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裑承父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撫仙湖位於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是滇中名湖,相傳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間巡查,來到滇中,只見一池碧水,波光粼粼,兩仙人被湖光山,忘了回返,變為兩塊並肩搭手的巨石,永遠站立湖邊。

過去湖東南方有兩石並肩搭手倚立,據說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駕舟遙望,還能若隱若現地看到兩仙人在觀賞,為留其跡,故名撫仙湖。

“滇山唯多土,故多壅成海,而多渾濁,唯撫仙湖最清。”因為匯入撫仙湖的水,首先入星雲湖進行了沉澱,再經過長長的海門河入撫仙湖,泥沙沉澱後水就很清了,而撫仙湖本身所接納之河,源頭都在沿湖一帶山脈,又多屬泉水,也無渾濁之泥沙。

比如,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龍潭泉水,這股泉水淌,源源不斷的為撫仙湖注入新鮮的水源,還有如熱水塘的泉水就在湖邊,有的就出在湖底。其他河,洪水季節雖帶一點泥水。

但雨過即停,且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憑風再大,也難翻起濁水來,這就是撫仙湖水清的原因。由於湖周圍自然環境一直受到大孤山上的“撫仙派”保護,因而沒有受到大的破壞,詩人們形容為“琉璃萬頃”它如同雲貴高原上一顆晶瑩的明珠。

站在大孤山上眺望撫仙湖,波濤翻動時,白如朵朵睡蓮競相開放,又似串串銀鏈滾動。無波時如明鏡般一片澄清碧綠。

遠山近水,洲島錯落,使人心曠神怡,快清新。撫仙湖因湖水深,風大,湖中的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長,浮游生物以及底棲生物如螺螄、蚌、蝦也很少,只在沿湖淺水一帶才有生長。這種多風的水域環境,使湖內主產抗魚,也是撫仙湖的特產。

沿湖山川秀麗,勝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狀如玉筍,雄偉峻峭,被稱為“玉筍擎天”東部有溫泉,當地叫熱水塘,泉口甚多,從山腳一直延伸到湖底,湧水量大,水質含硫,是上官浴、療養的理想之地。東北面的回龍山如大象長鼻,故稱象鼻嶺。

南面山間的海門河,僅長一公里多,隔山連江川的星雲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石壁,稱“界魚石”其旁還有一塊石碑,有詩說明星雲湖棲息之大頭魚,撫仙湖生長的抗魚,以石為界,不相往來。

整個湖面呈碧藍,水質清澈,淺水可以見底。湖水水溫常年四季變化不大,湖畔沙灘潔淨細軟。

湖中有一特產,稱抗魚。撫仙湖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產稻、麥、蠶豆、烤煙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倉,和盛產優質皮和草藥的產地。這些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越自然條件成就了“撫仙派”

“撫仙派”因撫仙湖而得名,是撫仙湖域的一個大派!它開始於一個馬幫,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個組織嚴密、分工合作、遍佈滇中的門派!撫仙派的總舵就在湖中西南面的大孤山上,大孤山,島成橢圓形,似如雞蛋,面積約半平方公里。上有巖,還有山峰,比湖面高十幾丈,面水一側多斷巖,沿島湖水深奧莫測。

島中央有千歲松柏,相傳為宋時大理國段氏所遺,撫仙派的開看鼻祖上官龍越來此興建殿閣,以後歷代子孫都不斷的擴建,於是在島上逐漸出現了飛簷細雕的建築群。

到了上官望的手上,島上已具規模,計有殿八、閣五、亭三、堂一、庵一,還有一座銅塔,塔基廣五尺,共13層,塔上有佛像、鈴鐸、扁額、對聯,備極奇巧,是登塔觀景的絕妙之處!

朝陽初升,晨風微拂,柔和豔麗的陽光,照著萬峰羅列,雄偉巍峨的群山峻嶺,照著瀰漫在霧中的大孤山。雲濤霧海中的大孤山宛如仙境一般,雄偉的建築都掩映在參天古木中,四周都是祥和的寂靜!

在古樹參天的林後,其他蒼松翠竹之間,晨霧瀰漫中,隱約現出一座莊院。紅磚綠瓦,畫棟雕粱,小閣三四,高樓數座,在柔和的朝陽中,晨風微拂著,濛濛薄霧繚繞其間,幾疑是神話中的府邸…

驀地,在前面一片松林間,濛濛的薄霧中,隱約現出一個秀芹的影子,那秀芹的影子,緩緩而來,似走似飄,看來不疾。

但頃刻間,已快到了那座莊院的高大院牆前。細看之下,竟是一個年約十四五歲的男孩。這男孩長得劍眉星目,紅齒白,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這時,他那雙小星星似的眼睛,望著那高約數丈的大紅牆,光一閃而逝。來到一扇窗戶的下面,他有點膽怯和害羞,但是他還是雙手放到嘴邊做喇叭裝喊了起來…

“喂!冰嫣你在嗎?”少年低聲的叫道。嗄然一聲輕響,掠空飄來。男孩仰著小臉一看,莊中一座高樓上的樓窗,竟然開了。窗口,出一個十三四歲的黃衣女孩。

黃衣女孩,輕倚樓窗,黛眉微蹙,小嘴抿得緊緊的,一雙晶瑩大眼,隱約閃著喜悅,白皙紅潤的小臉上,有著說不出的清秀和秀麗,她看見樓下的少年後對他道:“臭文宇,你少得意!今天我們一定會打敗你的!”

“昨天失手了,今天我們出去玩好不好?”

“不好!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去吧!”說完窗戶又嘎的一聲關上了!少年見此只好悻悻而去!但是就在他轉身的時候。

他不知道那個黃衣少女又悄悄的將窗戶拉開一條細縫,一臉賊笑的看著他的背影…“小桃,快去打水我要洗漱!”她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思索了一會兒後自言自語的道:“我找雪兒一齊去!看你今天不輸才怪呢?哼!”***上官望撫仙派的掌門人,總舵主、大當家的,他是個氣萬里懷天下厲害的角,知識淵博、通曉兵法,在他掌管撫仙派的二十幾年裡將偌大的幫派治理的有聲有益壯大,派中商號已經開遍滇中各大主要城鎮,貨物運送的馬隊已經踏足中原。

他自幼跟隨父輩遊歷江湖,見多識廣、廣納賢才,自己時常博覽經史,尤喜讀誦《秋左氏傳》、孫吳兵法。上官望風倜儻、有勇有謀、武藝超群,是一時之俊傑!

先後娶了四個子,生了四個兒子和兩位女兒,元配夫人是中原名門閨秀,可惜早年病逝,但是生了如今撫仙派的接班人少門主上官璽和嫁入了大理國皇家的大女兒上官仙,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是附近瑤族的姐妹花,她們是親姐妹,都是名震一方的女俠!

二夫人白秀梅就是上官文宇的母親,三夫人生下了一女一子,上官雪兒和上官文宙。四夫人的來歷頗具神秘!是上官望一次去廣西帶回來的,長的極為美豔,自嫁入後也為上官家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才八歲的上官悟!

少門主今年也不過二十四五,但是他已經是老江湖了,由於母親早逝,父親隨後另結新歡,便自幼跟隨派中元老高遊在大理打天下,獨當一面頗有建樹,派中的大小事宜都處理的相當出!深得派中幫眾擁護,是少壯派的領袖人物!

上官家世代經營幫派和貨物,自然有自己獨到的厲害之處,尤其是武學方面更是造詣更深。滇地在世人的眼裡是蠻荒之地,山高林密又有眾多少數民族分佈其中,不開化的民族加上猛獸環伺,故而習武成風!在絕技稱雄的冷兵器時代,武功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和地位,撫仙派更是不會例外,而且是其中的梟雄!

上官家的子孫自幼都必須習文練武,憑藉武功來維持不墜的威名。上官文宇是天生的武學奇才,十二歲已通習玄功,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小小少年、十三歲時就可以將祖傳的神功練的出神入化,尤其是真氣控制的爐火純青。

上官望知道自己兒子乃天縱之才,為免他成為眾矢之的,故一直不許他參與莊中事務。因此上官文宇有如名劍在鞘,在江湖中並不起眼。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肥。一個人若出名了,時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來找你。

你想不要別人來找都不行,因為這本是江湖人千古以來便存在的規矩。你因別人的名而使自已成名,別人當然也會為了你的名來找你,他當然希望因為你的名而使他出名。

上官璽就是最好的例子,每年都會有許多想成名的人去和他比武,簡直到了不勝其擾的地步,在沒有四夫人之前,上官望很是有心的教導和培養過自己的孩子,上官文宇就是最出的一個。

上官文宇天豁達開朗,天資聰穎、活潑好動、不拘小節,喜朋結友自由自在,平時有喜歡讀書可謂博學多才,但是他對做生意卻缺乏興趣,這對世代經營商號、錢莊、貨運的上官家族來說多少有些失望。

但是上官望的看法不一樣,只要兒子能成才就是好事,不一定非要經商。朝陽初升,金光萬道。

上官文宇站在莊院後山的懸崖上,遙望山下湖光山和湖邊密密麻麻的村落,心中一陣觸,他有生以來,大部份都用在練武讀書,從來沒有離開過撫仙山莊一步。

所知道的外面世界都是道聽途說,又或是同門的師兄弟姐妹間分享著闖蕩江湖的經歷。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十分難受的,只是身承父命,無可奈何罷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