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錢斯把你賺的錢全都拿走,”我說“你會不滿嗎?”
“應該不滿嗎?”
“我不知道。”
“反正那不是真錢,”她說“錢來得容易去得快。否則的話,所有的毒品販子都可以開證券易所了。那種錢怎麼來的怎麼去。”她把兩腿放下,端坐在教堂長椅上。
“總之,”她說“我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我只想一個人獨處。我希望有個像樣的地方住,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我是說寫詩。”
“這我理解。”
“你知道大部分詩人的經歷嗎?他們教書,或者從事某個正當職業,要不就玩詩人的遊戲,四處朗誦演講,為申請基金會獎金寫計劃報告,結識貴人,拍人馬。我從來不想去幹那些狗
事情,我只想寫詩。”
“金想要幹什麼?”
“天知道。”
“我想她跟某人有私情,並因此被殺。”
“那我很安全,”她說“我跟誰都沒關係。當然你也可以說,我跟全人類息息相關。你覺得那會使我身處險境嗎?”我不懂她的意思。
她閉著眼睛念:“‘任何人的死亡都損及於我,因我與全人類息息相關。’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詩句。你知道她跟別人有什麼關係嗎?跟誰?”
“不知道。”
“你看她的死是否也損及於我?我在想我跟她算不算也有關係。我不認識她,並不真的認識她,但我寫了一首關於她的詩。”
“我能看嗎?”
“我想可以,但我看不出它能告訴你任何事。我寫了首關於北斗七星的詩,但如果真想了解它,就該去找天文學家,而不是我。你知道,詩表現的並非它本身,而是詩人。”
“我還是想看看。”這似乎令她很高興。她走向書桌——那是一個老式掀蓋書桌的現代版——馬上就找到了。這首詩是以斜體字手抄在一張白文件紙上。
“投稿時我用打字機打出來,”她說“但我喜歡以這種方式讓它們呈現在紙上。這種書寫體是我看書自學的,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難學。”我念道:用牛為她沐浴,讓這白
淌牛
洗禮中的純潔癒合第一道曙光下出現的裂隙。
執起她的手,告訴她無需煩惱,告訴她不必為牛哭泣,銀
槍筒散
的種子。
在研缽中搗碎她的脊骨,將酒瓶砸碎在她腳邊,讓綠的玻璃在她手上閃爍。
順其自然吧。讓牛淌。
讓它湧下,湧入那古老草地。
我問她是否可以把詩抄到我的筆記本上。她的笑聲柔和、歡快:“為什麼?詩告訴你誰殺了她?”
“我不知道它告訴了我什麼。也許抄下來就能悟出它到底說了什麼。”
“如果悟出它的意思,”她說“希望你能告訴我。那是一種誇張手法,我大概知道我想寫的是什麼。不過你不必費心抄詩,你可以把這個拿去。”
“別傻了,這是你的。”她搖搖頭:“詩還沒寫完,得再加工。我想把她的眼睛寫進去。如果你見過金,一定會注意她的眼睛。”
“對。”—槌學堂·e書小組—“我最初想把藍眼睛和綠玻璃作個比較,所以詩中才有了綠玻璃的意象,但等我寫出來時,眼睛不見了。我想之前的草稿裡有,但後來刪掉了。”她笑起來:“它們轉瞬即逝。我把銀
、綠
和白
都寫到了,卻漏掉了眼睛。”她把手搭在我的肩上,低頭看詩。
“總共多少,十二行?我想至少該有十四行,十四行詩嘛,雖然這些詩行長短不一。我對‘裂隙’這個詞也不太確定。或許押半個韻更好。用‘縫隙’,‘空隙’,或別的什麼詞。”她滔滔不絕說下去,與其說是對我說,不如說是在自言自語,探討詩中可作修改的地方。
“總之拿去吧,”最後她說“它還遠未成型。真好笑,自她遇害之後,我本沒再看這首詩。”
“你是在她遇害前寫的?”
“是啊。雖然我用鋼筆抄過一遍,但從沒把它看作完成品。我會據草稿來寫完這首詩的。我應該可以再想想哪裡該改,哪裡保留。如果她沒死的話,我還會潤飾下去的。”
“什麼使你停下來呢?是震驚?”
“我到震驚嗎?我想大概是吧。‘這也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只是我當然不會相信。就像肺癌,只有別人會得。‘任何人的死亡都損及於我。’金的死損及於我嗎?我想沒有。我並不像約翰·多恩那樣,認為自己跟全人類息息相關。”
“那你為什麼把詩擱置一邊呢?”
“我沒把它擱置一邊,只是放在一邊。這是吹求疵,是不是?”她考慮了一會兒“她的死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我想繼續寫這首詩,但不想把她的死扯進去。詩裡的顏
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加進血
。”①出自英國作家吉卜林的詩句:“上校的夫人和無論什麼賤女,說到底也同是血
之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