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不一樣的歷史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或者說,不想與美國敵對。

如此一來,美國獲得了其他國家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歷史機遇。

當然“倒黴”的不僅僅只有大明帝國,還有歐洲國家。

到明歷五百三十年(公元1898年),也就是“美西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為了西半球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在實際上成為了美洲霸主。

通過“美西戰爭”美國不但佔領了仍然在西班牙控制之下的古巴,還一舉奪取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霸權地位。同時,美國的影響力擴大到了太平洋地區,對大明帝國構成了實質威脅。

此時,大明帝國已經恢復元氣,並且具備了重新發動戰爭的能力。

問題是,歐洲國家也恢復了元氣,甚至實力大漲。連歐洲國家都沒有幫助西班牙對付美國,大明帝國有什麼理由為西班牙出頭?

“靖綏政策”的結果只是更大的苦果。

明歷五百三十二年(公元1900年),剛剛打敗了西班牙的美國出兵殺入本東京灣,迫使本天皇政府簽署了開戶通商的協議。

到此,美國的對外擴張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明帝國的本利益。

畢竟,本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即便是當初的歐洲列強,也沒有把爪子伸到本來,甚至沒有進入西太平洋地區!

當時,戰爭的陰影籠罩在了整個世界的上空。

按照幾乎所有人的猜測,大明帝國在一忍再忍之後,肯定不會再容忍美國的挑釁行為,必然會採取軍事行動,還美國以顏

可最終,大明帝國不但沒有向美國開戰,反而提出了“利益均沾”的提議。

這就有了李鴻章參加的“華盛頓和會。”在此之前,大明帝國與美國,歐洲國家已經磋商了十多輪,最終確定了《門戶開放》協議的具體內容。

按照該協議,任何簽約國的海外領地都無條件的向其他簽約國開放。

也就是說,所有簽約國共同享受海外領地帶來的利益,以及海外市場創造的利潤。

本上講,這對大明帝國沒有任何好處。

說白了,當時大明帝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並且控制著最多的海外市場。如果同等開放的話,只會產生損失。

當然,該協議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歡

這份協議也給帝國帶來了一場不小的動盪。

半年後,帝國首輔遭到議政院彈劾,在彈劾案付諸表決之前,首輔主動辭職。次,帝國內閣國防大臣(即武備大臣)左宗棠受詔,出任內閣臨時首輔,並且解散議政院,提前進行大選。

三個月之後,左宗棠在得到“共盟黨”與“民業黨”的支持之後,順利當選帝國內閣首輔。

明歷五百三十四年(公元1902年),剛剛上任的左宗棠宣佈將本年度軍費預算增加三倍。

次年,世界上第一艘全裝重型戰艦“無畏”號(現代戰列艦的鼻祖,裝備了統一口徑的主炮,用同口徑的副炮取代二級主炮,並且加強了裝甲,採用燃煤鍋爐)在帝國江南海軍造船廠下水。隨後,帝國以每年三到五艘的速度開始大規模建造這種創造了一個時代的,以及更加先進的戰艦。

到此,全世界都明白了過來。

大明帝國不是不想教訓美國,而是時機未到!

隨著大明帝國海軍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全世界範圍內的海軍軍備競賽就此拉開了序幕。

三年之內,英國,美國,法國,德國都先後開工建造了各自的無畏艦。

到明歷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時,大明帝國已經完成了海軍的換裝工作。

當時,帝國海軍一共擁有五級三十六艘無畏艦,另外還擁有三級四十二艘前無畏艦。

同時,美國擁有六級十二艘無畏艦,以及四級二十四艘前無畏艦。

英國完成了九級二十六艘無畏艦的建造工作,另外還擁有六級三十二艘前無畏艦。

法國與德國也先後完成了數艘到十數艘無畏艦的建造工作。

毫無疑問,在這場最為烈,也最為緊張的海軍軍備競賽之中,大明帝國先發制人,以常人難以想像的速度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

按照當時帝國推行的“兩強”原則,除了在戰燼量上有所欠缺之外,在戰艦的實際戰鬥力方面,帝國海軍超過了最主要的兩個對手,即英國與美國海軍的總和。

如果考慮到海軍官兵素質,帝國海軍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都擁有絕對優勢。

這次,再也沒有人懷疑,戰爭即將爆發!

實際上,由大明帝國發起的,持續了十二年的瘋狂擴軍,不是為了戰爭,又是為了什麼呢?

只是,誰也不知道戰爭會以什麼形勢,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爆發。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戰爭,而是一場辨模空前,將改變整個世界面貌的戰爭。

相對而言“明歐戰爭”算得了什麼?

可是,誰又能夠預測戰爭的走向,誰又能夠預測戰爭的最後結局呢?

是大明帝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重奪世界霸權,並且一舉打垮所有敢於挑釁帝國的敵人。還是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列強獲得戰爭的勝利,徹底將大明帝國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拉下來,再瓜分世界利益呢?

也許,直到戰爭爆發的那一刻,仍然有許多人在猜測著可能的結果。

可是,直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刻,都沒有人知道最終的答案!

大家正在读