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7章心心相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哦,你知道本王的身份?”男子聞聽此言,頓時神一驚!

“很奇怪麼?”其實葉宇能猜出眼前男子的身份,多半是猜出來的。因為他曾經聽嶽琛說過,他的堂妹嶽三娘與福王趙琢之子趙悌有婚約。

況且臨安的諸多王侯公子,他葉宇雖然大多沒有見過,但從當初楊輝的府上見了恭王一面後,就知道當今皇帝對皇族子弟規範甚嚴。

葉宇身處臨安也有小半年的時間了,也從未聽聞有哪個王孫子弟無辜鬧事,一般而言都是十分低調。

而跟隨嶽三娘出現在這裡的男子,間配有皇族玉珏,顯然是王孫子弟,又是如此囂張跋扈不可一世。

以上種種的綜合猜測,葉宇才推斷出眼前這名男子,就是福王之子趙悌!

被葉宇一眼看出了身份,趙悌也不再掩飾什麼,隨即冷聲道:“看來本王是小看你了!既然如此,可敢與我一爭?”

“不爭!”葉宇點點單單,回應了這兩個字。

“呃,哈哈哈!你們聽到了沒有,你們口口聲聲稱頌的葉學士,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聽著趙悌肆意的笑聲,看著眾人異樣的目光,葉宇卻是淡淡一笑:“小王爺,你誤會了,葉某說的不爭,意思是,跟你無需爭奪,因為你不是對手…”如此狂傲的言語,在現場出現了短暫的寧靜,隨後卻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若是別人在此放出這等狂言,恐怕早就換來了眾人一陣鬨堂大笑。

但是說這話的是葉宇,那就另當別論。

或許在老一輩大儒之中,葉宇是他們的眼中釘中刺。但是在這些年輕地男女之中,那就是他們追崇的榜樣。

趙悌被葉宇這句話氣得是七竅生煙,惡狠狠地瞪了葉宇一眼,隨即拉著嶽三娘就登上了高臺。

葉宇隨即訕訕一笑,牽著秋蘭的手緩緩地登上了高臺。

雙方的身份已經不是秘密,因此這一次參加比試的,也只會是葉宇與趙悌這兩隊人。

尚且不說這個小王爺的囂張跋扈,給眾人留下深刻的陰影,就是葉宇的出現,已經讓眾人失去了競爭的信心。

葉宇一瞧這情形,心道這可不行,這七夕節玩得就是一個開心,如此冷清豈不顯得無趣。

“七夕一年才有一次,為的就是這種喜悅之情,諸位又何必如此拘謹?葉某在此承諾,只要今參加比試,能夠位列前三者,親自手書一幅字贈予這對璧人!”此言一出頓時軒然大波,葉宇的的字畫有市無價,能得到一幅真跡更是十分難得。如今葉宇在此承諾贈字,又怎能不讓眾人興奮。

這一招果然有效,方才還死寂沉沉的臺下眾人,不一會的功夫,就上來了六對男女。

對於他們而言,第一的名次不敢去想,但爭奪前三還是有希望的。

李大富受**若驚的向二人施禮之後,這才站在臺前高聲道:“今夜‘才子佳人月夜’比試分為三個部分,這第一部分,名為心心相印!”

“所謂心心相印,就是男方在看過女方之後,憑藉心中所記憶,當眾繪出女方容貌,最後對比,最為真者,獲勝!”李大富在臺前講述著比試的規則,而後方的趙悌卻衝著葉宇冷哼道:“看來爭奪那盞鴛鴦戲水燈,最後只會是你我二人!”

“小王爺如此自信,真是好事!”

“好,當然好,讓你當眾出醜,才是真的好!”葉宇卻含笑以對:“那要看小王爺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少爺,那燈我不要了,我們回去…”葉宇興致正濃,秋蘭卻一臉擔憂的拉了拉他的手。

“你不是很想要那盞燈麼?不必擔心,只要你想要的,我一定給你,一定!”秋蘭的心思葉宇明白,是不想因為一盞花燈與皇親結怨。但是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他葉宇又豈能臨陣退縮!

嶽三娘看著葉宇與秋蘭你情我儂的樣子,心中莫名的醋意大發。隨即拉著趙悌的肩膀,鼓勵道:“一定要贏!”趙悌卻陰測測的笑了笑,拍了拍嶽三孃的玉手安道:“你放心,那盞花燈本王一點給你贏到手!”隨著一聲鑼響,第一輪的比試開始了。

眾位男方再仔細打量女方之後,便各自來到桌前作畫。

可是當葉宇來到自己桌前時,竟然發現桌案上放著幾張皺巴巴的畫紙。他正準備拿起筆作畫,剛一用力竟然筆頭斷了。

正打算讓李大富更換筆墨紙硯,卻發現臺上除了參賽的幾人,已經是空無一人。

葉宇這一刻才發現自己被算計了,這趙悌竟然玩起了陰招,隨著時間的逝,他要是不能及時將畫作作完,即便他的畫技再湛,人物再真,也只是徒勞。

這時趙悌抬起頭看了葉宇一眼,眼神裡盡是得意的戲之意。

他知道自己的畫工技巧比不了葉宇,所以若要在這一輪取勝,那只有使出這種斷其本的招數。

沒有紙筆,就算你是畫聖轉世也是枉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個道理。

臺下的眾人本不知道此刻葉宇所面臨的困境,見葉宇遲遲不予動筆,還以為葉宇是在醞釀著什麼驚世之作呢。

葉宇心中不由的有了一絲焦急,不過當他看到臺後那個高如屏風的花燈時,他頓時他有了主意。

不用說,這個高大的燈籠,應該就是李大富的鎮店之寶!

撫摸著罩有白紗的燈框,葉宇從袖中取出半塊炭墨,以寫鉛筆字的手法在白紗上畫了起來。

隨著輪廓的漸漸成形,葉宇的筆勢手法是越來越快,以至於後來素描的速度,到了閉上眼睛就能勾勒的地步。

這個燈籠共有六面,葉宇以常人所不能及的速度,在比試時間結束時,將六面紗壁全部畫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