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朝廷因應本局勢的變化,派出的欽使規格極高,由前呂宋總督,現任禮部左侍郎,理藩院掌院同知唐紹儀領銜的皇家暨政府代表團,在騾姬宮事件發生後的半個月後,乘坐帝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旗艦盤古號抵達東京,一方面是帶來皇帝陛下的問,對即將繼位的那個年輕的神經質患者,如今暫時仍是王世子的明宮嘉仁親王進行一番諭,並在程序上完成一些冊封方面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摸清楚這一次重大政治事變背後的風生水起,這次事變幾乎是完全在掌握之外的。事發後不久袁世凱就以本事務的前東海總督的身份,迅速上了一道分析的摺子,最關鍵之處便是要朝廷全力提防本可能會出現的一邊倒的情況。

原先明治在的時候,無論如何本國方面是佔據着優勢的,人民心中也有一個主心骨,內外困的本正是在這樣一面旗幟下在極端惡劣的情況下支撐了這麼多年,但是如今這個主心骨倒下了。而王世子嘉仁在情以及能力,包括形象,都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已經完成了從人格到神格的轉變。在天海那個不管怎麼説都極富個人魅力的大將軍面前,他幾乎是一個低能兒。

這樣的情況,極易導致兩個變化,一是天海國在實際上完成對本的形象徵服,從而建立起一個以幕府大將軍為偶像的姑且稱之為大將軍立憲的政治制度,並最終統一本兩島。

另一方面就是如今的本政府完成將王權虛化的轉變,徹底將國王束之高閣,實行徹底的君主立憲,並與天海國媾和。這方面袁世凱地擔心倒不是很大,因為如今擔任首相的大隈重信以前是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現在雖然形勢不一樣,但對於他來説,只要願意。大隈重信隨時都可以重新捏在手上。

所以,在我與他往來數封信件後,最終決定讓唐紹儀親自去一趟本,並考慮到菲律賓局勢地主動權並不之在我,故而袁世凱也被緊急宣召回來,目前來看,明治遇刺事件背後有着不尋常的背景。本的局勢在袁世凱調走後便發生這樣的重大轉折,這充分表明雖然大局面上本已經完全在掌握之中。但還是有很多變數,並未完全的令人放心。

譬如這次事件,明治一死,對於本的未來走向會出現若干不能叫人放心的可能。所以歸結底地,是要趁着這次機會,全面的把本事務完全地再過濾一遍,並建立起一個細節很強的應對體系來,而並非像過去那樣。僅僅有一個大框架上的方略。

在袁世凱還在路上的時候,我就在籌劃在理藩院體系下,單獨再增設一個本天海事務局出來,由袁世凱先暫任一段時間地局長,在此期間再培養出一定數量的對專門人才出來,本這個國家由於它的特殊,從本上來説還是不能把它當作一個普通藩屬國來對待。

另外一方面,在過去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本社會各階層的滲透,除了現有地天海國體系之外,還要建立起一個自己的體系起來。

中華會館在東京的勢力還算可以,但是東京以外的地區基本無法覆蓋,而且他們主要負責的是中下層情報的刺探,以及本民間層面的事務。無法起到覆蓋本上下各階層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必要在本地政界層面培植起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勢力。

組黨是一個選擇,但是這個魁首由誰來擔任,以現在何種勢力為基礎,這還需要商榷。

這次事件之後,大隈重信的本憲政黨自從上台之後,已經與過去那種完全唯袁世凱馬首是瞻的態度有大大的不同了,一方面是由於袁世凱調離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有這個政黨本身勢力已經太過龐大不容易控制的緣故。

而另一個完全外來的政治力量便是從俄國放地解救出來的朱加施維裏又有其他的妙用,暫時也不是啓用這支力量的時候,也只能讓他繼續呆在北海道,而不是盲目的將他到本洲島來。

所以,等袁世凱回來,這個傀儡政黨的領袖人物,就一定要定下來,並以一定的力度持他們支撐起來,並迅速在本政界形成力量。

這是政治層面的一個動作,另一個動作在王室,即將登台的將是歷史上的大正天皇,此人天生有遺傳的生理和格缺陷,這方面也應該善加利用,以治病為名,將他從本接過來呆一段時間,再動點動作。作為他來説,如今的局面讓他已經夫去了他父親當政時的權力,他的格中那種驕橫傲慢和崇拜強勢文化的特點,可以加以利用,並形成從他這裏出發的對政府的控制。對我來説也較為輕鬆,對一個人加以引導可比對一個政府加以引導要容易得多了。

王室加政黨,這方面的動作可以全盤的將本的上層社會先漸漸有所控制起來。而下層社會方面,還要加強中華會館的活動範圍,不僅僅是地理上,從工作內容方面也要擴大,不能僅僅侷限於對本地方幫會勢力的控制,還要負擔起保護教化部人員安全的責任,並配合進行針對死硬份子的暗殺任務,這些人雖然身有俠名,但是往往有婦人之俠的嫌疑,而非國家需要的那種俠。

對為首的武林宗師,當神一樣供起來就行了,具體行動可由總參謀部選擇人員去控制行動,中華會館拿總參謀部的津貼,理所應當的就要替總參謀部辦事。

總而言之,在本局勢上,袁世凱的理藩院沒有強力部門,所以要讓總參謀部方面給他配合起來,讓他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如此辦起事來才能給本的局勢以雷霆重擊,讓有所野心的人心有所懼。

那邊既然有這麼大的變化。自然是該洗洗牌了。

事發時尚在北京地明宮嘉仁王世子是與唐紹儀一起回去的,秉承旨意,一路上唐紹儀已經在他身上用了不少的心機。

甫抵東京,唐紹儀便親自護送嘉仁進入本王宮,並以天使身份入住王宮,這也讓本地政治重心立即重新回到了王宮。

第二個動作便是緊急從海軍中將中村純義家中將01年剛剛出生的由已故明治國王親自取名的迪宮裕仁親王接回了宮中,並在次的公開場合下宣讀了賴封詔書。策立明官嘉仁親王為本國王,立迪宮裕仁親王為本國王世子。

新國王隨即發言謝了天使的護送及問等等。並擬定了明治國王的葬儀等等事宜,最後宣佈次年年號大正。

隨後唐紹儀的行止仍然在宮中,第三出席準備了不少天地明治國王葬禮,並與政府的大隈重信。大正國王出席了位於澀谷地明治神宮的開工典禮。

接下來,他的任務就是頻頻接見各重要政治人物,會見在本的中國重要代表,以及出席一些儀式,在五天後。他就應當寫一份報告出來,以供我和即將抵達北京地袁世凱在作出決策的時候參考。

天海國方面也由松平志男親自出席葬禮,儘管兩國還有零星戰,但是雙方都共處在一個宗藩體系下,本方面也沒有理由拒絕。更何況這個人如今對本的作用也不僅僅止於反面了。

本四島萎縮至本洲島尚只有一半的關頭,本人當然會謀求鳳凰涅磐的機會。天海國地崛起在他們眼裏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政治永遠就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想當年松平志男恨明治國王入骨。本政府方面也是視其為叛國逆子,如今還不是走到了一起去。

袁世凱抵達潞河驛後直接領命進宮,在連續兩天的討論後,袁世凱正式受命在本職外兼管本事物,他也隨即去了威瀛府,隨後他的下一站將是東京。長年的東海總督生涯中,他以他的手段建立了他的威權。他哪怕什麼事都不做,對本某些人也是一種威懾。

重點還是戰略佈局地問題,時間無多,已經不能再讓本牽太多的力了,一個有效的管制應對方案可以節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幹其他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如現在這般的需要隔三岔五的照料一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