣式的朝服深藍,斜向繡了一條明黃彩地金龍。肩章位置更是沒有銜舌,而是以兩條小龍取代,前的勳略表則是以一枚巨形的團龍怒勳章作為底村。下身着一條純白的黃紅雙線褲子,頭戴有黃飾穗及寶頂構造的軍帽,顯示出我與眾不同的身份。

而德皇的軍服亦是神采奕奕,兩人在衞團及近衞第三軍一部地護衞下,並騎前往城西玉淵潭南的帝國陸軍大學,在那裏,帝國陸大地年輕一代及德方的教員們。將會得到兩國皇帝的共同接見。

在解決了在英德之間為難的輾轉及排除了心理上地障礙之後,我反而對陸軍中的親德傾向沒那麼太多的在意了。一切順其自然吧。

將來如何,帝國的軍人及人民,自然應當有他們選擇的權利。

德意志數十年地崛起歷史,以及中國這數年間的變化。已經讓帝國的年輕一代們培養起了豪情,這種豪情在這個下午到達顛峯,熱切的眼睛迸發出狂熱的光芒,配合上德皇略顯奪張的侵略格,我也不由自主的情緒高漲起來。在我描繪了二五計劃及十五年長遠規劃國家將會出現的變化及工業地進步後,參與接見的三百餘名帝國未來的陸軍中堅軍官們,全部擇舞着手中黃封皮的教化部定發的《聖訓寶錄》,將氣氛推上顛峯。

而德皇隨後的講話,則將德國發達的工業對強大武備的支撐作用,以及目前世界格局的不合理,當然還有未來中德兩國皇室聯姻的良好祝願等等內容,最後。他祝願所有的學員,為自己的國家訓練出世界第一的陸軍來,掌聲中,帝國陸大校長兼軍部尚書聶士成元帥也發表了他的講話。

在回顧了一生的戎馬生涯之後,他最後的總結自然是對我的大馬為結尾,一切都是在我的英明指導下,親政以後的種種舉措才有了帝國的今天,帝國陸軍的今天,所以,帝國的軍人永遠都將效忠之類的表忠心話語。

我當然有理由相信他是出自至誠,但是老聶的官運也到了盡頭了,他的能力決定了他只能做一個合格的大將,而不是一個國防部長的料子,對俄戰爭他的表現與丁汝昌並無質的差別就是明證。

他們這一代,到了告別歷史舞台的時刻了。

離開玉淵潭,下一站就是皇宮內的私人宴請。我進一步抓緊機會向威廉二世描述了一個世界和平機制的內容,而這也是通過和平方式來縱世界秩序的一個方式。因為世界到了如此的格局,即便是大英帝國,也沒有能力在和平的前提下完全支配世界了,他必須得到諸如德國,中國這樣的大國的合作,才有可能在世界事務上順利的賞徹一貫的立場。

而要合作,就必須有互相妥協。

德皇顯然同意我的觀點,但是對於目前的局勢,他最關注的還是他的巴格達鐵路,德國已經為這條將歐亞大陸分為兩半的大鐵路準備了很久了,完全放棄顯然是不可能。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尊重一個大國的這種長期的付出,沒有充分的回報,德皇沒有任何理由放棄。

這與大英帝國的立場顯然有着巨大的分歧。

所以,這一次北京和會,我本就不打算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和平機制,當然那也不可能實現。我的目的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在此前提下,我的立場就不會那麼的僵硬,只要能避免世界大戰的提前發生,我的立場隨時可以向英德兩方搖擺。

末了,威廉盛讚我的智慧,通過一個玩笑的話語説道:“如果您不是皇帝的話,我的參謀部一定會不惜任何代價聘請您。”我心中慚傀之餘,也充分領會到了這位皇帝陛下的自大成狂。雖然有着良好的國與國關係及私人關係作為底子,他開這樣的玩笑可以歸結到善意的一類去。但是他顯然忘記了坐在他對面的年輕人地位是如何的尊崇。

當然不會計較這些,結束晚宴後,親自將他送回恭王府,就便就向載瀅佈置了新的世界的斡旋任務,他當然不便離開。首先出國的自然是伍廷芳,新任的外部尚書。

兩天後,袁世凱從新遷到與本要贈送給俄羅斯的飛地,和歌山軍港隔海相望的德島縣及更名為威瀛府的東海總督衙門發出奏請,懇請德皇在返國前,到東海作一兩天的訪問,以作為對中國的東海政策的支持。

我猜想到這傢伙恐怕是要搞些名堂出來了。不過也許是正在佈置中的緣故,他並沒有把全盤計劃報上來。我先批覆同意的同時,也讓他把計劃儘快報給我看看再説。

德皇那邊倒是好説話,點頭應允,一兩天的時間他是可以騰挪出來的。而且在這方面對中國表示支持,是他樂意去做的。

兩天後,雙方政府間合作內容已經全部議定,此時我已經無所謂英國的反應,自然是欣然與威廉出席了兩國合作計劃的備忘錄簽字儀式。在十數份合作合同上用璽,合作文件正式生效。

內容涵蓋輕重工業,農業,礦產開採,石油,電氣,城市建設,鐵路,陸軍訓練,軍火工業,參謀體系合作等諸多方面內容的一攬子五年期的短期合作協議,有效期為1900到1904,這個五年是最關鍵的五年,我的工業體系將在這五年內迅速的度過嬰幼兒期和童年期,進入到有一定能力的自我發展階段。到期滿的時候,最起碼的就是這個國家已經有了一個完備的,自主的工業體系。任何工業產品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生產出來,重要產品譬如戰列艦質量方面儘管與國外有差距,但是重要的是有了。

而德皇既然提到過維多利亞公主護衞艦隊,那麼我就無需擔心這一點,德國必然會有補充協議提出,他也許會將以兩個造船廠搬到中國來。因為在提爾皮茨伯爵的計劃裏,中國已輕成了本土之外的第二個戰列艦生產基地。

十五年二十四艘,無論如何來説,都不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任務。而德國人似乎還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兵員配備及母港問題,如果説以科威特為母港的話,離中國似乎太遠了些,更為重要的是馬六甲海峽完全掌握在英國人手裏,他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如果想要租借我的軍港,我是不敢借的。英國人不犯疑才怪呢。

他們到底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沒有多少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了,德皇的儀仗將很快離開北京,沿鐵路線返回天津等船,而後在皇家海軍的護送下前往威瀛府,在那裏,大清帝國東海總督袁世凱將為他舉行盛大的歡式。經過這一次訪問,中國對兩個島的所有權,將得到中德兩國的聯合承認。德皇夠義氣得很。

不過看到袁世凱的計劃,我還是頗為不好意思的,利用這麼一個夠意思的朋友,心理上怎麼都有點説不過去。不過那也説不得了,為了國家的利益,也只好利用一下您了,威廉陛下。

七月的夏火極是人,從德皇要到威瀛府的消息傳開來的時候,袁世凱就下達了總督手令,為了全力準備接德皇的任務,東北亞艦隊的官兵將取消例行的夜間巡航,全力休息,力圖以最好的神面貌出現在接德皇的隊列中。

薩鎮冰海軍少將和邱寶仁海軍少將屢次反對,終告無效,只得無奈的遵行憲令了。

夏夜裏,海風就這麼吹拂着海峽和軍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