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百年大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載瀅管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我又調了升了李鴻藻軍機處行走,協助載瀅管理好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心下覺得這樣以一個宗室,一個老臣坐鎮,應該效率會好些。雖説只是治標,但權宜之計,也未嘗不可。

這天下午,載瀅便帶着容閎進了宮,一來謝過我的恩典,二來也要聽聽我對他的期望及指導之類,約略説了一些,大致不過對洋人不可小視之類。

載瀅走後,宣了容閎進入到我的辦公室來,一個白髮蒼蒼然臉上卻不掩堅毅的老者進了進來,見了我行禮已畢,也不客氣,我叫了他坐,便就安然坐進椅子裏,目光炯炯的看着我。

到底是西洋留學回來的老先生,很是西化,不像其他老大臣,我賜座也不敢安生坐下,只敢沾個半邊股而已。

我笑了笑道:“容先生遠來辛苦,昨聽載瀅説你對於過去一些事情還有些擔憂,朕便先給你個心安,朕用人,一向不問前事,莫説容先生過去也是為了興國,便算是大大的反賊,朕也既往不咎。”容閎晗首謝過道:“皇上氣象更新,頗不同於前朝,草民甚是欣喜,只是草民年齒已高,實不明皇上所召何為。還請皇上示下。”我點了點頭道:“不明白也是對的,容先生這些年也許看到的聽到的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有此問吧。容先生是耶魯畢業的吧?”容閎點了點頭道:“皇上明見。”我叫寇連才送來茶水,接着道:“容先生主修法律,不知對於我大清振興之道,又有何看法?”容閎聞言抬起頭來看着我,半晌沒有説話。我納悶道:“容先生怎麼了?但言無妨。”容閎遲疑道:“皇上這次是説真的?”我啞然失笑道:“容先生以為朕千里迢迢召你過來,是尋你開心了?朕剛剛已經説了,朕要你放寬心,好好為大清為朕辦事,朕聽你自稱草民,想來無頂戴在。本來依大清律,五品以下不可單獨面聖,但朕為了振興國家,這些也都不放在心上了,現下朕也可以給你個底,朕是要用你,把國家的教育振興起來,國家沒有人才是不行的,但是幾千年來,我中華向來只有所謂的聖賢文章,卻沒有洋人那樣的理工才識,過去尚還可説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但是如今的天下,但憑聖人文章,能救這個國家嗎?”這番話我説得頗為情動,情緒也有些動,説完了,只給容閎一個背影,望着窗外炎風拂柳。

容閎也是許久沒有説話,我回過頭來,調整了下情緒,笑了笑道:“容先生,朕心憂國事,竟有些失態了,先生要是不想為朕的振興大業費心的話,這趟便算是朕有些對不住先生,讓先生白跑了,回頭我讓內務府給你送些銀子,便作盤纏吧。唉…”我故意長長嘆息一聲。

“皇上!”容閎撲通跪地,眼淚從眼角下,略帶哭音道:“皇上,草民知錯了,皇上若真有此憂,雖憂亦幸啊!我容閎活了六十二年,為振興中華奔走了三十多年,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皇上英明,皇上英明!”看着他老淚縱橫的樣子,我心中不忍,伸手將他扶了起來道:“容先生起來吧。朕正有意興辦教育,以求為國家培養人才,容先生大才,正可為朕分憂,朕近準備新增總理教育衙門,這教育大臣雖説朕擬只定三品,然非超品之才不能勝任,不知容先生可有興趣?”

“只要皇上不改初衷,草民…不,臣…萬死不辭!”老人抹去眼淚,又綻出笑容來,單膝跪下。終於接受了這個職務。

接下來便大體討論了整個教育計劃,聊着聊着我才知道這容閎是個共和政體的支持者,當年他之所以去太平天國去找機會,也是想在那找一個實現他政治夢想的機會。而我,嘿嘿,大概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了。

而教育這方面,他倒真有兩把刷子,按照他的設想,先以前些年留美回來的那些人為班底,建立一個分門別類,涵蓋整個近代科學的教育團隊,然後一方面在國內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同時每年派遣留學生去本,學習近代科技,回來後大部份繼續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少部分優秀者投入實用。如此持續十年,便即可有所小成,二三十年後,中國也能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科學體系了。

他這個計劃,我大體上是贊成的,不過我也笑了笑説了我的看法:“容愛卿,你的計劃,回去寫份詳細的振興教育計劃來,直接呈報給朕,還有教育衙門如何去辦,要哪些人,你儘可以報上人來給朕,當年那些留學回來的人才,要善加使用。至於這個計劃,朕再加三條你記下了,其一,不單是送人留洋,也要從洋人那請教員回來,不要怕花錢,一切以振興國家為重。至於辦公地點,北京原來的慶郡王府佔地不小,現在也沒什麼用處,你們衙門可以就在那裏辦公。其二,要考慮綜合學堂的事情,先個大學堂起來,讓教員在裏面培養教育人才,名字嘛,朕給你定了,就叫京師師範大學堂,這是專門培養師資的地方,事先要跟學生講明,有志於教育的才可進來,這個選人你要把好關。這最後嘛,翰林院閒散人員也不少,可以佩給你這個衙門該管,主要是教化人心,不要培養出一些狼心狗肺之徒來。好了,你這便退下吧,有什麼事情,儘管專摺奏朕,一切準備就緒後,你可去户部…不,去內務府吧。去領一筆錢來,辦事情不要怕人閒話,也不要怕花錢,這便是朕給你的定心丸。”容閎整理完剛才討論的筆記,磕頭謝恩去了。我怕他沒地方住,立刻寫了一道上諭,叫寇連才去幫他把生活,品秩等事宜宣佈清楚,到軍機處,吏部都説明清楚。

這是個大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雖説我預到朝中一批老頑固肯定會有些意見,但也顧不了了。總不能讓那些口口聲聲忠君愛國的老而無用的人,誤了這個國家。

想到這裏,嘆了口氣,加寫了一道上諭給翁同龢,命他協助容閎辦學。至於效果,我估計還要我在朝堂上多多重申幾次才會起些作用吧。

把教育這一頭給容閎這個近代中國教育之父,我的視線也終於可以從教育上收回,重新投回到軍國大事上去。重整軍事,便是眼前第一要務了,若是有什麼萬一之事,也可以保衞這個國家。

我撒了好大的一個網,千頭萬緒都是從頭理起,現在只是播下去了種子,收穫,呵呵,未來的許多年,我都要慢慢收穫果實。

強軍,強國。收拾舊山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