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啞口無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月的時間裡,由葉宇口述為主,姜夔與陳亮分班纂錄,如此浩大的工程,對於三人的身體來說,都可謂是一個極限。

還好三人都是年輕力壯,不過葉宇就更為勞累一些。雖然他其中最年輕的,但是背後的劍傷卻帶來了諸多不便。

況且最後的撰寫定稿,也是由葉宇親自過目,可謂忙了個馬不停蹄。

夜不停研究與撰寫書稿,可以說是葉宇第一次如此挑戰自己的潛能。

一個月下來,葉宇的傷勢是逐漸好了不少,但是整個人憔悴的慘不忍睹。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既定的時間裡,把這部《論證正注》的初稿寫出來了。

葉宇的這部《論語正注》,是以錢穆《論語新解》、程樹德《論語集釋》為藍本,再由自己所聞所見的一些後世人的見解彙編而成。

不僅如此,這本《論語正注》之中,不僅認可了前人註解的思想,但也將一些歪曲地方加以扶正,使得苦澀玄奧的道理也明確了不少。

這部書在寫前面一半時,姜夔與陳亮還偶爾會問難辯疑,到了後半部,葉宇簡直是思如泉湧討滔滔不絕。

直到最後,姜夔與陳亮只能雙眼冒光的佩服不已。如今二人不僅將葉宇當做師長,而是完全把他當成生而知之的聖人轉世。

《論語正注》全篇洋洋灑灑二十萬言,是以類似於朱子語錄的白話寫成,體例仿照錢書,先是集解釋義,後面則是對前面一段論語做出闡。

如此一來,這本書若是問世也不會太過突兀,因為被後世尊稱‘朱子’的朱熹,如今已經在民間頗有影響。

否則當初金國的納蘭容舒,也不會親自前往桂巖書院與朱熹辯論儒術。由此可見,如今的朱熹已經漸漸有了一代宗儒的風範。

葉宇這部著作裡,以類似朱熹慣用白話語錄,既能讓以朱熹為首的一幫人支持,而且也讓這些束之高閣的要,能讓普遍人理解。

隨後葉宇就將這審定完畢的《論語正注》,由印刷作坊連夜趕工,只是為了儘快讓這部書問世。

原本在姜夔與陳亮看來,這部書要想印刷問世至少也要十年半個月,甚至還會更久的時間。

畢竟這印刷一本書,在古代可是一件極為耗費功夫的事情。

倒不是審閱以及版權一些瑣事,而是這印刷起來極為複雜。更新最快最穩定活字印刷雖然已經出現,但是大多說印刷作坊仍舊慣用雕版印刷。

何為雕版印刷?顧名思義,就是將所印的字句刻在特定的木板上,然後就這樣一頁書就要雕刻一塊木板。

如葉宇這樣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就是這雕刻木板都是一件不容的事情。

二人的估計沒有錯,但是他們算錯了一件事,那就是葉宇早就在買下的印刷作坊中,試驗成功了明清時期,技術成的木活字印刷。

當然葉宇很想製造個打字機,可是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玩意實在是條件所不能允許,否則他第一個就打算製造了…

有了葉宇完善的木活字技術,這印刷起來可謂效率倍增,才短短几的功夫就印刷了幾千部《論語正注》。

這個效率對於後世來說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稱之為低級效率。

但放在當下的大宋來說,幾天的工夫就已經印刷幾千部,可以說是個奇蹟。

因為按照正常程序來說,就是這刻雕版也得幾天的時間。

當初葉宇暗中買下的三家印刷作坊,其實只有一家可以運轉,其餘兩家都已是倒閉的趨勢,因為這印刷作坊在當下並不吃香。

為什麼?一個字,貴!

刻雕版的艱難,直接說明了印刷的昂貴,印刷的昂貴直接使得這些不算富裕,卻又有出版書籍願望的人望而卻步。

因此當下人寧願去做耗費時間的手抄,這也是為什麼有‘洛陽紙貴’的典故。這紙不是真的貴,而是爭相抄錄導致紙張緊缺的緣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