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連收兩徒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輕舟祭奠完陸十三,又返回燕京城,潛伏在兀朮府外。一連觀察了幾,他都沒能有再次出手的機會。你道兀朮和南宮滅為何不再陸十三的屍首上設計?只因他們急於南下侵宋,無暇他顧,否則,以二人心機之深沉,恐怕劉輕舟很可能會中計上當。

後,金兀朮將陸文龍帶在身邊,起兵南下。劉輕舟看到金兵南下,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下手的機會,便忙出城,取了寄養在城外客棧的馬匹,連夜南返,要把金兵南侵的事情告訴宋庭。

一路上,劉輕舟馬不停蹄,夜不停的趕路,直到三後,兩匹馬均已力氣不支,相繼倒斃於路邊。劉輕舟卻仍不做停留,施展輕功繼續趕路。到了第五,他實在是全身力竭,連走路都已經沒有力氣。只好尋了地方,休息了半,方才繼續趕路。終於在第八傍晚,到了大江北岸的揚州。

劉輕舟一連找了好幾條船,都不願意夜渡大江。可軍情緊急,若不及時將金兵南下的消息告知朝廷,只怕又是一場浩劫。劉輕舟無法,只能告訴船伕,自己又重要軍情,要趕到建康城去稟告。這下,有兩名船伕聽了這個消息,才答應載他過江。

天幸此時江上沒有大風,江水的也比較緩,兩個船工也是經驗十分豐富,半個多時辰,就將船劃過了江,劉輕舟掏出二兩銀子謝船工,這二人死活不收,並道:“這位客官,你是為咱大宋傳遞訊息,俺們怎麼能收你的錢,不要推讓了,你趕快把消息送到衙門去就是了。”劉輕舟心中好生佩服這些船工,儘管他們倍受朝廷的貪官污吏欺壓,可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報國之心比那些臨陣逃的將軍,望風而降的官吏們卻又強出百倍千倍甚至萬倍!他來不及再與這些船工道謝,轉身便往建康城奔去。

他從揚州乘船過江,在丹徒縣西下船,此時距建康城尚有數十里路程,他也不做停留,施展輕功,急速趕路。方行出二十多里,卻碰到了一隊巡邏的兵士,劉輕舟忙停下腳步,向他們打聽:“各位軍爺,敢問可是建康城內的守軍?”那為首的一人,走到劉輕舟近前,趁着月光仔細打量了一番,問道:“你是何人?怎敢隨意打探軍中之事?”劉輕舟拱手回道:“某姓劉名輕舟,自北邊得到了一些關於金人的消息,因此加急趕了回來,想把消息告知官軍。”那兵士嘿嘿一笑:“你這人説自己知道金人的訊息,難不成我們的探子都死絕了?要你來傳遞消息?我倒看你這人像是金狗的細作,你們説是不是啊,弟兄們。”後邊的六七個兵士聽完,都是哈哈大笑。

劉輕舟惱怒異常:“你這當兵的好不曉事,我一路快馬加鞭趕回,就怕耽誤了大事,你怎能污衊於我?”那頭目看到劉輕舟發作,心中有些害怕,就叫道:“弟兄們,這金狗的細作被發現了,大夥一起上,抓了他,回去報告給將軍,也是功勞一件啊!”説完,這羣兵士各個槍執矛,刺向劉輕舟。

看到這種情況,劉輕舟長嘆一聲:“罷了罷了,與你們這羣不講道理的兵士無話可説,念你們也是保家衞國,就留你們命!”説完,身形一晃,欺身到那頭目近前,空手奪過長槍,向空中一扔,一掌將槍桿擊斷,扭身往建康城去了。那羣士兵見劉輕舟如此神力,頓時嚇得止步不前,一兵士走到那頭目身邊,問道:“甘頭兒,怎麼辦?要不要追?”那頭目早已被嚇得腳上像被釘了釘子一樣,看着劉輕舟遠去的背影,哪裏還敢去追,叫嚷道:“追追追,追個啊,走,回去!”説着,打了那個兵士一個爆慄。其他的人一聽,如蒙大赦,紛紛跟着那頭目折返回營。

劉輕舟遇到這一場事,有些心灰意冷,但仍不願放棄,便繼續往建康城趕去。這一路也再沒遇到什麼事情,終於在後半夜趕到了建康城下。見城上雖然燈火稀疏,但仍有不少守軍在站崗巡邏,心道:“看來我大宋還是有不少兵的,這建康守軍此時還能盡心守城,看來治軍之人並非酒囊飯袋,我須趕快將消息告知於他。”當即便在城下朗聲喊道:“不知城上的是哪位將軍?在下衡山劉輕舟,有要事稟告!”只見得城上一陣騷動,過得一會兒,一位全身甲冑之人探頭出來,看到城下站着一人,就問道:“城下的就是衡山劉大俠嗎?我是建康城的都統制丁萬德,不知劉大俠深夜到此,所為何事?”劉輕舟道:“丁大人,此處並非説話之處,不知能否容我進城,將事情詳細告知?”丁萬德有些為難:“劉大俠,非是某不通情理,但夜間閉城門乃是法令,還望劉大俠見諒。”

“此事事關重大,乃是有關北邊金人的消息,難道不能變通一下?”丁萬德聽了,十分為難,卻是不好答覆。

這時,邊上一副將閃身出來:“大人,不如將末將用吊籃吊到城牆下,使劉大俠將事情告知於我,我再上來稟告大人,如何?”丁萬德看了一眼,原來是副將盧方,便點了點頭,轉身對劉輕舟道:“劉大俠,法度卻不可廢,這樣,我命副將盧方坐在吊籃之中,用繩索放到城下,你儘可告知於他,可好?”劉輕舟想想這也是個方法:“那好,我便在此等候。”當下,丁萬德命軍士找來吊籃和繩索,將盧方送出了城。他一下來,跟劉輕舟見了禮,便道:“劉掌門,是什麼要緊的軍情,請告知於某。”劉輕舟低聲道:“盧將軍,九前,我自金人的燕京城探得消息,金國的四太子金兀朮引了大軍南下,南犯我大宋,請將軍速將消息稟告朝廷,使我軍做好準備,以免措手不及。”盧方十分吃驚:“劉大俠,事關重大,您這個消息可靠嗎?”

“此事是我親眼所見,決計錯不了的。”劉輕舟斬釘截鐵的回答。

這一下,盧方躊躇了片刻,又思慮了一番,方才説道:“劉掌門高義,盧某佩服,那我這就回城稟告大人。但盧某尚有一私事相求,還望劉大俠應允。”劉輕舟問道:“盧將軍請講。但凡劉某能做到,決不推辭。”盧方有些不好意思:“盧某有一子,名叫盧青,年方十歲,自小便喜歡習武,可盧某身處前線,難免不會有什麼意外,所以希望劉大俠能收下我兒,帶回衡山,聽從劉大俠教誨。”劉輕舟聽了,卻是自無不可:“盧將軍舐犢情深,劉某能收將軍之子為徒,高興還來不及,哪裏會不願?”盧方大喜:“那太好了,明一早,我便將犬子送出城,拜劉大俠為師。”劉輕舟點點頭:“好,那我便在此等候就是。還請盧將軍儘快回城,將金兵南下之事稟告城守大人。”

“好,我這就回去。”説完,便轉身坐回吊籃之中,城上的軍士便將吊籃拉了上去。

丁萬德聽完盧方的稟告,沉良久,又來到城牆邊上,對劉輕舟道:“劉大俠,多謝示警,但如今建康城中兵馬並不多,守城尚有不足,況且城中尚有太守大人統領全城,我不能私自做主,此事我會稟告太守。但還勞煩劉大俠,建康城東南五十里,便是宜興縣,鎮撫使岳飛嶽大人領一軍紮營在此處,還請劉大俠能連夜前往,將消息告知嶽大人。使他早作禦敵之策。”劉輕舟急忙問道:“丁大人所講的岳飛嶽大人,可是牛頭山大敗金軍,斬敵三千,收復建康城的岳飛嗎?”

“正是,還請劉大俠能速去相告,丁某不盡。”劉輕舟拱手道:“即是丁大人所請,劉某自當從命,我這就出發。”又對盧方説道:“盧將軍,待我明趕回,便來接令郎。”盧方道:“多謝劉大俠了。”話音未落,就見劉輕舟身形一晃,施展了輕功,往宜興方向去了。丁萬德與盧方對視一眼,兩人都暗暗心驚劉輕舟的功夫之高。

宜興縣,屬常州府,四月間,岳飛帶兵大敗金兵,收復了金陵城,之後,受高宗皇帝之命,便一直領軍在此地紮營,防備金兵。

劉輕舟這幾趕路,已經十分疲乏,但他收丁萬德所託,顧不得這些,徒步疾行,終於在第二早上到達了宜興。四下打聽,得知岳飛屯兵在太湖邊的張渚鎮,便立即趕了過去。

待到了軍營之外,只見得士兵個個壯,手執刀槍,正在練習着拼刺,喊殺聲震天。劉輕舟嘆道:“不想我大宋竟然還有如此的兵!天不亡宋!”走到軍營門口,對守門的軍士道:“敢問二位軍爺,這裏可是岳飛嶽鎮撫使的大營?”一名兵士看了看劉輕舟:“正是,你可是來投軍的?”劉輕舟笑道:“軍爺説笑了,在下姓劉名輕舟,是衡山派的,還勞煩軍爺通報一聲,劉某有重要軍情稟告。”那兵士點點頭:“好,我去通報,你在這裏等候。”説完,轉身便進了大營。

劉輕舟立於營門口,看着那些訓練的軍士,卻又不知在想些什麼。不多時,那名通報的兵士引了一個白面無鬚,圓臉闊耳,全身甲冑的壯漢子到來,那漢子對劉輕舟拱手施禮道:“敢問足下可是衡山掌門劉輕舟劉大俠?”劉輕舟還禮:“正是劉某,不知將軍是?”那人一笑:“某姓王名貴,現為軍中都統制。我家將軍聽聞劉大俠到訪,特意命我前來相。劉大俠,這邊請。”

“倒是有勞王統制了。”説着,王貴領着劉輕舟進了大營,來到了帥帳前,王貴大聲道:“哥哥,已經將劉大俠請來。”話音未落,一人便從帥帳之中走出,但見此人方面大耳,廣額疏眉,也無鬍鬚,身着金甲,顯得十分壯。劉輕舟知道定然是岳飛無疑。

這人走出帥帳,看到王貴與劉輕舟,笑道:“劉大俠遠道而來,飛未能遠,還望恕罪。”劉輕舟拱手:“鄉野小民,哪裏敢勞煩嶽將軍接。”岳飛一把拉住劉輕舟:“劉大俠,還請帳中説話,請!”説着,掀起簾子請劉輕舟進帳。

進了帥帳之中,雙方坐畢,又有軍士上了一杯香茶,岳飛問道:“劉大俠方才説有重要軍情相告,不知可是有關金人的?”劉輕舟回道:“正是。嶽將軍,月前我受故人之託,前往金人的燕京府去救人…”當下,便把自己去北上燕京得知金兵南下的消息一直到丁萬德託自己前來相告之事一一道來,只是隱去了搭救陸文龍的一段。

岳飛聽完,沉良久:“劉大俠,你説你是十前從燕京返回,那兀朮也是那時起兵南下?”劉輕舟點頭回道:“正是。”岳飛思慮一番,起身又到地圖前,邊看邊用手比劃:“金人多是騎兵,腳程必然不會太慢,若我估計不錯,此時兀朮率軍必然已渡過了黃河,就在洛陽開封一線。今天已是七月三十,樞密使張浚大人定然已經到了襄陽,這金人的目的到底是打算攻陝還是渡江,尚不可知,看來我軍是需要早作準備了。”轉身又笑着説道:“劉大俠,還要多謝示警。”

“嶽將軍勿須言謝,將軍率軍抗金,我能為抗金大業做點事情,實在是劉某的榮幸。”岳飛嘆了一口氣:“若我大宋子民都能如劉大俠一般,何愁金人不滅?如何能不回二聖?劉大俠高義,實在令飛敬佩不已。軍中清苦,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還望劉大俠不要嫌棄,請同去用飯。”劉輕舟擺手道:“劉某並非講究之人,能與嶽將軍一起用飯,實在是我的榮幸。只是我已經答應建康城的守將盧方將軍,要去收其子為徒,耽擱不得,還望嶽將軍見諒。”岳飛笑道:“劉大俠,如今天尚不到中午,還請先同去用飯,到時劉大俠可騎快馬前往,不消一個時辰,便能返回金陵,如何?”劉輕舟想了想:“也好,嶽將軍盛情難卻,劉某恭敬不如從命。如此便叨擾了。”當下,岳飛攜了劉輕舟,一起去用飯。岳飛治軍嚴謹,御下極嚴,因此軍中將校與士卒所吃都是一樣。今天是為了招待劉輕舟,岳飛才命王貴準備了一些牛羊等食。劉輕舟看了飯桌,只有六個菜——一隻雞,一碟牛,一大碗燉,一碗豆腐和兩盤青菜。岳飛笑了笑:“劉大俠,軍中伙食向來簡單,比不得外邊。且軍中酒,還請劉大俠見諒。”劉輕舟拿起筷子:“嶽將軍,已經很豐盛了,這十數來,我風餐宿,能吃到這麼一頓,還要多謝嶽將軍呢。”兩人有説有笑,邊吃邊談,甚是開心。

飯畢,岳飛將劉輕舟送出大營,命人牽了一匹黃馬來,把繮繩遞給劉輕舟道:“劉大俠,這馬是四月時我在牛頭山大敗金兵時奪得的好馬,就贈與劉大俠,請劉大俠乘此快馬前去建康城。”劉輕舟拱手謝道:“還要多謝嶽將軍贈馬。劉某就此告辭!”相互道別後,劉輕舟上馬望金陵城而去。

不消一個時辰,劉輕舟便來到建康城下,只見盧方等候在城門口,不停地想遠處張望着。劉輕舟下了馬,盧方急忙了上去。

“盧將軍,想必等候多時了吧?”盧方接過繮繩道:“也沒有太久,我想劉大俠今一定會回來,所以就在此處等候。”説着,領着劉輕舟進了金陵城,來到自己家中。

甫一進家門,盧方就喊道:“青兒,快過來!”只見一個男童跑了過來,穿着一身素杉,眉宇之間與盧方甚是相似。撲到盧方懷中,高興的喊道:“爹爹!”盧方撫摸着他的頭頂,對劉輕舟道:“讓劉大俠見笑了。”劉輕舟笑了笑:“父子天,倒是讓人羨慕了。”盧方對孩子説道:“青兒,這位便是你今後的師父,威震江湖的衡山掌門劉輕舟劉大俠,快跪下給師父磕頭。”盧青聽了,忙跪到地上,口中説道:“徒兒盧青給師父磕頭。”劉輕舟輕捻這鬍鬚,笑道:“好好好,起來吧。”盧青站起來,立在一旁,盧方道:“還請劉大俠上座,讓青兒給您奉茶。”劉輕舟擺了擺手:“盧將軍,青兒我就收下了,不過這拜師的大禮還是等我帶他回到衡山之後再辦,你看如何?”盧方想了一下:“這樣好,這樣好,寒舍簡陋,什麼也沒有,倒是讓劉大俠見笑了。”劉輕舟搖了搖頭道:“盧將軍誤會了,五年前我已經收了一個徒弟,名叫獨孤劍,他如今也已經十一歲了,算是青兒的師兄,青兒這一拜師,也應該拜見一下大師兄,況且他還需要向衡山派歷代祖師行禮,所以我才説要回去再行拜師的大禮。”盧方訕訕一笑:“那也好,倒是我唐突了。那就請劉大俠今在寒舍休息一宿,明再走,如何?”劉輕舟點點頭:“也好。還有一事,敢問盧將軍,我將青兒帶走,尊夫人可是願意?”盧方道:“不瞞劉大俠,拙荊在生青兒之時便已經難產而去,這些年我戎馬倥傯,也確實顧不上照顧青兒,虧欠他們母子良多,今能將青兒託付給劉大俠,我也算放心了。”劉輕舟一臉歉意:“盧將軍勿怪,我實在不知。還請盧將軍放心,劉某定然竭盡所能,教導令郎。”盧方道:“那就多謝劉大俠了。”轉身又對盧青説道:“青兒,你以後跟在劉大俠身邊,要好好聽話,爹爹軍務繁忙,不能照顧你,你不要光顧着貪玩,荒廢了功夫和學業,懂嗎?”盧青撓了撓頭,疑惑的問道:“那爹爹,你要離開孩兒嗎?”盧方蹲下身子,看着盧青:“青兒,明你邊跟着你師父去南邊很遠的地方,爹爹要在這裏守城,不能跟青兒一起去。我們青兒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要學會獨立,好不好?”盧青想了又想,用力的點了點頭:“好,青兒一定聽話,不過青兒還有一個要求。”盧方笑道:“好,我們青兒也會提要求了,你説,爹爹都答應你。”盧青道:“青兒明天就離開爹爹了,那今晚爹爹能不能再陪青兒睡一晚呢?”劉輕舟與盧方相對莞爾,盧方笑道:“當然可以。”盧青十分高興,在盧方臉上親了又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