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文】四位老弟左右:二月初十,黃仙垣來京,接到家信,備悉一切,欣
之至。朱嘯山亦於是
到,現與家心齋同居。伊兄代伊覓得房子,距餘寓甚近,不過一箭遠耳。郭筠仙現尚未到,餘已為憑本衚衕關帝廟房,使渠在廟中住,在餘傢伙食。馮樹堂正月初六
來餘家,抉會試後再行上學,因小兒
間怕冷故也。樹堂於二月十三
考國子監學正,題而恥惡衣惡食者二句,不以天下奉一人策,共五百人入場,樹堂寫作俱佳,應可以得。
陳岱雲於初六移寓報國寺,其配之樞,亦停寺中。岱雲哀傷異常,不可勸止,作祭文一篇三千餘字,餘為作墓誌銘一首,不知陳宅已寄歸否?餘懶騰寄也。四川門生,現已到廿餘人,我縣會試者,大約可十五人,甲午同年,大約可念五六人。然有求於者,頗不乏人。
餘今年應酬更繁,幸身體大好,迥①不似從前光景,面胖而潤,較前稍白矣。耳鳴亦好十之七八,尚有微未斷,不過月餘可全好也。內人及兒子兩女皆好,陳氏小兒在餘家
養者亦好。
六弟九弟在城南讀書,得羅羅山為師,甚妙!然城南課以亦宜應,不應,恐山長不以為然也,所作詩文及功課,望內付來。四弟季弟從覺庵師讀,自佳;四弟年已漸長,須每
看史書十頁,無論能得科名與否,總可以稍長可識。季弟每
須看史,然溫經更要緊,今年不必急急赴試也,餘容後陳。國藩手具。(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
)【註釋】①運:絕然,完全。
【譯文】四位老弟左右:二月初十,黃仙垣來京,接到家信,備悉一切,欣
之至。朱嘯山也在當天到,住心齋那裡。他兄代他找到房子,離我家很近,不過一箭之地,郭筠仙還沒有到,我已經為他租了本衚衕關帝廟的房子,讓他在廟裡住,在我家吃飯。馮樹堂正月初六
來我家,準備會試以後再上學,因小兒
間怕冷的緣故。樹堂在二月二三
考國子監學正,題目是“而恥惡衣惡食者”兩句,“不以天下奉一人策”,共五百人入場。樹堂寫作俱佳,應該可以考上。
陳岱雲在初六移住報國寺,他的夫人靈樞,也停在寺裡。岱雲非常哀痛,不能勸止,作祭文一篇,三千多字,我為他夫人作了墓誌銘,不知陳家已寄回去沒有?我懶得譽寫寄了。四川門生,現在到了二十多個。我縣會試的,大約十五人,甲午同年,大約二十五、六人。然而,有求於我的,還頗為不少呢。
我今年應酬更多,幸虧身體大好,完全不像從前,臉胖而紅潤,比以前白。耳鳴也好了十之六八,還有點兒沒有斷,不過個把月即可全好,內人及兒女都好、陳家小兒在我家
養,也好。
六弟、九弟在城南讀書,得羅羅山為老師,很妙!然而城南的課也似乎要應付,不然,恐怕山長不以為然,所作詩文及功課,望內寄來,四弟季弟從覺庵師讀書,自然好。四弟年紀逐漸大了,要每天看史書十頁,不管得不得科名,總可以稍長見識。季弟每天要看史,但溫習經書更要緊,今年不急於赴考。餘容後陳,兄國藩手具。(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