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索羅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百年滄衛戰爭。

似乎註定了一直以拉鋸戰收場。

當衛戎國的援軍不斷趕到時,曼奇採取的不合作態度使得原本的夾擊形式變得微妙,狼軍的形式顯然不妙起來。

雖然三皇子死在雲國身上,索羅頓許多大貴族對雲國的好並不多。但相比於狼子野心的滄月狼軍,誰都知道,目前誰才是最主要的敵人。

衛戎與雲之間的攻守同盟在大家言照不宣的情況下形成。

狼軍撤退回了西線。

三萬騎被燒後,面對虎視眈眈的衛戎和雲鐵騎,狼軍在平原上的優勢消失殆盡。

丘遠山被迫做出退守西線的命令。

這場戰爭進入修整期,雖然楊政很想率領大軍直接攻破滄月西線,斬下丘遠山的頭顱,但他知道,那並不現實。

在死亡營生存的那段時間,他非常清楚西線的防守有多麼嚴密。

以衛戎東線的軍力,絕對無法攻破狼軍的防守,最重要的一點,百年來,衛戎國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所有衛戎上到國王,下到平民都對滄月國產生了畏懼。也許在狼軍入侵的時候他們能將那種畏懼拋卻,奮勇反抗,但要他們主動去挑戰狼軍,別說士兵,衛戎國上下都不會答應,他們股子裡對滄月的恐懼是無法磨滅的。

就好像現代社會里一樣,一個無論經濟軍力都弱後的小國怎麼可能主動進攻超級大國。

楊政理解這種情緒,同時也深無可奈何。

不過這種局面不會持久的。

滄月國的野心一定會再度膨脹,丘遠山一定也會捲土重來。

初夏的西南風暴躁魯地在平原上穿行,颳起地面上的黃土,揚到天空再撒下來。

天是黃的,空氣乾燥得很。

玉龍山北側山腳下兩百米處,新建了佔地廣袤的一個大營,巨大的柵欄橫亙在草原上,軍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由於國內的援軍不斷來到,東線大軍數量已經突破十五萬人。

玉龍山上的大營顯得太擁擠,在上萬工程兵的努力下,一座新大營拔地而起,新軍營的設計非常獨特,柵欄以十二個大角向外延伸,每個角內駐紮了一個偏營。

在營地外側,則將路基改造,一共十五條長五公里,寬兩米的溝壑在平原外延展。

與原本左青子設計的地道連接在一起,四通八達。

地道加寬改造,滿火油桶,石灰,糧草,兵器,一旦進入戰爭,士兵們完全可以依據地道進行神出鬼沒的伏擊。而巨大溝壑成了最堅實的障礙,阻擋平原上的鐵騎。

這個獨特的大營總設計師就是楊政。

雖然他對建築涉獵不深,但大的概念他是可以提出的,平原地道的靈來源抗戰爭時期晉察冀據地有名的“地道戰”楊政提出這個概念,然後由真正的戰地設計師加以落實。

雖然看起來不倫不類,實用就行。

楊政策馬剛剛飛馳到軍營大門口時,門營校尉看到了楊政,帶著一群士兵打開營門。

“將軍!”士兵們敬禮。

楊政點了點頭,進入大營,整個西北大營除少部分原東線軍,基本是其他地方來的援軍。人數總共達到四萬人,可以想像大營的龐大。剛一進入大營,便可見到無數晨練的士兵,三五成群,沒打采的在那裡呼呵著。

楊政在裡面策騎狂奔了數千米,才來到北側偏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