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射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公元262o年偉大的科學家萬志峰在遊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從而實現了人類的武俠夢因為由他領隊製作的《大鵰》這款遊戲可以讓玩家將遊戲中學到的武功在現實中使用出來。

萬志峰在給世人介紹這款遊戲的時候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假如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可以播放音樂的mp3那麼玩家進入遊戲修煉武功就好比在用mp3下載自己中意的歌曲而玩家在現實中能夠使用在遊戲中學會的武功就好比下載進mp3的音樂可以在離開電腦後播放。

他還說mp3中的音樂只可以在電腦上刪除或增加所以玩家從遊戲中學的武功也只能在遊戲中提高同理玩家如果在遊戲中武功被廢或是死亡現實中也會失去武功這和mp3中的音樂在遊戲中刪除後mp3離開電腦後就不能再播放原來的音樂是一樣的道理最後還有一點如果玩家在現實中的武功被廢遊戲中也會失去武功這和mp3損壞後會使裡面保存的音樂無法在電腦中打開是一樣的道理。

————《大鵰》這款遊戲一布就被認定是27世紀網絡遊戲的顛峰之作。

它的歷史背景參照的是著名武俠小說《鵰英雄傳》不過在人物、武功等方面又不侷限於《鵰英雄傳》這一本小說眾多武俠大師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武功也都存在於這部遊戲它之所以取名《大鵰》主要是因為遊戲的背景採用的是《鵰英雄傳》的年代背景。

除此之外這款遊戲還有以下幾大賣點。

一、遊戲的仿真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通過遊戲艙可以將玩家的神體連接到遊戲空間遊戲中的身體和現實百分百相同。

二、遊戲和現實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不僅遊戲中的錢財可以隨時隨地在現實中提取而且遊戲中食用的食物可以化作能量傳遞到現實中的身體上只要玩家願意完全可以永遠活在遊戲的世界裡從某種意義上說解決了人口的壓力。

三、《大鵰》是國家科學院開的監控權在國家只要玩家在遊戲中不意圖顛覆現實政權現實中的遊戲公司完全不干預遊戲世界。

這三個賣點不僅引著所有的遊戲愛好者還引了無數的非遊戲愛好者。不過和其他遊戲不同的幾個設定也引起無數人的爭議。

爭議一、人物名必須符合姓名的規則要有姓有名而不像其他遊戲那樣允許取名:彎弓小鳥什麼的。

爭議二、人物死亡後玩家神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只有修養三個月以上才可以重新進入遊戲。

爭議三、相當於社會福利的免費遊戲頭盔只能將玩家遊戲中3o%的內力轉註到現實中;普通遊戲艙只能轉註6o%的內力;只有最頂級的遊戲艙才能1oo%地轉註。

爭議四、玩家除了第一次創建人物免費外死亡後重新創建人物每次收費1o萬人民幣。

爭議五、遊戲中的人參、靈芝等天材地寶可以幫助玩家提升功力一直到後天大乘並且天材地寶價格昂貴。

五個爭議設定的目的據官方解釋是為了淨化遊戲氛圍在實現人類身體素質進化的同時也約束著人類的道德甚至提升玩家的心理素質否則玩家在遊戲的世界裡漠視生命胡作非為、無限制地爆人的陰暗面久而久之必將影響現實世界在人們進化後如果道德淪喪那進化的將是人類的毀滅。所以儘管無數人抗議這樣的設定可是官方一直堅持著初衷。

其實其中有幾個設定明顯是對有錢人有利的不過這也沒有辦法這款遊戲的本身就對上層社會的統治不利如果不想幾個招保障那些人的利益這款遊戲本不可能推向市場。不過總體來說遊戲規則還是公平如果有人想走捷徑就只有花巨資。

故事開始於公元2662年《大鵰》也運行了四十二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