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年,山城人平生第一次見識了機器是怎樣織布的!

工業學校第一批學生開始實習期間,縣署就開始發動眾人,合夥投資辦起了這所集紡織、印染、縫紉為一體的平民聯合工廠。

在山城這地方,土地缺少且貧脊,開辦聯合質的實業,不僅便於技術管理和統一督導,還可以解決一些剩餘勞力,達到推行中山先生“興實業實為救貧之藥劑,為當今莫要之政策”的建國方略。

翰昌和雪如,自然比他人更清楚興辦民族實業的重要。在山城辦成一系列的實業,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展示人生宏圖十分重要的一步。

他們決定了:山城有的是煤,這次辦廠,要買就買目下最先進的用蒸汽機帶動的大型織布機!

機器從天津輾轉運回來那天,好多的百姓都跑來看稀罕啦!

天啊!這麼個奇形怪狀的龐然大物?人老幾輩子也沒見過的洋玩意兒,它果真能像巧媳婦一樣紡花織布麼?如此,還未等機器安裝點火,眾人便早早地擠在那裡,一個個立著腳等著瞧熱鬧呢。只是,誰心裡也不相信:就憑這個大鐵墩子?也能織出白生生的洋布來?怕是變魔法的吧?

在眾人的建議下,選了箇舊歷的黃道吉點火試機。

這天上午,當鍋爐被工人添了煤、點了火,一時旺旺地燒起來時,果然見整臺機器所有的齒輪,在眾目睽睽之下,轟轟隆隆一下子嗡響起來。蒸汽機噴著白汽,所有大大小小的鐵齒輪你咬著我、我銜著你地,隨之也嘎嘎軋軋地猛然響起,嚇得那些觀看的人一下子捂著耳朵跳開好遠。

誰知,這一開機,竟然給了雪如當頭一

當蒸汽機開始帶動新型織機啟動時,機器剛剛轉了沒幾圈就卡住了殼。機器上的棉紗,一次又一次地被絞在了機器裡,怎麼也拽不出來。好容易拉了出來,白生生的棉紗沒有變出一寸的細白洋布,反倒成了黑乎乎的亂麻一團。

眾人一時都楞在那裡了。等了好久,只見兩個師傅和雪如一起,拿著些尖的、長的、扁的等奇形怪狀的鐵傢伙,在那機器上又是敲又是擰的,忙和了好一陣子,了一手鏊子底樣的灰。接著,又重新開了機器,轟轟隆隆,又響了一陣子後,拉出來的仍舊是一團漚麻樣的東西。

如此反覆好幾番後,圍看的眾人臉上便顯出了很掃興的樣子。這樣,不覺半過去了,眾人漸漸地失去了耐心,與己無關的人紛紛去了,最後剩下的只是幾個為買這臺機器投了銀子的人。

原來,雪如他們幾年前在學校用的,還是那種比較原始的小型織機。而這次購機時,大家在一起商量了,因山城地下到處是煤,所以不如干脆選擇目前最先進的蒸汽機帶動的大型織機。這種機器比起他們六七年前在學校實驗作的機器,有了很大的改良。所請的師父,雖說作上還算練,可在修理上也不太內行的。

此後的一連幾天裡,他們什麼也顧不上做,一天到晚地守在機器旁邊,一次次檢修、一次次重試。如此,生生毀了一堆從天津買回來的細白棉紗,依舊沒有一尺布織出來。

後來,幾個投了資的人看竟是這種情形,心下就開始焦急起來:反覆打聽是不是機器本身出了什麼病?是不是被那些大鼻子的老洋子騙了?

他們為這臺大機器可是投了不少的銀子,自然擔心自己的血汗錢會打了水漂兒。

大夥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爭論著,有建議把機器運回天津換一臺的,有嚷嚷再去請個高手兒的老師兒來看看,病究竟出在哪兒了?也有的說,若只管這樣摳扯來掰扯去的,一旦把機器壞了,最後變成一錢不值的鐵疙瘩,白花花的大洋可就全砸了!還有的乾脆說,不如把機器退了得了!咱沒有那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兒!

雪如和師傅幾個人在一起,把各種原因都分析過了。他們肯定機器本身是不會有大問題的,因為在發貨前,他們是當面試機、當面包裝裝車的。於是又有人懷疑是棉紗的問題,找來等級最好的樣品紗,再次試機,仍舊不行。

如此這樣,連著幾天,大夥眼見著送進去的是白紗,扯出來的依舊是絞在機器上黑乎乎的亂紗,一些投資的人心內便開始恐慌起來。有人開始託中間人傳話兒過來:“今年店裡的生意不好,能不能這會兒先把自己所投的資金出一些來?等生意上磨過個兒來再填上?”那些天裡,把個雪如急得,牙齦腫得喝口水就疼得捂著臉打顫。他和師傅一起,夜蹲在機器旁邊,一遍又一遍地試機、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修檢。自始至終,眼看著那些白生生的棉紗都變成黑乎乎的亂麻,把機器纏得走不動還說,還打了好些的針。

雪如一時覺得自己那頭都脹大了!這些問題是他在工業學堂讀書時本沒有遇到過的。再加上,這會兒的機器,比好幾年前試習那會兒的機器改進了不少的部件,有些新功能,就是看著圖紙也不大好透。

有人便開始抱怨起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織不出來布,也不知究竟是驢不走、還是磨不轉?杜老二這小子也真是的,在外面混了幾年,就以為修成正果了?拿著眾人成千上萬的血汗錢,買回來這麼一大堆廢鐵。老天爺,白花花的一堆大洋呀!撂水坑裡還能聽兩聲咚兒響哩!他也真是太張狂啦!看他小子咋收場?

這時,有兩個人反覆託人提出要退股。可是,為了辦這個廠,從請師傅、購買機器、棉紗,到建廠房,運輸費用,除了眾人合股的六七千大洋,縣署出的三四千大洋外,大哥為了支持他,幾乎把家中所有能變成現錢的東西都變通成錢了。這時再退股,分明是火上加油的事!

萬事開頭難!眼下,事業只是開了個頭兒,為了讓人家知道自己一諾千金的為人,翰昌、雪如兩人商議,一面勸阻退股的人,說紅利馬上就要到手了,機器出病是暫時的事兒,還是先不要退的好,免得後悔;對堅決要求退股的,想法子也要先把人家的股金還上。要好合好散,將來什麼時候想重新入股,隨時都可以再重新入股。

大哥聽說後,悄悄把家裡一爿眼下生意很不錯的油坊也給盤了出去。又幫助四下打點了一些,湊了一千多塊大洋,讓人送到廠子裡來給二爺。

雪如望著大哥派人送來的錢,眼一酸,卻狠命忍住了。

他什麼話也沒有說,一連七八天裡,白天晚上蹲在機房。夜裡掂著一盞洋油燈,和師父們就著圖紙,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檢查、試機。最後,大家大膽地決定——與其送走修理,一來一回不知又得耽誤多少子,乾脆,卸開底坐和內機查找!

這樣,最後終於發現了:在底坐和內機的隱蔽處,主機的一顆螺絲在運輸中鬆動了,另外連接部分也有一顆大螺絲不知什麼時候丟落了。想來,大約是從許州往山城的路太顛簸的緣故,一路之上顛掉的。

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兩顆螺絲上了。

他們把工校一臺小型織機上的鑼絲,卸下來兩顆同型號的擰到了這臺機器上。再次開機試驗,哈!棉紗開始走動啦!纏紗的故障終於排除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