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攻打廬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明峰得知武昌危機,心中焦急萬分。當然,焦急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老李忠於朝廷、心憂社稷;而是假如這次的安慶戰役失敗,胡林翼回援武昌的話,那李明峰所取得的地盤也將會失去。

假如胡林翼撤軍回武昌,安慶之圍得解,皖中的清軍都將會處於長的包圍之中。李續宜對桐城、舒城沒有任何留戀,到時候,肯定也會隨胡林翼回援武昌。那時,整個安徽長江以北的部分,就會單單剩下常勝軍這一支朝廷的隊伍了。

要想不被吃掉,李明峰必須得放棄剛剛取得的壽及其附近的府縣。

但是,李明峰既不想被吃掉,也不想放棄壽

要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那就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胡林翼對武昌之圍視而不見,繼續猛攻安慶。

李明峰站在地圖的前面,思考了許久,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要想讓胡林翼繼續圍攻安慶,那就必須取下廬州!

廬州,是安徽省僅次於安慶的重地,廬州一城關係到整個皖中的安危。如果取了廬州,相當於克復了整個皖中。到時候,安慶將更加的孤立無援。

胡林翼如果見到這個局面,起碼有八成的概率不會撤圍。因為如果廬州、安慶兩城都被湘軍攻下,那整個安徽都將是清軍的勢力的範圍。即使陳玉成取了武昌,不,就算陳玉成取了整個湖北,那也只是孤懸於外罷了!

到時候,陳玉成將會陷入朝廷的四面圍攻之中,必可持久。

其實,就憑陳玉成的智慧,也能明白這個局勢。李明峰有十足的把握,只要攻下廬州,向來聰明的陳玉成必然不敢在湖北糾纏,肯定要再度東進安徽,直接救援安慶。

當然,萬事沒有絕對的。李明峰一切的設計都是基於在短期內攻下廬州的基礎之上。如果李明峰短期內沒有拿下廬州,而武昌又告急,那胡林翼也不了幾天就會回援武昌。事情再惡劣點,也許短期內長先破了武昌,那局勢將會徹底的惡化。無論李明峰採取什麼策略都將於事無補。

到那時候,別說胡林翼,就是李續宜、李明峰,甚至是江南的曾國藩的部隊也必須撤出安徽救援湖北。

李明峰知道事情緊急,一邊發文要求李續宜配合,一邊親自率軍去攻廬州。

有句話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李明峰現在想說的是‘兵到用時放很少’。現在,常勝軍六個營共有兵力一萬七千多人,除去手中五個城池的駐守兵力之外,能調用的最多是一萬人。

廬州有長兩萬,兵力佔優,而且還佔著地利的優勢,常勝軍要想取勝難度非常之大。雖然武器犀利,但是現在的技術水平,火炮對高聳的城牆能造成的損害還是十分有限。即使是英法聯軍,在面對北京城牆之時,也只能繞路而走。

但是,李明峰顧不得那麼多了。四月中旬,李明峰從六個營各調一千五百人,總共九千人到壽集合,這次,李明峰將所有的火炮三百多門全部帶上,準備一舉攻克廬州!

李續宜雖然氣惱李明峰在阻截陳玉成事情上的陽奉陰違,但是在接到李明峰的求援信後,還是毅然出兵了。

李明峰和李續宜兩部幾乎同時到達廬州,在城外紮營之後,李明峰親自去湘軍大營見李續宜。

“李總兵,常勝軍素來百戰百勝,這次為何被淮南地區的小股長給拖累住了呢?”李續宜故作疑惑的問到。

李明峰尷尬的說到:“這個…這個…。長人數雖然少,但是他們擅長打游擊戰,總騷擾我軍。最後,常勝軍不堪其擾,只能暫時在壽等地佔住城池,以圖先剿滅皖中地區的寇之後再行追擊。”李續宜也懶得和李明峰講這個理,他也理解李明峰的做法。畢竟李明峰手中就那麼一萬多人,如果拿去和陳玉成硬磕,換了誰都要心疼的。

兩人不再談論追擊陳玉成的事情,開始了探討如何攻廬州的辦法。李續宜也同李明峰一樣,不希望此戰以撤圍安慶而告終。假如此戰前功盡棄,湘軍勢力全部退出安徽,那他這個署理安徽巡撫豈不是白白的掛了一個空名頭?

討論來討論去,也只要強攻這一個方法了。當即,二人約定,明上午兩軍同時攻城。

第二天上午,天剛矇矇亮,李明峰就下令三百多門火炮對著廬州瘋狂開炮。雖然不能轟塌城牆,但是依靠著強大的火力,廬州守軍也不敢在城牆上頭了。

在炮火的掩護下,上午八點多鐘,李續宜命令手下兩個營五千人馬架雲梯攻城。湘軍士兵由於有了火炮掩護,所以在衝鋒的路上幾乎沒有傷亡。但是當湘軍攻到了城下,為了避免誤傷,常勝軍也停止了炮火攻擊。

火炮一停,長又從城頭上冒出了頭來。滾石、檑木、熱油、沸水這些歹毒之物都從城牆上傾瀉下來。被滾石、檑木擊中的士兵,輕則跌落,摔個殘疾,重則直接殞命。被熱油、沸水淋中的,更是慘不忍睹,此處就不細表。

李明峰下令‘宜’‘翰’‘忠’‘景’四營六千人馬到城牆之下,配合湘軍攻城。

這六千人馬開到距離城牆兩百米處,瞄準城牆之上進行擊。這個距離雖然火槍殺傷力依舊,但是準確卻不高。六千人分三輪進行排,兩千人一輪,這一輪下來,兩千發子彈出去,能有幾十發打中長就算不錯了。

雖然對敵人的損傷不大,但是卻有效的壓制了長。城牆上的長再傾瀉滾石檑木的時候,都變的小心翼翼,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在城牆上直身子進行作戰。

李續宜見到這個情況,又加派一個營兩千五百人前去助攻。

城內長畢竟有兩萬之數,兵力雄厚,兩軍一直殺到中午,廬州城也沒見到有被攻下的跡象。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