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擊退了英國海軍的這一波雷擊攻勢後,以沙恩霍斯特號為首的德國艦隊,繼續從後部咬住英國艦,猛烈地開炮“爆菊”他們一口氣炮戰追擊三十公里,而沙恩級兩艦甚至“冒險”冒險從自己佈下的水雷陣中穿過。
在能見度極糕的雪夜裡,又困於水雷陣中的英艦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一勁地向前跑以求能儘早地穿越水雷陣。
期間,艦長上的十六英寸主炮就沒有一分鐘停止過擊。
沙恩級姐妹艦妹艦每門主炮常規狀態備彈120發,德國人又超載多準備了二十發。
期間,在兩次聽到驚天的巨響之後,他們看到君權號、復仇號這兩艘戰列艦從牆上“掉”了下來,那是排在英國戰列艦艦隊後面,觸了水雷速度大減的他們被沙恩姐妹聯手炮擊轟爆了彈藥庫所至。
德國人的406毫米艦炮的的威力大得驚人,海圖室裡的本人從那個女音中得知,那兩艘戰列艦,德國人在一萬八千米到一萬五千米的距離上,分別命中其十一彈和十三彈,就先後擊穿其彈藥庫造成殉爆大破。令“不知情”的
本人
到更加恐懼的是,兩艘上的406毫米炮彈,擊中目標何處,艦上的那個女音都報得清清楚楚。
(關於艦炮口徑的說法,英艦我會用英寸來表示,德國則用公制的毫米表示。倒不是使用英制顯得高大上什麼的。實在是英艦,尤其是小口徑火炮的口徑用公制表示實在是很奇葩的口徑,,,著名的21磅炮大概是83毫米,17磅炮是77毫米,兩磅炮是40毫米,六磅炮是57毫米(陸軍用火炮是用炮彈的重量來區分型號。而且英國的火炮,國內軍事雜誌上,通常也都是用英寸或炮彈的重量來稱呼,換成公制說法的話,反而很多軍,二戰
不清楚。)本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以少打多的沙恩姐妹仗著對手“看不到自己”很囂張地在炮戰中玩起了二打一的遊戲。
先是聯手對君權號戰列艦進行了十五輪齊,用了七分二十一秒的時間,將這艘復仇級戰列艦徹底打爆。而對於復仇級的首艦複雜號的圍攻,則多用了三輪的
擊。
這個時候,英國艦隊的司令官坎寧面臨了最痛苦和艱難的選擇:要麼命令他的艦隊強行在水雷區裡變向掉頭,冒著繼續觸更多水雷的風險,全艦隊轉身,退從身後爆其菊的德國戰列艦。
要麼就是繼續前進,直到脫離這片雷區後再考慮掉頭的問題。
至於全艦隊放慢速度,讓滯後的艦隻趕上來,這個選擇是極愚蠢的。因為這是一個能見度不到一萬米的雪夜,而沙恩姐妹艦卻在一萬五千米外進行炮擊。這一狀況令英國人除非將艦隊陣型變成頭攻擊,
近到一萬米內才有還手的機會。
說到底,還是英國戰列艦的位置太過糟糕,簡直可以說是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
在這種惡劣的局面下,坎寧安司令選擇了前者。全艦隊忍痛直線航行,強行衝出水雷區。
在這過程中,他損失了君權號,復仇,滯後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被重創,兩座尾部炮塔全被打爛。至於中了太多雷,近乎沒救的羅德尼號和巴勒姆號,則成為“阻滯”德艦前進的棄子。在這過程中,他甚至止艦隊中的巡洋艦繼續對德艦發動雷擊,理由是不想再看到去年挪威海戰的悲劇重演。
一月二十四凌晨四點整,當坎寧安司令估計自己的艦隊已衝出水雷區,下令全艦隊轉向對敵時,他手中的戰列艦編隊已殘缺不堪。
君權號、復仇號被沙恩姐妹艦擊沉,巴勒姆號也很快步其後塵。
巴勒姆號的速度則掉到十節,早早地脫離了編隊後,更遭遇了沙恩姐妹艦的“輪女幹”先後吃了十一發406毫米的炮彈,後來被近的德國驅逐艦用魚雷擊沉。
羅德尼號雖然還勉強漂浮在水面上,可是艦身傾斜嚴重,並喪失了全部的動力,變成了浮在水面上奄奄待斃的死魚。
羅德尼號所以沒有遭受德艦的“凌辱”是因為漢娜和林漢已經掃描出這艘軍艦的狀態,他的傷勢比巴勒姆號還要嚴重。鍋爐艙動力室大量進水,已完全喪失了動力,更失去了珍貴的電力。而四發魚雷的攻擊更加致命,艦身下沉的速度極快,此刻艦身已向左傾斜了十五度,傾角還在不斷加大中。最多隻要再過一個小時就會沉沒。在這冰海的夜裡,這艘軍艦已完全喪失了搶救回氣的可能。
漢娜本來想通過雷德爾下令驅逐艦隊對此艦發魚雷補槍,卻被林漢勸阻。理由是可以利用此艦引誘即將穿越雷區的英國戰列艦隊再度回頭。為了搶救羅德尼號這條“死魚”皇家海軍的行動將更加受限。
漢娜認同了林漢陰險的想法,為了節省炮彈,兩人甚至都未下令兩艦上的主炮對羅德尼號開火,對巴勒姆號也只是用副炮洗一下其甲板,然後就給兩艘趕來的德意志級級袖珍戰列艦補槍,而這時兩艦的火力,一齊將炮口對準轉滯在最後的伊莉莎白女王號。
此時的英國艦隊已經脫離了雷區,正要進行掉頭轉向,兩艘沙恩級姐妹就利用英艦轉向的時候,再度聯手開火,在其轉向過程中,連續命中其十發炮彈,愣是將這艘三萬噸級的戰列艦全身打爛,四座炮塔中況有三座被德艦打廢。
儘管了一發水雷,外一口氣吃下了十發406毫米的炮彈,四座炮塔被打爛三座,進水無數,但是伊莉莎白王號在這過程中卻“人品大爆發”地沒有被一發炮彈打中其彈藥庫位置,但是這時的他在觸雷加上中彈過多,速度已掉到可憐的十五節。
其間英國主力戰列艦也用自己的尾炮向德艦擊,可是在這個黑漆漆看不到對手的夜晚裡,他們的炮彈完全是在瞎打,
本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
脫離水雷區後,坎寧安司令全艦隊調轉船頭,朝先前對其爆了數十分鐘菊的兩艘德艦頭攻頭衝來。而隨行殘餘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也繞過繞過雷區一併掉頭猛撲德艦。
坎寧安司令確認自己脫離水雷區,完全是“憑覺拍腦袋決定”的主意,也是被兩艘不停地在身後追擊爆菊給噁心的不得不採取的被迫舉動。
誤入雷區前,坎寧安司令手中擁有九艘戰列艦,手下的巡洋艦的數量比起對手也佔據巨大的優勢,整體實力上,明明是佔著絕對的上風。
但在隨後短短的不到五十分鐘的時間裡,他的艦隊遭遇了水雷、魚雷還有敵方406毫米艦炮輪番打擊。九艘主力戰列艦中,戰力最弱的復仇號和君權號已經沉沒,巴勒姆號和羅德尼號即將沉沒(此時還漂在海上),伊莉莎白女王號更被對手隔著一片水雷區不斷地發炮命中,十二分鐘內盡十彈,四座炮塔只有一座還能正常使用,整艘戰列艦幾乎被打廢。
餘下的四艘主力戰列艦中,納爾號吃了一枚水雷,進水數千噸,速度減到十八節。其餘各艦,馬來亞號和勇士號無傷,決心號也吃了一枚水雷,速度減到十七節。
至於其他的輔助艦隻的損失,同樣也不輕。
出擊時威風凜凜,以九艘戰列艦為主力的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在短短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竟已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戰力。
雙方主力戰列艦的數量比,已從九比二下降到了極危險的四比二,而且自己的戰列艦狀態都不佳。
這是一個能見度極差的雪夜,皇家海軍看不見對手,而對手卻看得見他們!
這裡是德國人的主場,他們甚至提前在這個戰場上佈置了水雷,天知道這片雷區會有多大,坎寧安司令說什麼也不會再在這片危險的海域和德國人打海戰了。
先前的德國雷擊魚雷艇已經撤走,天知道那些陰險的“小玩意”什麼時候還會再回來。從他們攻擊完就沒有再回頭再來的情況估計,德國人在這片戰場出擊s魚雷艇應當只有這幾十艘,而且艇上沒有安裝備用的魚雷。但是,這裡緊臨卑爾港,直線距離不到五十公里。這些陰險的小艇極有可能返港後補充完魚雷再度出擊,在這個能見度極差的雪夜裡,坎寧安司令官實在不想讓自己的艦隊再對一次這批陰險的刺客。
天時,地利,全在德國人在那邊,這樣的海戰本就不能打!
坎寧安司令官現在非常地後悔,後悔自己沒有扛住唐寧街的壓力,選擇在這樣的雪夜出擊。
逃走,撤退,是現在的英國艦隊最好的選擇。
但是偏偏最致命,也最讓人到絕望的一點是,對手的戰列艦的速度比他的戰艦速度要快,就算是想逃,也跑不過對方。
如果他的艦隊只顧逃埋頭逃跑,那後果就象先前的遭遇一般,被速度遠勝他們的德艦在身後輕鬆“吊打”然後一口一個慢慢地咬掉,情況只會更加遭糟糕。1914年一戰時福克蘭海戰,德國斯佩艦隊覆滅的那一幕坎寧安至今仍然記得,坎寧安司令卻未曾想到,風水輪轉,當年德國艦隊面臨打不過對手也跑不掉的尷尬,時隔二十五年後,同樣的情況居然也落到了英國海軍主力艦隊的頭上。
更令其鬱悶的是,他的艦隊並非真的打不過對手,只是因為“看不見”這個看似可笑的理由,才落到目前如此進退兩難困境。
跑不能跑,留不能留,戰不能戰,如此鬱悶的海戰,如此糟糕的戰場局勢,坎寧安司令官還是第一次遭遇,他只能在一堆糟糕的選項中,選擇某個看似最不糟糕的。
一月二十四凌晨四點整,英國戰列艦在脫離雷場,即將完成一個u字形的大掉頭。
這個時候無論是本人還是德國人,都認為英國人會完成u字型的大轉向後,掉頭對著德國艦隊發動決死衝鋒,將距離拉近到十公里的“可視範圍”後再
手。
此時沙恩霍斯特號的海圖室裡“本友人”卻看到包括沙恩霍斯特號在內,全體德艦也在同一時刻進行轉向,然後一齊避到了“戰場局勢圖”那片紅
的棋子,代表水雷區的屏障後面。
“真是太詐,無恥了!”這是現場所有
本人心中同時湧起的想法。
狡猾的德國人,連英國海軍拼死一擊的機會都不留給他們。躲在水雷區後的他們,依舊可以仗著自己“看得見的優勢繼續開炮轟擊對手,而英國戰艦要想打到他們,就要冒險再度穿過那片危險的雷區,然後再嘗試著能不能近到十公里近處“看得見”的位置再
火。
就當所以人都以為英國艦隊會再做一次悲壯的死亡衝鋒,強行穿回那片雷場時,英海戰局勢圖上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隻,卻在u字形的大轉彎完成四分三時,整支艦隊象被捅了的馬蜂窩似的,突然分散開來,然後四散而逃。
“逃跑了?”這時當晚的海戰中,坎寧安司令做出的最令德國人意料之外的選擇。
先更新了,回頭再校對,求大家點贊給贊。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